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主是用很近期的價格來畫效率前緣的圖嗎?不然停損完後,怎麼可能組出不一樣資產配置

一般效率前緣的圖都是用很長期的資產價格資料畫出來的,不太會變動,即使停損完再進,應該也會是差不多的資產組合


如果樓主是用很近期的價格來畫效率前緣的圖,那麼策略就變成把資金配置到近期表現叫好的資產類別,這是動能投資法,也OK,很多論文有討論到動能投資法,也有正的期望報酬率.

不過這樣樓主就不是保守的資產配置投資人,而是像對沖基金一樣的中長線衝浪客



perryhs wrote:
樓主是用很近期的價...(恕刪)


這樣算短嗎?
用很近的時間沒錯以“天”為單位最長只看到一個月、最多參考產業過去6個月績效表現。
一直試單、不主觀預測市場高低,一切交給市場決定,
不管怎樣有漲就有跌
畢竟貨幣過去是可以代表未來的一直在貶值、市場上的貨幣實際上是越來越多的、只是購買力下降。

個人觀點:一年賺不到8%不能算賺、貨幣貶值可能就不只8%了


用這樣方式組合有買進三天成長20%的經驗

我都稱為火車開了就搭上車就好了、有賺就下車了、想說買進的都是績優生、避免追高還是保守一點分散
賠了就紀律停損、整組砍掉、獲利就 報酬部位下跌4%就賣出去、配置的產業一般在10~12種產業以上
當然賺的產業也有保留的可能。

這樣採取的方式保守還是不保守看個人觀點了。
保守的人會不會使用槓桿?
單出發點只是擔心重壓少數標的、掛掉就慘了、所以採取分散、
畢竟目標定在總資產年成長15% 、觀點認為所有資產還是要回到當下才有價值。 還是以保有現金避險為主。

主要是覺得個人能力有限、要做到完整分析很難、才想說把學習到的知識拿來組合玩看看發現可行性價值很高



另外回樓上有人問的 短是多短、剛買進隔天組合碰到5%我也會砍掉最嚴重的部分或全砍
減碼、 還是不離開市場、意思是、由於是10種產業以上組合配置而成的、如果這樣都跌、
很有可能是大環境都不好、把錢放短期定存也是工具方案之一、或換市場
只是換匯也是一個大學問、常用負相關貨幣規避匯率風險與換匯手續費、配置4種貨幣只能用簡單的方式、判斷匯率太難了。


減碼也可以稱為定期不定額。
有部分一直在買賣、有部分組合會擺月、也有部分組合會擺年為單位 、很多產業都有買進方便參考使用
有月、有年、主要是拿來自己參考用、不喜歡模擬所以直接下場最快。

最初的想法其實只是單純保值,
不賺錢至少也要達成保有資本
學習活用知識
目前運用組合
多產業資產配置、貨幣與匯率、效率前緣
對了同時不選台灣市場、只會投資台幣

盡可能去做的規避風險1~6

本身讀機械相關
社會科學的公式是動態變化、就跟著動態學習調整

期望能能活用知識與財務原理、不是讀死書。


觀點:想當能規避相對風險的套帽客的概念、大大有什麼好見解或方向嗎?



感謝分享「動能投資」看來值得好好研究與閱讀






Lendis wrote:
Efficient Frontier既然是建構於MTP(現代投資組合理論)的基礎上,我覺得結合CAPM(資本資產定價模型)一起會比較好懂~..(恕刪)


perryhs wrote:
樓主是用很近期的價格來畫效率前緣的圖嗎?不然停損完後,怎麼可能組出不一樣資產配置..(恕刪)


兩位都太認真了
我承認也是看到效率前緣就多事了
說句實話
除了進行財務工程的槓桿計算外
交易經驗中還未使用過上述兩個理論的精髓

以上兩位講的是資產配置或是資本市場理論
後面樓主回的是各投資工具的交易策略
內容跟EF或是CAPM扯不上關係
風馬牛各不相干
呵呵
若樓主就這麼操作下去
只能祝你好運了



看到最後,恍然大悟!
雖然我沒認真讀書,但這些策略,不就是大多數散戶、包括我在內,經常在做的事嗎?
讀書獲得知識,應該是為了能把複雜的事簡單處理吧!
wangxyz wrote:
看到最後,恍然大悟...(恕刪)
+1

樓主是有料的,只不過開樓那一篇看完就是,喔,然後呢?要幹嘛?

我談談我的看法,散戶嘛,就是要認清散戶的優勢與劣勢,基本上我認為搞財務工程/投資理論/資產模型等等,是投信大戶的優勢,因為人家專業嘛,商學院的高材生每年畢業這麼多,還有各種app,甚至是AI來輔助,人家有夠大的資金,夠大的交易資料來fine tune模型,而這些剛好都是散戶所欠缺的,所以不要去以短攻長。

散戶的優勢是自主與長~~線,就是你可以自由決定花多少時間在投資上面,想買哪個標的就買哪個標的,想放多長就放多長,投信基金每個月都要排行,都會有人贖回申購,所以會有非市場因素干擾,這是散戶的優勢。

樓上講的沒錯,這裡的人不是不學無術,只是大多已經內化或簡化這些理論,不想把自己搞成像投信一樣,投資是為了過更好的生活的,不是只是資產增值。
樓主你的策略是會賺錢的,不用再套一個效率前緣的皮

衝浪客做的事也是這樣,挑出近期表現較好的幾個資產類別or個股,組出一個配置,讓他們的波動率降低一些,降低被停損的機會,有利潤就儘量放長

Markowitz看到這樣實踐他的效率前緣理論,他會哭的

我是覺得樓主的策略不用套一個效率前緣的外衣,那個策略是屬於中等風險,較高報酬的策略.就直接把它發揚光大.讓他賺大錢.套一個效率前緣的外衣,反而會有安全的錯覺



認同樓主所說的:一年賺不到8%不能算賺、貨幣貶值可能就不只8%了

各國的政府都想各種方法壓低CPI的數值,實際的通膨遠遠超過政府公布的數據
美國CPI數據的計算方式,在葛林斯潘任期內大幅改過幾次,現在如果還是按照1980年前的計算方式,美國一年的通膨接近10%
連美國都這樣搞,就不用說其他國家了

wangxyz wrote:
看到最後,恍然大悟...(恕刪)

散戶的行為套上學術的外衣,就高尚起來了?
原來散戶的追漲殺跌,就是殿堂的效率前緣?
應該要把簡單的事情複雜化?
還是要把複雜的事情簡單化?

我也來高尚一下:
至道無難,唯嫌揀擇;但莫憎愛,洞然明白。
哈~~夠高尚吧!
天氣晴朗萬里無雲 wrote:
兩位都太認真了我承...(恕刪)


不小心認真了,主要是不希望讓人看到理論,就覺得好像很深奧難懂,其實了解意涵後,

也不過就是這樣,以後聽到或看到,比較不會有好像會說術語的就是高手的偏誤。

不過操作模式和EF&CAPM理論,硬要套上關係,是有比較牽強~


3161828 wrote:
這樣算短嗎? ...(恕刪)
另外回樓上有人問的 短是多短、剛買進隔天組合碰到5%我也會砍掉最嚴重的部分或全砍
減碼、 還是不離開市場、意思是、由於是10種產業以上組合配置而成的、如果這樣都跌、
很有可能是大環境都不好、把錢放短期定存也是工具方案之一、或換市場


第一次看到有人把EF用在短線進出 😂😂
交易成本應該不小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