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ckchen wrote:
剛剛發錯到房地產版了...
...........
.............
3. 大陸股市已應走了五年空頭,能夠連續五年都沒人看好未來的經濟前景,那就表示真的不好,別再投進上海A股,風險太高。
...........
(恕刪)
我也覺得很有趣
不買一個跌了5年,正在底部翻揚的市場,難道改買一個漲了5年用QE堆出來的市場。
應該是
漲了5年<---等賣點
跌了5年<---找買點
jackchen wrote:
剛剛發錯到房地產版了,移到這裡重發一次。
9/27 星期六晚上老謝看世界,呂宗耀提出幾點想法我覺得滿有趣的,跟各位分享,也想聽聽有沒有其他的想法,贊同或反對都OK。()裡的是我自己的想法。
1. 大陸GDP約美國1/2,但是貨幣發行量卻是美國的兩倍。可見大陸的貨幣槓桿效率太差,再放錢效果也不大。(美國一般消費以信用消費為主,企業間交易也有大量的信用交易,所以貨幣乘數大。大陸有很大量的交易都是現金交易,因此貨幣乘數小)。
2. 滬港通金額僅占滬股市值不到2%(好像才1.7%),且滬股都是以大型股為主,開放滬港通對上海股市幫助不大,對其他地區資金調度影響也不大。
3. 大陸股市已應走了五年空頭,能夠連續五年都沒人看好未來的經濟前景,那就表示真的不好,別再投進上海A股,風險太高。
4. 台灣股市市值已經達到GDP接近兩倍,美國達到1.1倍就會回檔,英國是1.2倍。台灣要嘛GDP 快速翻倍,要嘛就是股市回檔,各位猜哪一邊比較快?
5. 美國升息,以歷史經驗看剛啟動升息股市會回檔6到九個月,低點到達後,利率如果續升的話反而股市會翻倍上漲(記得好像有180%漲幅)。
6. 美國會用三部曲終結中國,先逼中國升值,資金進中國,中國央行滿手美元買美債。接著美元升值資金外逃中國,中國本土資金外流買美債(不果升貶都跑去買美債?),造成中國資產價格下跌。最後美國製造金融風暴,同時用升值後的美元還美債,並且大量購買中國的資產。
我從後面一半開始看的,大概就這幾點讓我印象比較深,也讓我多了些不同的思考。...(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