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投資理財報告,只有慘字能形容


rickchiu wrote:
一般人認為:千萬不要舉債投資,我認為:一個不會借錢的人就不是一個投資理財的高手。
...(恕刪)


我這輩子只有聽過舉債投資的跑路、傾家蕩產,卻從來沒聽過不借錢的投資人有跑路或是倒會的案例。

高利潤一定伴隨著高風險,去年的樂陞案不就是最好的例子。
刪...刪...刪...刪...刪...刪...刪...
瘦狐狸 wrote:
大火大4000萬無...(恕刪)

這不複雜,有價值的東東,本身就會帶財了!
4000萬無貸款房地產,年租報率2.8%計算年收入>100萬
4000萬放銀行利息>40萬/年
貸款3000萬,若只維持基本報酬率5%>150萬年

其實,直接賣掉,收現金4000萬,只維持5%年基本報酬率=200萬/年。。。這是最簡單,也最有效率的!!,,,但是很少人會這麼做,因為會背上敗家的罪名
現實生活上,一次性賣出收現金的人,最後都很慘,不是被騙光花光,吃喝嫖賭,就是被黑道盯上。或被撿屍大隊吸乾。。。人總是有弱點!!!。

以中國的情況,維持5%的年收入,並沒有多困難!!!中國的保險公司的年金保險,就是以近5%報酬率再販賣!!

其實開版r大兩年前開版的時候,我們就已經知道,他的風險是來至於10%的匯率風險,
但是他就已經打算常住上海了!不換回台幣!本身就有人民幣的需求與消費。。。有需求就是最好的避險方式!!。而中國的年通膨率3.5%~4%。只要能打敗他就行了!!!而人民幣是漲漲跌跌的啦!。又不是20年前,只有一個7.73的官價!!!,,,,短期漲跌不需太再意!!

跟單純賭外幣,什麽美元,日元。南菲幣漲跌,風險是不一樣的!!!
人有三種贏家模式無法複製: 別人的出生。 別人老爸有錢。 別人有遺產繼承! 別把老輸當老師
J1977 wrote:
這個我也是覺得相當...(恕刪)

還是有清醒的人!!
沒錯,你的兄弟姐妹跟你借點錢,你都怕他們不還錢,而不敢借,,,現在隨便一個假身份的路人甲,開口跟你借100萬,只因為利息高點你就借他,,,,人性麻!!!

P2P的原理就洗你的腦,讓你以為錢是借給放高利貸的,高利貸年報酬48%。分你個18%,大家都有錢賺!!!,,,,事實上,就是老鼠會網路版,誰是最後一隻老鼠??只要不是你,你也不會再乎。
人有三種贏家模式無法複製: 別人的出生。 別人老爸有錢。 別人有遺產繼承! 別把老輸當老師
簡單看一下

所以是努力舉債用別人的錢投資風險高的?

為何我腦袋一直發出詐騙詐騙的聲音?
R大的父母積攢了兩戶沒有貸款的房子,除了自住以外,還有出租.
R大是獨生兒子,是家產的繼承人. 沒有手足與他爭產.
R大單身,沒有家小需要照看.

R大的父母中有一位是公務員,有18%+終身俸護身.
即便是領終身俸的高堂駕鶴歸去,另一半也能終身領半俸,
父母生活完全無虞,國家會終身照顧.

因此,父母無後顧之憂,可以把兩戶房子全交給R大拿去借錢投資.
投資是好,是壞,R大的父母今生今世都不愁吃穿.

R大的投資再怎樣也不可能賠光,單身一人,也因此無後顧之憂.

R大的經驗可供參考,
事實上,也提供我不少啟發,與開展另一種新的思維.

不過,R大的作法,一般人沒有這樣的條件去模仿.

我們一般人需要考慮的後果;諸如長輩的生活依靠,妻小的未來生活等等,
R大完全都不必擔心.




五木拉麵 wrote:
大陸的肥咖條款 有說要從幾年開始課稅嗎?
對你的影響大概如何?


這個比較麻煩吧 ?! 2017年底以前要把外籍人士在2016年底有600萬RMB以上的帳戶

都匯報上去....而且人治的國家....會怎樣還不知道....

加上這可能是有點牽扯到兩岸關係,有些許政治因素 ?

我也不知道影響如何?...會不會那天我過關就被扣起來阿???

會不會大陸資產都被充公阿...

看來解決方法是趕快放棄中華民國國籍 !!??

我也来签到一下,若不是rick的文章也不会注意到p2p,今年把北京房子处理了,大部分都在p2p,不过资产只有大家的几分之一而已,现在在北京机场附近旅馆,明天坐飞机回台湾,群主那时候请吃饭?吉米林

simonlovesbrabus wrote:
螞蟻金服發行的公債也出現違約


不是螞蟻金服發行的公債....上網看資料吧...
simonlovesbrabus wrote:
大陸民間融資風險很高啊


肯定的阿...要風險不高...台灣定存1%...風險還可以...


恬適生活 wrote:
嗯...個人認為
1...(恕刪)


每個人思維都不同......所以認知都不同....結果也不同的....

今天把這系列的文章大致看完
很多人直覺想法就是這一定是詐騙
不然哪有這麼好康的事
與其說是詐騙不如說是套利較為合適
以台灣房地產借出低成本資金
投入對岸利率較高的商品賺取中間利差
以及其中可能產生的匯差
而版大投入的商品基本上都是配息到期還本的商品而非單一公司的股權或債權
加上到期年限其實都不長
所以短期來說風險有限
至於匯差的問題
由於不會在一定時間點上一次進出
所以長期來說可以沖銷
版大也有類似資產配置而非重押某一商品
所以單一倒債事件其實影響有限
那究竟風險在哪
1.利率
中國市場是否長期(1-20年)能維持接近過去5-10年的利率
中國屬於新興市場有較高的風險溢酬很合理
類似報酬率在巴西或印度應該也可透過類似方式取得
問題是中國逐漸走向已開發市場時利率一定會慢慢下滑
所以以現在的利率試算未來10-30年的報酬率基本上無用
台灣早期利率也是高的很
不然哪來18%
2.槓桿
不知道哪篇推文有提到
信託基金是否如實把資金投入相關項目
抑或只是拿去買更高利率的商品賺取中間價差
金融海嘯前美國投資銀行的槓桿平均30多倍
前幾年大家也是賺得飽飽
對於風險忍受度就會越來越高
槓桿越開越大
後來的事情大家都知道
至於中國會不會有類似狀況
這點可能就留給中國政府操心去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