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u1880 wrote:
所以負的是因為只能平(恕刪)
可以不平倉啊,
那合約到期時就必須實物交割,
一般投資投機的投資客,
你要他如何生出符合美國法規的運輸管路和油庫?
再說美國法規允許個人擁有這類設備嗎?(我不知道)
交割規定:
交割須在奧克拉荷馬州庫欣 (Cushing, Oklahom)的任何管道或儲油設備按離岸價(「FOB」)條件進行,且有權使用Enterprise庫欣儲油設備或Enbridge庫欣儲油設備的管道。 交割須遵循所有適用的聯邦行政命令與所有適用的聯邦、州和地方法律及法規。
買方有權選擇通過下列任一方式完成交割: ( 1)有權使用賣方進油管或儲油設備,在設施之間傳輸(「泵送」)至指定管道或儲油設備;(2)通過管道(或系統)內傳輸,或向買方轉讓擁有權;或(3)若賣方同意上述轉讓,以及若賣方所使用的設備允許這種轉讓,則無需實物交割,通過罐內轉讓擁有權予買方。
..................................................................................
一般投資人根本無法符合上面要求,
所以多數的期貨商對這類可以實物交割的期貨商品,
會強制在最後交易日的某個時間開始,
由期貨商代為強制平倉,
這時候賣出啥鬼價格,
就不是投資者可以掌握的。
當一堆幻想期貨可以回漲的投資(機)者,
來不及跳船,只好在最後幾小時被迫平倉時,
當然是看要買的人(這時候多半是有現貨需求的避險廠商),
出什麼價都只能吞下去,
只求平倉脫身。
人類中最卑鄙無恥的是,
權力擁有者和諂媚權貴者,
藏身安全場所歌詠戰爭,
用愛國心將無知者送往戰場!
今天A有一片榴槤園,
先在年初把今年一萬噸榴槤的合約分十張賣出去了,
(假設1噸5萬,所以A已經5億到手,
合約到期時,他只要交出一萬噸榴槤就好,
到時價格多少都不干他的事,
這就是期貨最初的目的:賣方可以確保收入,買方可以確保支出)
這張合約經過一堆人轉手到你手上,
你只用一噸1000元買進一張1000噸的合約,
這時你想,每次去路口買榴槤,
一斤都要四五十,
我成本才一公斤一元,
只要拖著,有人出2元,我就可以賺一倍了


結果到了合約到期前幾天還一直賣不出去,


最後一天交易日到了......
你只好想說算了,有人要接手就好...價格無所謂了,
投資有賺有賠...

不然我一千噸榴槤要放哪,總不能在花個幾千萬建個冷凍庫來放吧!
結果發現市場上一堆和你一樣的人在跳樓大拍賣

要買的沒幾個......
這時候A跳出來:來,我買10張合約,單價每噸-10萬,就是每張合約你要貼我1千萬,賣不賣隨你...
大盤商B:來,我買10張合約,單價每噸-11萬,賣不賣?
大盤商C:來,我買20張合約,單價每噸-10.5萬,賣不賣?
.........
所以投資有賺有賠

投機更是大賺大賠....

人類中最卑鄙無恥的是,
權力擁有者和諂媚權貴者,
藏身安全場所歌詠戰爭,
用愛國心將無知者送往戰場!
Pan.tc328 wrote:
你的範例不好~你的只(恕刪)
不不不....
造成期貨負油價的不是生產者,
生產者早在賣出期貨時就已落袋為安了...
期貨合約最長8年,
所以它們可能在幾個月前,
開始對油價未來看弱時,就開始賣出了,
真正造成期貨負油價的,
而是手上抱著多單,
一直拖到最後一刻被迫平倉的投資者,
也就是例子中,最後不想家中堆了一千噸榴槤的投資者(俗稱最後一隻老鼠....)
還有張開大口等待的空頭..
到最後他們只能用超低價、零元甚至負值去賣,
以求不用履行合約的交割,
因為生產者完全可以依契約要求履約交割,
至於東西有沒地方存放,如何運輸,
完全不是生產者的責任,
而是期貨的買方,也就是上面買了榴槤合約的投資者。
而在真正的期貨市場中更慘,
因為期貨商為了避免投資人沒有在最後交易日平倉,
造成違約交割,(沒記錯的話,除了投資人要賠,期貨商也有連帶責任)
所以期貨商和投資人間的契約會規定,
最後交易日的某個時間後,未平倉契約會由期貨商帶為平倉,
21那天剛好是5月份合約的最後交易日,
開盤前有接近11萬口未平倉
收盤只剩1萬3千口,
也就是有9萬5千多口跳樓平倉,
這種情況下,完全是買方市場,
逃生者只能少輸為贏。
人類中最卑鄙無恥的是,
權力擁有者和諂媚權貴者,
藏身安全場所歌詠戰爭,
用愛國心將無知者送往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