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那家怎麼看待今天1/25的電子股?反彈還是回升?

從去年十月到現在,電子股殺得有夠慘烈的,幾乎是無理性的狂殺
企業獲利明明持續成長,股價卻是一塌糊塗

市場是否該還電子股一個公道了?
You'll laugh, You'll cry, You'll love somebody
我覺得看大盤能不能回到8300點以上才曉得
還有看這幾天如果大盤漲 電子股是否跟著漲
如果大盤跌 電子股抗跌 那就有不錯的景象
股價總是反應未來的營運狀況,財報既然是過去成績的檢驗,通常只會影響短線當天而已。

至於電子是反彈還是回升?

股價跌深就會反彈,要如何判斷跌的夠深否,可以依據其型態判斷,

電子的週線是非常明顯的M頭,頸線在342,頭部在410副近,跌破頸線等幅度測量滿足點為280附近,

目前週線的頭部超過半年,雖然近日電子滿足跌幅基本測量點,但指標與均線皆無轉多訊號,

只能視做空方滿足的反彈,未來能否重回多頭,除了月均量需>季均量外,均線的層層壓力,搶搶短可以,

切莫追多在高點。

記得去年初,電子股喊出4I概念股,今年延續去年,總是拿員工分紅費用化來填塞股價下跌的藉口,

其實股價漲多就會跌,跌多也會漲,與長期均線的乖離程度,卻可判斷目前短線是否該認賠殺出,或者

該瘋狂搶進。

最近融資洩洪,散戶開始悲觀,但是很多電子股卻與月線乖離30%,其實到了30%很多都會反彈往下降的月均線

靠攏,散戶大部分都套在電子股,在時間尚未滿足的情況,最好還是別逢低加碼,該砍嗎?~~~~早該砍了,現在

太慢了,只能用時間慢慢去填補傷痕了。也就是說;反彈可能不關你的事,因為很多人都是被套在9500以上;下

殺的空間至少3/4了,再痛苦也只剩1/4了,眼不見為淨,反倒是不錯的策略。

台股要多頭再起,想必不是靠電子,亦即主流股不是電子,後面要有想像性,題材性,但是股價這幾年卻又沒什麼

變動的,大概只剩金融類股了;金融重整時提列呆帳準備的也快攤提完畢了,後面又有簽訂MOU等,光看看大陸

銀行的利息,就知道台灣的生意有多難做,所以大盤最好慢慢整理,大家才不用追,難得全球股市重挫,讓大家不

用追兩根漲停,現在大家擔心還有多少未爆彈,呵呵,慢慢佈局!!
lickeychien wrote:
股價總是反應未來的營...(恕刪)


大大的一番言論, 真讓我獲益良多, 可惜我無法加分, 感恩...
最近電子股還是未見起色,268-280原是預估波段跌幅滿足點位,不知是否會在此處打底?

不過很多個股又有乖離過大的情形,舉一檔上市之後抱了三年才出的股票3356奇偶,原先預估每年賺三成,抱
10年就好幾番,但去年漲超過預估幅度太多,且與77日(個人偏好的均線設定)乖離過大近40%,終於在上市後配股配息三年的230-290全部出脫,最近這檔股票又出現跌破頸線後乖離過大的情形,與77日乖離程度已經30%,且目前價位又在當初設定接回水位160-180,準備在下海分批把出脫的接回來了。
nowords wrote:
市場是否該還電子股一個公道了?...(恕刪)


現在不就是在給公道嗎?去年至今電子股哪一個族群殺最兇?如果沒記錯應該是IC設計吧?
爲什麼?還不就是因為去年上半年趁市場熱就狂虎爛,過度期待下的失望性賣壓是最恐怖的!

更何況很多電子股披著高科技之皮,骨子裡卻是加工廠,更別論通路商了......
股價當然是反應未來的價值,不過過去開出來的落後指標,諸如營業額跟季報獲利,卻可以拿來修正未來的變動;所以,過去實際的季報引發了今天或是明天的股價,其因在於未來的成長動力,須不需要因為最近這一期間的數據來做修正。

上面的意思就是說,最近一期間的數據跟去年同期或是上一季同期,上一個月的數據做一下比較,比較後的成長率變動率,會被拿來當成未來的參考。
所以過去的成長或說是變動,影響了未來的股價。

舉例來說
一家公司每年的營業額,年年成長30%,獲利EPS也年年成長30%,10年來不變,那妳要預估未來一年的營業額或是稅後獲利,當然會往+30%的方向來預估,當你看見未來一年甚至兩年都可以繼續成長30%,你就會給比較高的本益比,股價也就比較高。

年年30%的成長,分成一個月一個月,當然就要比看看去年的同期,如果今年的1, 2, 3, 4, 5, 6, 7 月,每個月又剛剛好跟去年同期的七個月成長率也是30%,那今年達成+30%自然沒有問題。股價要大幅度被修正的機會,用基本面來看就比較小。

現在問題來了,如果連續八年年年成長30%的公司,在第九年的開始連續三個月的年成長,都只較去年同期成長10%,那今年要達成的+30%就會出現疑慮。如果後來公司開法說會後,說沒問題,下半年會大幅度的追上來,營業額也追的上,EPS也可以較去年成長30%,那股價就沒問題一點。

如果法說會也說,“成長趨緩“介於5~10%的年度成長而已,那自然就會被一堆分析師很快的重新模擬新的EPS或是淨值,看用什麼估價模型來沽合理的價位。然後被修正到一個大家沽出來都差不會太多的股價附近。

每一次的最最落後指標,不管是營業額也好,EPS也好,毛利率也好,尤其是變動率,都是研究員分析師的財務模型的t0(龍頭),龍頭一被動過,整個龍尾也會被甩過一次。

如果市場夠效率,沒有漲跌停限制,落後的龍頭數據一公佈,每家標的公司獲利的財務模型就馬上可以被模擬過,龍尾甩到哪兒,股價就修正到哪兒去。

一年有12次營業額公佈,4次季報公佈,每次公佈,每次被YoY, MoM, QoQ比看看,然後修正未來t1~tn期的數字,所以公佈落後指標,股價會受影響。

有內線的,知道那16次要公佈的比市場預期好,或是比市場預期壞,都有空間可以操作股票。

排除掉大盤的系統風險不可控,有基本面內線的(不管報表準不準,是知道開獎要開什麼獎),才是王道。
-- Using Numb3rs, we can solve the biggest mysteries we know
板上有兩位大大買凌陽喔
小弟也有6張
雖然現在住進了套房,不過這擋股票是讓我學到不少教訓(該下車就要下車)
覆巢之下無完卵,連發哥都跌成這樣,跟班的豈能不跌
而且凌陽業績也確實太難看
不過好歹他每年現金股利還發的不少,就乾脆把他當定存看
今年凌陽現金股利起碼也應該有三塊吧(根據往年經驗),如果現在進場,投資報酬率超過10%哩~
2401已經出一段時間了 雖然賠很多
不過如果撐到現在賠更多
樓上有6張
如果是我 會考慮全部變現轉非IC設計
或加碼轉發哥 搶短線反彈
當然這有點危險就是
今天電子股表現真搶眼

不過還是嚴重套牢中

昨天買進四張低價愛死設計

今天運氣好漲停,不無小補啦

各位還會期待總統大選的行情嗎?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