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個小孩欺負一個大人 wrote:
真的這麼好,人家早...(恕刪)


說真的,真的有人房屋貸款去買這種保單來套利

房屋貸款1.6%

保單利率前面六年才2%

六年之後3.6-4% 這樣有利差嗎?

尤其是前面六年幾乎沒有利息可言,還要本金加上利息攤還

但是有的人就很聰明,貸款的金額夠大,數字就漂亮

另外,如果不想跟業務員談退傭,那就自己去考證照後來掛件

傭金自賺,稅金自負

你猜猜看,佣金有多少,金額夠大的時候,願不願意去考張來用?




canada1217 wrote:
本金是不是要扣除附...(恕刪)


看起來試算表是3.6%,應該有扣除附加費吧!?

要不然試算表就是騙人了!

乍見北極光 wrote:
我六年前也買了香港...(恕刪)


請問您是如何知道在香港購買保單的<宣告利率5.25%,現行實際配發4.75%,保證利率最低不得低於4%>。

我曾經在102年帶兒子到香港購買美元保單,在104年帶兒子到香港購買港元保單,目前也正規劃年中再買美元保單。我個人的感覺如有錯誤,也請您修正:
因為你是在6年前購買的保單,應該是當時儲存在保險公司內的紅利(例如:非保證分紅)的利率是5.25%,後來應該保險公司又調降利率,所以現在儲存在保單內紅利的利率是4.75%。因為我在102年初業務規畫保單紅利的利率是4.5%,後來在準備出發購買前,業務說保險公司已將利率調降到4%。但是,我不懂保證利率最低不得低於4%?是業務幫你規劃未來可以從保單內每年提領出4%的保險金當成是自己的年金嗎?

另外,可以請問你購買的是哪家保險公司的哪張保單?請問她的<非保證部分>的達成率如何?目前累計的<非保證部分>有達到90%以上嗎?我覺得香港保單最誘人之處就是<非保證部分>,如果有高的達成率,那就是削翻了。

希望有機會能夠多向你學習,因為你比我早買了2年,可以遇到更多的狀況做參考。

退休陳 wrote:
請問您是如何知道在...(恕刪)


我也蠻好奇是哪張的,不知是否可以分享一下,
這一兩年連作分紅保單的老牌保誠人壽達成率都慘兮兮,
不曉得哪張還可以到九成以上,
我在三年前買AXA的真智珍寶3,好像是用4%左右下去算的,
是這張嗎

stdjb wrote:
我也蠻好奇是哪張的...(恕刪)


我不是保險從業人員,對於有些保險內容的認知可能不是那麼的清楚,往往是隔一些時間再來看保單說明書,才又會有一些新的了解。例如:今年可能會去買AIA保單,由AIA的建議書理解,再回去翻閱自己過去幫兒子購買的保單內容,才算是又多了一層的認識。

我覺得業務在說明(台灣是禁止銷售的行為)境外保單時,都會說有多少%的利率,例如:4%。或是建議書說未來可以採用每年4%做提領,就當成是每年的生活費用。我的認知是(前面說過,我不是保險從業人員,如有錯誤請指正):
(1)所謂4%的利率是指保單內預期可得金額存放於保險公司生息,此息率會不時的調整。就像我在102年初時的建議書說是4.5%,等到我要出發的前一個月,業務說保險公司已經調降到4%了。

(2)我是請業務提供給我<不提領>及<有提領>金額的建議書,以做為自己未來的參考。後來到香港簽約時,才知道只有<不提領>保單合約,因為要不要提領是保戶的事情(後來才知道叫做部分解約)。而業務會以最適切的百分比做提領建議(如果需要做生活費的話),在不流失太多資金的情況下,業務多會建議每年提領4%,但是這個不代表保單的利率是4%,千萬不要誤解。

至於達成率,我就以幫兒子買的保單做說明如下,我的達成率計算時間點是保單的年度完結日。當然,有的保險公司也會寄來實體的保單價值表(不知道這樣說是否正確)。另外,因為香港的保單價值有區分成<保證>及<非保證>,既然<保證>的就是代表保險公司一定要達到的金額,為了怕保險公司唬爛,我自己是採用<非保證>的達成率做計算,因為這樣比較嚴苛。因為最後受益人領的是<保證>及<非保證>的總和。
(1)102年購買真智珍寶5 III儲蓄計畫(美元):累計至103年達成率是99.727%,累計至104年達成率是92.548%,累計至105年達成率是90.373%。看起來似乎是不妙,但是如果以<保證>及<非保證>的總和做計算,那累計至105年的達成率就是99.667%了。

(2)104年購買真智珍寶10 III儲蓄計畫(港元):累計至105年達成率是116.7%。

(3)104年購買保誠雋陞儲蓄計畫(港元):前兩年的<非保證>都是零,所以達成率肯定是100%了。
請問各位大大
美國運通的終身享年金保單可以買嗎 說有6%是真的嗎。 麻煩大家了。 謝謝

stdjb wrote:
美元的儲蓄我是放在香...(恕刪)


握手!..香港保誠的集雋 +1 ; 還買了兩張,一張保自己再加買30萬美金壽險, 一張買小孩作投資,資產轉移...

偉二弟 wrote:
宣告利率不等於實際...(恕刪)


原來是要會算 報酬率 來評估是否購買保單 學了一課

Elvis Chao wrote:
買美元保單就放躉繳...(恕刪)


原來躉繳 的 報酬率 有好一點啊 . 上了一課

canada1217 wrote:
本金是不是要扣除附...(恕刪)


仔細算了下 IRR
發現國內宣告利率4% 左右的產品,IRR實際都不到2%
廣告 跟理專 不會把所有細節都主動說清楚!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