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社會的經濟是將向下沈淪的.
看看國外的潮流就好,百貨公司收店.
台灣一樣有,但是有人在意嗎?沒有
因為都被一些表面說法帶過去了,這是一個大徵兆.
百貨公司提供產品及服務,所以可以養在地的服務人員.
變成電商後,服務大量消失了,土地的需求減少,相對跨境電商搶市(資金外流),
以及資金會變成M型化,因為只要少數人即可販售大量物品,獲取大量利潤.
對岸的磁吸力.
因為電商是無國界的,我這樣說可能有人不認同.
但是看看蝦皮就好,可以弄的PCHOME下市.
還有多少人在淘寶買東西.
這在很多人看來也許只是市井之言.
但是看看美國和中國,為了中興這案子,上了多少的頭條?
伊朗只是中興案的開端,後面完全變成商業的考量.
即使是美國也要在意大陸的實力.
市井街道的空洞化.
這邊的空洞化是指店舖在慢慢消失中.
社會就像一顆樹,當樹幹出現一些小洞,其實是無所謂的.
但是小洞愈來愈多,只要大風一來,就危險了.
台北市算是台灣最繁華的地方,原本熱鬧的街道店鋪正逐漸空洞化.
這是開始嗎?並不是.
最早的開端是從天母開始,現在整個北市街道都是如此.
那其他各縣市的街道呢?
唯一能撐下去的應該是賣吃的,因為人總是要吃.
這個政府對於目前的困境完全沒有想要改善的努力方向.
世界經濟的改變,對岸磁吸的壓力,以及人口老化的進程,
這些種種的壓迫會使的台灣逐步向下.
雖然有人會說,社會上的有錢人還是很多,消費還是嚇嚇叫,
但社會結構就是如此,大家的眼睛就是會看到美好的一面,
誰會去計算路邊賣口香糖及遊民的數量是否增加.
台灣未來的重點是,只會下探不會上升.
基本的量還是有的,但不會再多了.
而且隨著人口老化及外流,只會變成小的更小市場.
這些年來有很多外商都紛紛撤離台灣,或是把台灣規模小到無法再小,由中國那邊管控.
政府也不招商,每天只開空頭支票亂花錢.
想要股市或地皮炒一波的人,
真的不要太美好.
當一個國家沒有外資投資,內部投資又不積極,
就像一間公司不花錢研發新產品,那有未來可言?
大家都想用買賣來獲利,由地皮或股市來弄錢,這個社會將變成空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