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人給13A? 為什麼是外國人呢?再強調一下,是外國人給13A...總覺得一個人在同一個位置上呆太久,似乎都不會有很好的表現,個人覺得應該換人做看看。房價跟定存利率沒關係?突破諾貝爾得獎的理論啊!!!除了,可笑不知道要說甚麼!
/h,n wrote:(我連封面都沒看過, 井底蛙無誤....)更何況人家月刊的全球銷售量高達 "五萬本" , 這麼高的銷售量, 怎麼可以不清楚呢...話說壹週刊每個星期也不過少少的"六萬本"而已..... 不然純經濟的刊物你會買?看得懂?在台灣純經濟的書籍刊物扣除學生外能賣幾本?醫學期刊能賣幾本?純文學書籍能賣幾本?本來就是特殊族群在看的,拿來跟一般人看的八卦週刊比
優等生台積電嗎? 可以去查查張忠謀怎麼評論這央行的⋯ 不需太神話彭總裁的能力,他工作做的很好,但普遍企業覺得他太在意他自己的成績,而沒追求整個國家最大的利益。 就像台灣淺盤經濟,他比誰都清楚出口才是台灣命脈,但他用進口商跟物價來反駁變動的需要...也不要低估了台灣民間中小企業的能耐,台灣很大比例的經濟活動,其實是中小企業撐起的.... 這些沒關愛、沒補助的小型公司,央行再怎麼搞他們也是自立自強...sonic172 wrote:台幣不能一直貶主要...(恕刪) /h,n wrote:國際資訊是一定要看...(恕刪)
KK Lu wrote:優等生台積電嗎? ...(恕刪) 央行職責和企業職責不一樣,央行來說企業獲利不是央行職責,張董事長是位良好的企業經理人,但不一定是好的央行行長企業是想多獲利,央行的觀點不會是跟企業都相同的,出發點不一樣還有台灣靠出口那是根據力不夠的,看一下三級產業的產值和聘僱的勞動力就知道台灣不是靠製造業,經濟不是光看GDP增長與否,說過很多次就算GDP增長高的那一年台灣人一樣無感的,不是GDP增長高就會使大多數民眾生活比較好經濟或者貨幣本來就不是容易瞭解的東西,我個人不算非常認同彭總裁的貨幣政策(我前面就說CPI過低對經濟發展不利),但我也必須說我自己這整套會不會比彭總裁的有好的結果,我自己都沒把握,學理上的邏輯推理正確在現實中不一定會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