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4年剛買進股票當定存股結果到2015年一直大跌投入300萬結果快賠到100萬,我選的標的都是配股配息的到2018年10月獲利大約剩下80多萬,我遇到一次大跌靠的是穩定標的配股配息才回本的,每天看著他一直跌一直跌又沒有錢加碼,只能每年領到股息在投入,個人是比較認同資金要留一半,在遇到大跌的時侯先淢碼,等不利的消息都沒有了或是要加碼的時間點(跌到多少買進上網查資料看完在做結定),每個人的投資方法都不一樣不一定適合自己,找到會賺錢的方法照著做就好,(長期投資達人不少重點是低點買進持有就對了)2.我今天已經賣出一些持股留4成資金等待時機加碼
chrischiu0530 wrote:所謂的長期投資者現階段各位都是抱緊等加碼還是減碼觀望等趨勢反轉...(恕刪) 抱緊等加碼。把台股指數拉長10年來看,現在只下彎一點點,那算大跌?即使在2007年10月高點買進0050 72元(相當於大盤9000點)100萬,僅配息再投入不加碼,現在還有約150萬。股市從最高點下跌3成算大跌了吧。沒有人能賣在最高點,那麼能賣在高點往下1成算很厲害了吧(別以為很容易。若看股市下跌1成就趕快賣掉,那麼在2010、2011、2015會有幾次讓你殺低追高);同樣的,若能在股市最低點往上1成買回來,那麼躲過空頭的效益也才大約1成,加上空手等大跌沒拿到的股息、中間幾次的假空頭讓你殺低追高等等,效益更低。除非股市像2008一樣跌掉5、6成。對於想長期存股的人若妄想躲過一次次的空頭是不切實際的。就好像覺得颱風要來了,就把種植多年的果樹砍掉,等颱風過後再來重種一樣可笑。大不了把樹枝修剪一下、綁緊一點就好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