sohopro wrote:這叫類固醇大企業要政府用人民的資源去增加他們的獲利而已 他們不獲利,大家不就領低薪現在拿高薪的,都在哪? 不都在獲利高的公司,特別是科技大廠大企業最好都倒光光,是吧..很快的,薪資低工時長,很正常,以後可能連工作都沒了
靠台幣貶值讓企業獲利,台股上萬點?先不談論台股的產業結構(因為中國大陸世界工場的堀起,影響台灣電子產業發展)出現問題。以現在的每日平均成交量不到1000億。一個資金缺乏流動性的市場,想要有高的本益比,簡直天方夜譚。陸斥資50億美元 推微晶片業之前,大陸政府補貼太陽能、LED,大陸廠商殺價競爭成為價格破壞者,產業變慘業。現在,大陸政府又準備扶植半導體,半導體廠商如果不是產業中的NO1,都要..挫勒等。
tracer1000 wrote:他們不獲利,大家不就...(恕刪) 所以要學芬蘭不怕 Nokia 倒只要有新的樹苗成長就好了我們不能再把資源給那些大企業用來補貼它們競爭力落後的問題既然已經是大企業他們應該學著自己獨立,創造自己的競爭力而不是壓榨全國的資產,作為它們的競爭力我們要著眼於新生,而且能隨著世界演進的企業例如台積電開始培養自己的設備商,開始做物理,光學,材料研究我們就要把資源投入這些能獨立成長的新生領域(不是直接補助台積電,是對其新生的廠商投資)如此,學校最新培養出來的人才,才是永遠走在世界的最前面而使人盡其才物盡其用而那些只能壓榨全國資產作為競爭力的企業該退出就退出吧
KCLin0423 wrote:所以要學芬蘭不怕 N...(恕刪) 常看到大大這方面的論述, 的確是國家產業該走的方向, 但把我總覺得大大的論述和匯率的因果關係搞錯了, 今天如果台灣有往大大說的這方向去做, 若能走出一條路出來, 台幣想貶也難, 但今天台幣會趨貶的原因就是當前整體產業呈現出的結果, 我認為匯率是總經的果, 而不是因, 所以我不贊同用貶值來提高競爭力這論點, 當然也不認同用升值來逼產業升級或是淘汰產業這論點對我來說, 目前央行的做法是可以接受的, 不破壞趨勢下的穩定
KCLin0423 wrote:所以要學芬蘭不怕 Nokia 倒只要有新的樹苗成長就好了我們不能再把資源給那些大企業用來補貼它們競爭力落後的問題.(恕刪) 這應該是兩碼事補貼不是壞事 但是補貼給誰要看清楚 要押對寶美國對美國內的農牧業也有大量補貼,出口再強迫其他國家買單(對台灣強推美牛,大豆傾銷中國)nikia倒也是芬蘭看得很清楚難以起死回生倒了一家 把資源(政府補貼/高階研發人才) 轉往其他更有錢景的產業(憤怒鳥??)各國政府都有補貼跟保護的產業/公司押對就上天堂 (如當初台灣對電子業的扶持,美國農牧業,韓國???大陸???)押錯就~~~~~前陣子有人PO了創業在兩岸找創投的心得台灣應該補助"有前景"的產業 而不是"大---------------------------------------相較美國,台灣對農民真的很漠視但是當2008年金融風暴美國幾各農業州幾乎沒有影響(IOWA等州)這一兩百年來科技再變(手機 電腦 平板)能源在變(煤 石油 核能 風力水力太陽能)但是唯一不變的是人要吃飯以後不是科技大國主控世界,也不是能源大國主控而是糧食為王,誰控制了食物時誰就可以控制世界
ryanku wrote:常看到大大這方面的論...(恕刪) 匯率的演變是產業結構運作的結果但是,如果匯率一直順著產業結構做演變台灣企業的慣性相信您有看到了所以,政府必須要有作為引導產業轉向不能放任產業依造目前的慣性一直走下去那麼,台灣只會貶值再貶值除了不能繼續創造有利於目前產業慣性的環境(低廉的勞力成本與能源成本)還要釋出誘因讓企業往高附加在值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