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格說, 年化報酬率應該要有6.8%才能達標,說很難嘛, 現在回頭看過去的40年, 不管是台灣還是美國, 似乎並不難, 尤其是美國過去40年, S&P500年化報酬率高達11.7%,但要說很簡單嘛, 未來的40年與過去的40年, 局勢肯定截然不同, 就如同人一生的過程, 你沒法再複製青春期之前的成長狀況,光是利率環境就有很大的不同, 也許未來是個看不見盡頭的長期低利環境,所以還是不要這麼樂觀, 保守一點假設年化報酬率只有3%~4%, 每個月投入10000,40年下來也有1000萬至於這1000萬在40年後用處大不大是另一回事了
Patrick70s wrote:請問您這資訊的來源或出處? 保發中心那邊可以查閱各家保險商品的條款、費率。身為從業人員,本就該去了解商品內容而已。但僅有雙目失明,理論上是不可能達到生活無法自理的程度。我們假設一下,閉著眼睛能否自行進食?閉著眼睛能否自行更衣?閉著眼睛能否自行如廁?這樣就會明白為何我強烈不建議投保長照險了。 反觀殘扶險,雙目失明就已屬於最嚴重的一級殘了。另外,補充一下有少部分長照險有涵蓋到全殘。實際上保障範圍還是依條款而定。但...問題在於就算有涵蓋到全殘,依舊無法改變理賠門檻過高的事實。充其量只能說有涵蓋全殘的長照險保障範圍>一般長照險罷了。但要與失能險相比...算了吧。
英英間LKK wrote:謝謝指正。您說的正確,我也後悔買終生住院醫療,當初買的時候沒有實支實付醫療險這種險種。消費者不利的險種,正是保險公司賺錢之所在啊。 你可能誤會了,實支實付險很早就有了,絕對不是近幾年才有的商品。而至於為何當初業務沒有規劃實支實付險,可能的理由有很多,但這點先不多做討論。(未必是業務規劃不良,也有可能是保戶堅持、時空背景等因素)但現在絕對不用去考慮終身醫療險、終身防癌險。那種保單對於現在的醫療環境早已不適用,且主要理賠項目都有其限制,且理賠金額過低。這才是讓人詬病的地方。可以參閱此篇:你買對醫療險了嘛?防癌的新選擇-重大傷病險
xpotter wrote:我這一年來把一些叫得出名字的美劇韓劇日劇大路劇都看過了看過就是看過 真的是說不出的空虛就是殺時間唉 人生可以做的事真的不多應該推廣指數投資資產配置給NBA球員年輕人有錢很難理財 特別是這錢來得太快 所以NBA近年也開始推行勞工退休金制度很難想像吧~平均年薪快800萬美金的職業要繳納勞工退休金我們凡人更是要為未來規劃----------------------------追劇到頭來真的很空虛...我自己是在運動時(騎飛輪)才順便看花再多時間都是為他人作嫁衣裳賺到的體能才是留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