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好奇這樣硬幹對日月光的小股東有甚麼好處?
t0020497 wrote:
此次大戰 林文伯是最大的輸家
他如果否決日月光的收購條件(不會稀釋股權),她要拿啥理由說服股東通過紫光私募案(會稀釋股權)...(恕刪)


日月光高招呀!

此舉雖然不見得會得到矽品同意,但意在告訴政府,相同條件下,有台灣自己人和大陸人要入股,你政府敢同意紫光嗎?

老實說,這消息一出來,即便日月光無法順利再入股,也等於斷了紫光的夢想...

問人 wrote:
呵呵!! 還真的說出口!!
只用每股55元就想把別人辛苦建起來的公司整碗捧走. 老板你當,矽品團隊變打工仔? 哈哈.. 這不是笑話?



辛苦建立??自家股票持有沒5%!?<3%左右>怪誰?寧願當個專業經理人..實際也不是他!底下一位蔡先生.

高層吃肉,基層喝湯!剛好而已..
pqaf wrote:
會完全保留現有經營團隊和員工,日月光真有這麼寬宏大量嗎?...(恕刪)


名義上是財政獨立呀!
事實上,他們口袋還是放了很多呀!


所以人家打死不想曲于明教是有原因的!........



tangbaby wrote:
高層吃肉,基層喝湯...(恕刪)

我不知道你說的高層是多高層.......反正我只知道滿符合20/80原則!
我也不知道你說的基層是多基層.......但是我知道底層努力工作的的連湯碗都不給碰!
專業 魄力 應該是面對世界競爭 必備的

根據水果日報 整理

張積極 林謹慎

張虔生經營事業大開大闔、勇於冒險,也追求快速成長,

因此日月光不斷以購併擴大公司規模,公司也有一群購併團隊;為追求成長,

日月光可以犧牲眼前的部分毛利率、盈餘,等擴充後再來提升獲利。

但有圍棋八段功力的林文伯,服膺圍棋「積小勝、為大勝」哲學,加上經營團隊都是工程師背景,經營風格謹慎,

對產品品質、毛利率錙銖必較,對於購併更是謹慎。

林文伯時時警惕自己,矽品每股純益和股價一定要比日月光高,他不時酸日月光,在科技產業中都是大哥股價最高,僅有封裝測試三哥(矽品)的股價超過大哥(日月光)。


學歷 張生先 台大電機 美國 伊利諾工業碩士
林先生 交大物理 *

以上資料 僅供参考

chmiao wrote:
很好奇這樣硬幹對日...(恕刪)


一般來說收購方的股價跌的狀況比較多.

這幾天的日月光看不懂, 需要等到塵埃落定時 ?
日月光自己本業就是私募基金了!

半導體只是副業 真正厲害的還是財務投資

之前日月光36元時候推出34元的可轉公司債

本來不看好 變成 我錯了 有陣子跑到44很長一段時間

以後看日月光的消息 我都要正面看了 跟華亞科前董事長說話都蠻實在的
很多人都說日月光怎樣…怎樣…,
怎麼可以買矽品什麼的,但這是一件蠻奇怪的批評…

當一家企業決定股票上市時,就表示要把企業所有權讓出來給別人,
說難聽點就是股票換鈔票,原股東拿鈔票爽爽過日子…

想要一輩子擁有,就不要股票上市啊,
像義美就是一例…

如果我有個幾千幾百億,
上市櫃的公司也是隨便我高興買,
買一買也會不小心變我的啊…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以上都是玩笑話,不構成投資建議,本人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
矽品真正有技術的是蔡先生
當初矽品成立是
蔡先生(菱生經理)的技術和林文伯他老爸的資金
林文伯只是接收他老爸當上董事長

持股這麼少代表林文伯只是投資客
並無心再矽品

真正可惜的是蔡先生,一手建立的公司

aa0305 wrote:
矽品真正有技術的是蔡先生
當初矽品成立是
蔡先生(菱生經理)的技術和林文伯他老爸的資金
林文伯只是接收他老爸當上董事長

持股這麼少代表林文伯只是投資客
並無心再矽品

真正可惜的是蔡先生,一手建立的公司


這樣叫兩個月前寫了封面專輯幫他洗風向的周刊要怎麼凹回來? 反正船過水無痕, 繼續掰繼續出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