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晶董事長廖國榮表示,太陽能模組廠是光電產業鏈的中間平台,往上承接矽原料、晶片與電池等上游產品,往下服務太陽能電力系統的建造與營運,是發展再生能源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且核能、風力發電等能源都需要進口許多機器設備,在大模組廠完工後,太陽能設備包括模組與電池等在內,就有高達9成可在台製造,對國內太陽光電產業鏈的結合具指標性意義。
元晶屏東大模組第一期工程斥資近20億元,使用近一半的土地,興建樓地板面積1.2萬坪的廠房,自動化產線年產能達500MW,目前已完成試產,即日起量產。屏東廠除為全台最大模組廠外,全廠均採用高度自動化設備,可同時生產包括「半切」、「雙玻」、「雙面發電」及「堆疊」等多項新產品。此外,元晶屏東模組廠已取得經濟部標準局高效能模組VPC認證,太陽能系統若使用屏東廠生產的高效能模組,將享有依政府躉售電力價格加計6%的優惠。
太陽能(資料照)
太陽能(資料照)
達能公佈4月營收0.75億元、月增6.03%,累計前4月營收3.35億元、年增25.29%;達能表示,伴隨天氣回暖,第2季市況逐漸明朗,整體太陽能市場已開始出現詢價及拉貨動能,且供應鏈庫存水位也持續下降,補庫存需求浮現,價格也因而持穩。
此外,政策面也給予綠能大力支持,行政院長賴清德本週一受邀參加元晶屏東大模組廠啟用典禮時表示,未來4年將再投入205億元,促成再生能源產業發展,此舉讓市場有更多想像空間,元晶當日股價隨即站上漲停板。
研調機構預估,隨著630即將到來,中國電站裝機帶動旺季需求,預期5月市場對產品需求持續提升,有機會進一步帶動價格走揚;EnergyTrend分析師曹君如也指出,由於今年台灣太陽能發電的FiT(躉購電價費率)將自7月1日起小幅調降,會刺激部分業者搶在6月30日前併網,使上半年的併網量仍能維持一定水準,對太陽光電2年推動計畫會有直接助益。
達能4月合併營收為7,490萬元,月增6%。該公司表示,隨著天氣回暖,第2季市況也逐漸明朗,整體太陽能市場已開始出現詢價及拉貨動能,同時供應鏈各區間庫存水位持續下降,使得價格因而持穩。
昇陽光電4月合併營收為3.62億元,月減32%。該公司上月業績明顯減少,主要是模組業務配合終端客戶安裝時程,因此拉貨時間有所遞延,5月若無客戶拉貨再延後,加上4月遞延的業績,營收有機會回溫。
另外,昇陽光電去年第4季部分廠區發生火災,四條電池生產線因此仍在停擺階段,至於其餘六條生產線,目前都是滿載生產,主要生產多晶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