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ggest King wrote:
民衆感受的不是只有食物與娛樂的價格,房價是真正的痛苦所在,
但是官方一直跟你説CPI,將其誤導為通膨不超過2%。
如果要談 "民眾感受",你已經離題了.
cpi統計有包括房租,但沒有房價.
這世界上有任何國家把房價加入cpi採樣範圍嗎?
你可以舉出幾個先進國家當例子,讓大家長長知識嗎?
"民眾感受"四個字的定義,是隨便你愛怎樣定都可以.
官方的統計數據是技術官員遵循一定的統計學法則去蒐集而來,
有其客觀性與科學性.
至於你不相信,或者不採納官方的數據,那是另當別論.
Biggest King wrote:
消費者物價指數 不等於 通膨。
這一點,政府網頁已經強調過,也已明白指出,我已經在上文有轉載,很白話.
事實上人人都看得懂.
(三)通貨膨脹係經濟學名詞,並無法定衡量指標,一般常用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來衡量通貨膨脹率。
Biggest King wrote:
應該編列【通膨指數】,將民衆所有可能的消費都納入,才可以反應通膨的全貌。
你很少關心這些統計,因此不清楚.
cpi不是政府官員自己關在辦公室裡,憑空想像出來的數字.
以下採樣的消費品項,依舊不符合你所謂的 "所有可能的消費都納入"?


經濟數據的統計是一門科學,有其一定的法則與採集範圍.
如果你認為政府採樣範圍不夠廣,不能反映社會現況.
例如酒店叫小姐的消費也該納入,或者是線上電玩的寶物價格也該被考慮,
這是見仁見智.
你可以把官方制定的統計數據當作塑膠,
但統計數據的產生不是用來迎合某人,或某團體.
當前面網友提到近年通貨膨脹約是2.25%,要衡量是否貼近事實,
客觀的標準只有官方數據可供比對.
如果你要拿 "民眾感受"四個字來當依據,當然也可以.
你也可以說通貨膨脹不只2.25%,你可以說5%或者是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