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董監改選,大家怎看?(2019年)

左手的溫柔 wrote:
認同您的說法,真的打...(恕刪)


上揚檯面上12%,
檯面下泛三陽吳董勢力我認為絕對不只這些了。

就好像三陽董監持股你怎查都那幾萬張而已,
但是泛吳董的持股三陽超過5成也是他自己承認的事情一樣。

差別只是今年要直接拿下農林,
還是3年後才要拿下而已,
協調出來的董事長人選其實也不重要,
重要的是,
不論再怎談,
我是覺得今年泛三陽就會拿下農林實質的控制權,
也就是董監數會拼過半。
這也是我判斷時間逼近時,
市價至少會逐漸往18.3元接近的主要理由。

為何會認為今年就拿下?
1.三陽臺灣土地資產其實去年就都整理的差不多了,10月才成立營建部門,顯然是設定未來會有大量的可開發土地來源。

2.如果只是要進入董事會拿個一兩席,或協調財務長的位置,持股8%就很夠力了,過10%大股東門檻犧牲持股彈性,具有指標意義。

之前吳董跟田人豪也宣示過,錢投資了就是要自己來顧,才對的起出資支持的朋友以及股東,金美克能事件的教訓才不會再發生。

3.農林不論在資產或者業務以及轉投資方面其實相單簡單,只要一拿下控制權,接手速度會很快。

不像三陽幾年前那樣複雜,疊床架屋的國內外轉投資,上中下游業務一堆,整理了好幾年才明顯快完成。

4.泛三陽的現金子彈目前十分餘裕,5月增資上揚的22億到位,最近這筆5800張17.7元的鉅額交易才用掉其中1億,檯面上還21億子彈沒用,這都還沒算檯面下私人的部份。

這種陣仗我是不相信還要等三年啦。

gnikis wrote:
上揚檯面上12%,
...(恕刪)

上揚的確很有企圖心一直在吃貨,但對於股價來看都屬意盤後大額交易,在公開市場上好像也沒掀起什麼,一直靜靜的吃,股價也不見得會動,而且農林三番兩次一直炒作改選題材+土地題材,有多少人被套在山頂上,上檔賣壓沉重,要上去總覺得很困難,且不見競爭對手股價難以激出火花o
吳董看上的會是大亞百貨這塊餅嗎?感覺農林比較值錢的就是這個而已,其他都是鳥不生蛋的地方啊?攻擊總要有目標,不知道樓主妳覺得哪塊地才是值得市場派進攻的目標???
左手的溫柔 wrote:
上揚的確很有企圖心一...(恕刪)


市場派有好幾方,
著眼點都不同,
有人看上的是你說的大亞,
有人看上的是報派的那些進行中的開發案,
有一兩位前十大股東說穿了,
就是錢多然後跟你我一樣,
只是看上股價是否有價差可賺,
等這2~3個月的時間價值預期,
風險跟獲利年化報酬率的預期划不划算而已。


那如果你問的是吳董看上的是農林的哪塊地?
我不是他,我不知道。

但如果是處在他的角度來揣摩,
第一,
我認為他看上的不是哪塊地,
而是農林[所有全部]的地,
已開發完成,開發中,
還有未整理的所有的地,
別忘了,
整理重劃土地創造倍數價值是他的起家本事。
第二,
他自己提過但沒啥人當一回事的點,
[為未來的碳權交易先做準備]。
就好像電動車的進度一樣,
多數人酸他只是嘴炮應付,
進度嚴重落後,
但我總覺得他看的不是最初幾年電動車的市佔變化,
而是未來幾十年的角度在考量這件趨勢。

我們這種咖,
看農林是短期幾個月股價的波動,
人家看的肯定跟我們不同就是了。


另外,
下面這判斷是我自己嚴重的腦補猜測,
跟前面幾樓有公開的數據佐證不一樣,
沒有任何關鍵直接公開的資訊可以查詢。

雖然截至去年底的市場資訊,
他自己說自己加上朋友,
三陽的持股還有超過5成,
媒體新聞報導也都這樣說,
我認為這幾年3成以上的持股應該還是有,
但應該不到5成了,
如果對三陽持股還穩穩在5成以上,
在已經沒有經營權對手的情況下,
這幾年三陽股東會為何都還要多花不少成本去徵求委託書?


除了董監質設從銀行借錢以外,
應該有從三陽股票套出不少的私人資金,
低調的轉投資其他項目,
農林應該是其中之一。

大家開始把三陽跟農林連結在一起是去年10月初的事情,
但我是認為,
在這時間點之前,
私人資金老早就開始鴨子划水低檔佈局很長一段時間了啦。

大家有空可以去查查農林的股權分散表,
單看持股1000張以上股東總持有百分比,
我列出幾個轉折點數據來說明:
2016年08月19日 50.49%
2017年01月20日 48.74%
2018年10月12日 60.04%
2019年04月26日 63.15%
2019年05月24日 60.73%
2019年06月06日 61%
首先說明,
鉅額交易對這百分比影響不大,
因為近年幾筆鉅額交易都是千張以上大股東之間的互轉,對總百分比變動應該沒影響。

2016年08月19日 50.49%
=>當年股臨會提前改選董監前一個月,
大股東持股達到2017年之前歷年最高峰。

之後開始有短打大資金的人退場,
2017年01月20日 48.74%
=>當年改選後的最低點。
但我認為在這時間點前後已經開始有神秘的新力量開始在佈局2019年的這場改選了,默默的在吸收2016年底短打千張大戶丟出的籌碼以及市場的浮額籌碼。


2018年10月12日 60.04%
=>在三陽公開吃下台金聯私募股權之前,其實這股神秘力量早就從市場默默吃下至少11.3%的浮額,這還無法算上吃了多少2016年底之後短打退出的千張大戶們的持股。


2019年04月26日 63.15%

=>增加的這3.11%主要是去年十月初三陽吃下私募股權引發其他市場派注意後,中纖所屬的台中銀才亡羊補牢開始加碼的部份。

2019年05月24日 60.73%
=>減少的這2.34%,我之前有說過,是5月資產股開始發動後,持股很久的凱基大直大戶跟國票長城這幾個對敲千張大戶趁機退場導致,所以我才說短線籌碼混亂,可趁機不追高,搭壓價程式單的順風車來低接就好。


2019年06月06日 61%
=>之後半個月到現在,比例又開始回升,這主要是壓價程式單逼短線套牢混亂的籌碼出場的原因,這上升趨勢之後應該會一路延續到改選前了。


去年10月之前神秘力量吸收的11.3%
三陽目前檯面上的11.9%
鉅額交易流向不明的10幾萬張籌碼,
這也是我判斷泛三陽勢力至少有2成以上的原因,
時間還有,
檯面上子彈還21億,
能談的就先給個甜頭,
溢價鉅額交易來整合,
時間接近,
市場再多少收些籌碼,
臨股會前一個月基準日過了,
再徵求委託書來最後衝刺投票權,
今年董監就過半是真的有可能的。
gnikis wrote:
市場派有好幾方,著眼...(恕刪)


關於農林,
能分享的觀察資訊都分享了,
能做的簡單分析也都做了,
之後就等結果看是要停利還是不如預期要停損就好了,
之後除非特殊狀況,
不然就盡量不再評論了。

就跟三陽20元以下一樣,
現階段農林就是17元以下可以慢慢分批低接,
這兩檔股票只要價位買對,
別跟著盤中起伏亂追,
基本上也不怕會大賠,
不要像三陽接近22元了才一堆人私訊問能不能追?
我當然不理你阿,
到那價位就是短線交易各憑本事了,
要賺短線報酬,那短線風險要自己承受。


也不用像ptt那些小雞肚腸的人的心態,
整天噓文低調,
低調個屁,
這種股票就是要越多人玩,
越熱鬧,
越充滿籌碼的不確定性,
讓想要經營權的人越不能一手掌控,
才會越有意料之外的發展才好玩好嗎?
就算是往下的意外發展,
只要成本夠低,
也不怕大虧啦。
籌碼面確實有像大戶集中的跡象,各方人馬都往農林進攻,維他露看中了茶園,上揚看中資產價值,三立吳董這我就搞不清楚他意圖?
不知道樓主妳認為上揚再加碼的機率有多高,會不會再殺出對手來?
放棄完別隻了 當個反指標造福你們 祝福你們
李大哥上次不是才買

怎麼不耐心等等?

是什麼原因放棄啊?

李李先生 wrote:
放棄完別隻了 當個...(恕刪)
農林董座 傳三陽吳清源接任

台灣農林昨(13)日董事會決議召開將於今年8月1日召開股東臨時會,全面改選董監事,據了解,董事會可能推派目前公司第一大股東三陽董事長吳清源擔任董事長,而原董事長林金燕則將可能變成總經理,其他則靜待董事會結果。
三陽今年6月5日代子公司上揚資產管理公告,從去年至6月5日買進農林3.08萬張,上揚持股增加至11.91%,目前是農林第一大股東,原先第二大股東為三立董事長林崑海,如今則傳出可能有變化;農林則表示,由於個人交易在沒有最後買賣日前不會有帳,所以個人交易查不到,也不清楚第二大股東是否賣出股權。

農林日前召開股東會,由於今年無重大議案,和平落幕;不過今年9月29日農林董事任期將屆滿,原本預計在9月底召開股東臨時會改選,不料昨下午即公告股臨會時間,將在8月1日於農林苗栗分公司召開。

據了解,董事會將會推派吳清源與林金燕為農林董事長和總經理,兩人已經有共識,後續則要等董事會改選後的選舉結果。

農林是國內老牌茶公司,近幾年除專心茶葉本業外,也將重心轉入資產開發。該公司今年前五月1.23億元,年增15%。農林第1季小虧4,000多萬元。

林金燕在今年股東會年報中提到,她在擔任董事長這13年間布局復耕茶園、提升茶葉加工品質,更在屏東老埤農場推行大規模機械化管理茶園及導入生產溯源管理。市場人士認為,以林金燕在農林多年的經驗,和對茶葉的經營與了解,未來若擔任總經理,將可帶領農林本業重返食品業。
恩~!後來我也沒買,最主要是看不到買盤進駐,看來吳董已經都喬好了才會有今天的局面!他當董事長也好,可以專注土地開發,董事長總經理共治,一個搞營建,一個搞茶葉剛剛好~祝福上車的股友耐心等待吳董的大菜秀
其他大股東,會慢慢出掉了吧,沒什麼湯可以喝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