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neman wrote:
最好十多年前沒有電腦連線啦。以台灣來說,匯款入帳和轉帳入帳是不同的情況,前者是錢確實匯到受款方,受款方才會查到(不管你用什麼方式,金融卡/webatm/臨櫃登摺/電話詢問都一樣)有入帳記錄,還沒到就騙收款方已匯,收款方連查都不查,會被騙是剛好。後者(轉帳)錢已到收款銀行,但有可能會分可動支和不可動支,兩者都是錢已轉帳完成,但牽涉到有些銀行的內部入帳(要算利息的)時間點已過,所以會有已入帳但屬於不可動支金額(提款機提不出來),過了第二天銀行內部入帳時間點,會自動變為可動支金額。不論是否可以動支,在買方查詢到已入帳後,匯出/轉出的那方都無法片面取消。
我前一篇講的抹帳是指已經入受款方帳戶了,付款方可以片面取消。抹帳這個名詞是確實存在,因為我那親戚是從行員那裏聽到這個名詞,並且得知當時竟然為了方便解決轉錯帳(當時大家都剛開始網路購物,數字打錯轉錯帳號難免)的問題,就任憑付款方片面之詞,不經由受款方同意就把錢回沖到付款方帳戶,這在真的轉錯錢時很方便,但對有心詐騙的人也很方便。這種事應該算是早年中國的銀行內控不當導致行員方便行事,不是唬爛兩字這麼簡單。
PS: 淘寶的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會這麼進步,就是因為在中國除了買方/賣方很多詐騙之外,就連當時的銀行也都不太可信任。銀行怪譚不只抹帳這一種,還有好幾項,這裏只是看到網友文章提到錢不會不見,只針對這點回應怪譚的其中之一而以。
這裏搜到一篇2009年還有抹帳這種事的文章,供你參考一下,看一看發文者怎麼說的,別太快下定論說沒有抹帳這種事。
http://bbs.tianya.cn/post-free-1555960-1.shtml
那棟樓中「作者:我能我爽 時間:2009-05-05 16:12:53」這篇回應最為經典,一定要看,可以瞭解支持抹帳動作者的心態是什麼?
十幾年前就連線了啦
上面這位大大提的沒錯,只有扯能形容
因為櫃枱匯款,通常要入帳至少有二個行員蓋章...後續還有第三,第四個會計的人會審這筆
買方回銀行要取消,就算只有第一個行員做動作了(這裡指的是進系統動作),他後面程序的第二
第三第四等等的,也會有人知道有這筆取消的動作
所以如果真的是抹....,那後面的人也要同意,或進行查核動作蓋章
很多神蹟,跟打球一樣,都是需要團隊通力合作的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