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憑一點薪水 卻要買房的下場

Lorenzt1982 wrote:
2500萬年收百萬就...(恕刪)


所以理財專家就是爛賭雄,代號投資耶穌
是這樣嗎?
照他這樣說,低薪(月薪低於9萬)不買房都應該去睡公園了


雲淡風輕(退休中年人) wrote:
勸低薪族 不要買房...(恕刪)
cougar2015 wrote:
台北公寓30坪總價約百萬是民國60,70年間
我老師在台北市虎林街那帶買國泰建設蓋的公寓就120萬
(聯勤44兵工廠牆都還沒拆,今日的信義計劃區)
民國80年 我去看大台北華城,新店.
一層一間公寓30坪開價1000萬

我看到的數據跟你這個比較相近
房價在民國70~80年那一段也飆很兇~
如果民國80年台北市一百多萬就有正規的三房,以當時的薪資來看無殼蝸牛聯盟不用上街了
用倍數來看比2003~2014年這一波還要兇猛

房價的未來那得看貨幣政策跟稅務政策還有人口政策
以目前的態勢來看投資房市實在沒有很好賺
1 利率長期走跌 2 遺產稅降低至10% 3 全球大QE 4 銀行資金寬鬆 5 持有成本低

講白一點資金行情 還好選到川普阻止升息循環

不過房貸大泡沫早晚要爆炸 已經無法避免
+1
第一桶金是基石,鎮家之寶

在不動到第一桶金的原則上,"至少"準備好了頭期款,才量力買房方能游刃有餘

第一桶金有了
接下來就是
第二桶金
第三桶金

依此類推

櫻花與綠繡眼 wrote:
買房還是租房猶豫不決...(恕刪)
有機菜菜子 wrote:
我是79年下半年買大安區華廈(沒幾年的中古屋),單價18~19萬,28坪,500出頭...(恕刪)


>>>

84年我準備買房時

大安區敦化南路2段後面靜巷的新成屋一坪28萬元

瑞安街華廈7樓的一樓 , 銀拍屋50多坪 , 含10多坪的B1 , 賣價1260萬元(十多年的房子)

原本和銀行(總行債管中心主管)談好買瑞安街

結果銀行(分行)事後說 , 有跟太平洋房屋簽約 , 剩一個月到期

我後來直表接找仲介說加價10萬元買 , 結果1周後通知被別人買走

然後 , 改去買一棟透天 , 含仲介費過戶稅費花了近1200萬元(1150+3%仲介費+稅費)


買房後 , 真的很辛苦 , 當年房貸利率高12.5%-13%

所以定存解約 , 股票出售 , 身上只剩下生活周轉金

室內油漆都自己來 , 家電傢俱慢慢買....

花了十多年才繳完房貸
買房有錯嗎
Alxe L wrote:
1 利率長期走跌 2 遺產稅降低至10% 3 全球大QE 4 銀行資金寬鬆 5 持有成本低
講白一點資金行情 還好選到川普阻止升息循環
不過房貸大泡沫早晚要爆炸 已經無法避免

問題是這個爆炸是5年後, 10年後, 還是20年後? 50年後??
如果這個數字大於10, 我想不出現在就不買房的原因哩
tzechiny wrote:
你記錯時間了吧⋯⋯
二十幾年前新店公寓一坪三十幾萬?
我家住南港老公寓,
我爸退休後把家對面那戶買下給兒女(我家四個小孩)
沒記錯應該是十八年前
那時買四百多萬29坪,
十年前我自己出去中正區買一間公寓,
1坪40萬還含裝潢,

所以80年代新店一坪三十幾萬不太可能吧~
cougar2015 wrote:
台北公寓30坪總價約...(恕刪)...(恕刪)

我蓋工廠鋼構的,股票破萬點是78年時
大台北華城,新店.在蓋樣品屋銷售中心時還找我,
因業務不同我無法接
30坪總價叫到1000萬是銷售中心業務員說的
再給你個參考,山這邊的達觀鎮,在建築中時總價掉2,3成
隔年再掉一成,原因有2,一是李登輝說要蓋一坪6萬房子來賣
二是這社區是灰色,在一大片綠色山區非常XX....
你知道交屋多慘,一棟大樓一年晚上只有6戶亮燈
我注意這區由對面山上綠野香坡開始,100萬內
朋友住達觀鎮山隔壁的台北小城,沒事就跑這玩.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