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摩降評友達、群創 目標價砍到16.5元

面板股利空頻傳,繼瑞銀、瑞信率先調降雙虎,摩根大通報告指出,因終端需求調整高於預期,面板漲勢恐在下半年觸頂,2022上半年走跌,包括本波強勢的大尺寸與IT面板報價均預測在第4季反轉,為此調降雙虎友達、群創評級至「減碼」,目標價皆降至16.5元

摩根大通原先樂觀雙虎股價奔向「四字頭」40元大關,此次降幅之大,對雙虎砍價均超過五成,同步降評京東方和LGD評等。該券商對雙虎目標價僅16.5元,並改寫外資圈對雙虎最低的股價預測,更早降評的瑞銀日前略為上調友達、群創目標價至20元、19元。

摩根大通表示,4月以來亞洲面板股下跌16-32%不等,但對比各國市場,面板股今年來仍漲贏大盤,評價依舊較高。考量終端需求的調整高於預期,特別是三星日前下修電視面板出貨量,預估此波面板漲勢將在下半年達到巔峰並快速反轉,市場恐展開廣泛的類股下修,因此率先啟動降評。

摩根大通指出,短期晶片短缺、PC需求保持韌性以及通路庫存偏低,可能使面板跌價不像先前下修循環來得劇烈,但反轉趨勢不可避免。以顯示器庫存及LCD電視面板價格的年成長幅度觀察,過去兩者高度相關,預估32吋至40吋電視需求逐步在第3季轉為減少,55-65吋大型面板和IT面板則自第4季起下滑,2022上半年進一步出現廣泛的跌價。

摩根大通分析,此波驅動面板廠上漲的關鍵因素正是漲價,另一項是廠商獲利能力,在跌價預期心理發酵下,類股評價恐已觸頂,接下來市場交易面板股的看法將轉為中期估值,包括友達、群創股價再漲有限,建議投資人獲利了結。

===

JPM這位老兄,5/2 OW/TP 40,變得可真大或者說太腿,情不得已? 還是跟鄉民一起來看戲的?


外資賣了七十萬張,說不一定還有一狗票的bagholders
唯一的娜烏西卡
現在剛好友達活跳跳,雖然是奈米利益但還是切身相關,就順便DIY體驗一下如果當初持續做那行的感覺
唯一的娜烏西卡
沒有terminal資源只好DIY搞搞手工藝,自嗨一下
這個降評如同幾天前的聯電↓

聯博(BERNSTEIN)開出半導體晶圓代工大廠降評首槍,將苗頭對向二哥聯電(2303),認為儘管聯電營運動能還沒到頂,但各利多已陸續反映在市場預期中,不易再帶給投資人更多驚喜,呼籲客戶別等到曲終人散時才要離場,將投資評等降為「劣於大盤」,下修推測合理股價至40元。

BERNSTEIN對台股半導體投注一定研究心力,除聯電基本面研究外,也把台積電、聯發科納入研究範圍,年初喊出台積電800元股價預期時,一度是外資圈最高價;此次降評聯電,單挑外資券商幾乎一面倒的正向觀點,引起市場側目。

萬一產業出現修正,使聯電2021、2022年平均單位售價與產能利用率回歸歷史趨勢,2022年獲利恐比預期減78%。(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記者簡威瑟/台北報導)

看看今天的聯電,真可笑
唯一的娜烏西卡
感覺半導體最近一直建廠、中國又灌資源,過幾年產能井噴的時候,希望需求能超前或至少跟上
唯一的娜烏西卡
不知道Bernstein有沒有券商,他們的研究部門聽說滿紮實的
2021/6/15 工商 簡威瑟
供過於求壓力大 美銀降評面板雙虎、大砍股價預期

美銀證券指出,大陸面板供應商再度進入擴張階段,將使產業再被打回供過於求的失衡狀況,長線結構性利多題材受損,下修面板股獲利預期,並把友達(2409)、群創(3481)投資評等從「買進」,直接砍到「劣於大盤」,推測合理股價降為17.2與15.6元。

市場傳出,京東方將再蓋10.5代廠,市場馬上拉起LCD供過於求警報,根據美銀調查,在武漢政府的支持下,京東方確有很高可能再添10.5代廠,新廠最快於第四季開始動工,並於2023年第四季進入量產。 <- [[ 上週DSCC blog post 關於BOE 10.5G: "In addition to those increases, we have recently learned that BOE has begun planning a third Gen 10.5 fab investment, to be called B20 or B21, with mass production planned for 2023."

台媒主要是由電子時報於6/11(五)報導:

近期業界傳出,京東方已著手規劃第3座10.5代面板廠,新廠同樣也座落於武漢,主要是受到地方政府在政策上的支持與驅動,初期月產能規劃為12萬片玻璃基板,可能會在2023年底量產。2020年初時,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在武漢爆發,當時武漢封城影響到當地的面板產業,京東方第2座10.5代廠原訂的投產時程就受到影響,曾一度延宕。

面板業者指出,京東方計劃投資的第3座10.5代面板廠可望在近幾個月內定案,另外,透過這次的投資,京東方也計劃將多座8.5代廠轉為生產IT面板,而在京東方第3座10.5代廠計畫底定後,全球將會有6座10.5代TFT-LCD面板廠,供過於求的隱憂將再度浮現。]]

不只美銀證券,各大外資先前看多面板族群時,最主要都是著眼供應成長有紀律,加上在家工作的新趨勢,推升長期需求規模成長,產業供需迎來結構性好轉,推升面板製造商的獲利,並驅動股價重新評價(re-rating)。

但是,從京東方等廠商可能啟動擴產計畫,美銀指出,供應量的增加打破面板產業平衡,將額外增添全球4%供給量,產業供需將從2021年的緊俏,至2023、2024年反而出現18~19%的產能過剩。另一方面,由京東方的擴張,可能也意味大陸政府將恢復對LCD產業的補貼,從而導致產業景氣進入嚴重的下行周期,一如2018~2019年的狀況。

===

2021/6/15 趙于萱
三外資擊重拳 面板雙虎最低目標價下探15.6元

15日面板雙虎友達(2409)、群創(3481)因摩根大通降評利空,雙雙逆大盤走跌,同時間還有美銀證券、花旗環球也降評雙虎,三外資擊重拳讓面板多頭無反抗空間。美銀證券此次同步摩根大通,將友達、群創評級都砍到「減碼」,目標價下探17.2元、15.6元;花旗環球則降評友達至「中立」,目標價下調到25元。

美銀將群創目標價砍到15.6元,也超越摩根大通、改寫市場對雙虎最低的股價預測。由於三家外資都是從高度看好轉為中立、甚至翻空,目標價都砍掉很多。
如摩根大通對友達、群創從40元、39元,雙砍到16.5元,美銀從41.7元、39.5元砍到17.2元、15.6元,花旗對友達則從42元砍到25元。

美銀此次翻空面板股,來自上周五(11日)京東方宣布擴增10.5代廠,新增產能達120K,最快第4季建廠,2023年第4季量產。<- [[明顯的跟上一篇報導引述有所出入,同時也跟DSCC與電子時報的報導有出入,因為是「傳出」而非「宣布」]]

美銀悲觀表示,這次擴產將導致全球面板產能大增4%,2023、2024年供過於求的比例擴大到18%、19%。原本面板股成長奠基在產業有秩序地增產,但京東方破壞了想像,面板業來自供給過度的壓力恐會加劇。

美銀補充,京東方這次擴產有武漢政府支持 <-[[既然沒宣布,把臆測說的跟真的一樣]],令人聯想過去中國官方大力扶植,導致2018-2019年面板業淪為「慘業」。此次可能再度牽動中國LCD廠積極擴產,不排除重蹈2018-2019年的覆轍。

美銀下修面板雙虎外,也調降京東方評級,但維持韓國LGD「買進」。花旗則降評友達、TCL及京東方,另外對LGD、夏普、康寧從有評級調整為無評級,主要不看好電視面板報價走弱,後續還能反彈,接下來中國618購物節的買氣應該也很疲弱。

===

不要跟我說美銀是看新聞出報告

觀察這兩週:Citi, JPM, BofA 可能滿依賴DSCC做為業界來源

換掛一個記者名,但是風格依舊 呵呵

===

抓了幾家最近有出目標價的sell-side,套個數字稍微試算一下

基本上JPM跟BofA的目標價給法應該就是均值回歸(mean reversion)
這個統計方法有其道理,這裡的邏輯主要是建立在標的本身沒有結構性改變。
islandhuang
全球產能增加4%會造成供過於求18%, 這種數學我這輩子學不會....
唯一的娜烏西卡
我也看不懂那句,但沒看到原文怎麼寫的,不知道分析師的原意是啥 哈哈哈
2021/6/16-友達ADR日速覽

今日大盤開低後於平盤上下震盪,多數類股呈現弱勢,運輸類股獨強,佔成交比重達五成。於十二點二十分後,原本強勢的運輸出現一波下殺,帶動大盤至今日低點,能量釋放完畢後反彈。收盤賣單拉低指數,收跌0.37%,量能隨特定類股的交投熱絡放大至5,600億。技術面依然收於所有均線之上,看似安逸但外資今日轉買為賣,賣超181億。

消息面影響延續至今日,面板三喵跳空開低,下殺後盤跌,三喵大多收最低點附近,分別都有6%以上的跌幅,且出量,成交量大致較昨日增加四成以上。今日友達ADR大概難逃此劫。

技術面,友達線型空頭排列,價格支撐線直接跳空,已達下布林,離半年線、淨值的20元關卡,僅一步之遙。

籌碼面,外資買超31,866張,投信賣超4,792張,自營賣超2,977張。

六月這一波隨後而至的de-rating,外資券商如小摩、美銀已經喊到今年底預估淨值的0.6-0.7倍,差不多是2015以來的平均值。採用這種均值回歸方法,概念上隱含沒有結構性的改變(如小摩今年友達估賺6.2元,明年估賺2.4元,從它的預測來看,應該還是認為友達是強週期)。至於有沒有結構性改變、是不是已經變成弱週期,個人判斷,時間會驗證。

今年友達大概會賺進大把現金,公司怎麼有效運用帳上的資金,長線投資人第二季財報出來後可以開始關注。

差不多快到淨值了,又到了呼籲時間 https://reurl.cc/qgm5QR
大摩 向來跟 友達關係比較好, 大摩的報告 通常會手下留情.
唯一的娜烏西卡
可惜昨天重申OW panel makers的報告似乎沒見報[嘆氣],不過至少今天貌似有鏟動一些外資。Asymmetric/Contrarian 聽起來都滿誘人的[打氣][打氣][打氣]
2021/6/17-友達ADR日速覽

今日大盤開低後一路震盪向上,資金人氣稍稍回到電子類股,其與運輸類股佔成交比重各達四成。大盤收漲0.48%,較昨日量縮約23%,成交約4,400億。指數持續收在所有均線之上,緩步向史高逼近。今日外資續賣68億。

經歷了降評潮,明日盤後將被各指數納入的面板三喵今日回神。三喵糾纏,三隻開高後皆在高檔遊走,十二點過後,明顯買單伴隨追價買單讓三喵直奔近漲停,隨後三喵分別被大單鎖至收盤。算是近期難得的人氣匯聚。今日友達ADR將看到許久不見的昇龍拳。

技術面,昨日友達已達下布林,接近半年線、淨值,今日隨即以漲停反彈,站上五日線,貌似正在建立以20.5左右為支撐、26左右為阻力的短期箱型。七月法說前,中間尚有三次報價更新與六月營收的發佈,當然還有要不要來的東奧。

籌碼面,外資賣超38,386張,投信賣超2,256張,自營買超8,967張。

明日盤後台灣50、高股息對標指數生效。外資對友達今年的盈餘預測似乎逐漸往6-7塊多移動。已經六月了,賭點已經得滾到明年了,目前大概就是各顯神通拍腦袋猜猜樂。

持續放送 https://reurl.cc/qgm5QR
2021/6/18-友達ADR日速覽

今日大盤多數時間在平盤之下遊走,終場跌0.41%作收。資金人氣依然是運輸類股的日常,占比近四成,類股漲幅超5%,表現最為強勢。此外今日多個指數於盤後生效動,帶動大盤整體量能放大至5,300餘億,較前一日增超20%。指數差不多收在五日線,目前看起來還行,不過若持續弱勢,鈍化之KD有機會再次高檔死叉。本日外資續賣162億。

本日面板三喵因納入指數與外資持股各有不同,終場漲跌互見,不過日內走勢依然不離三喵糾纏。三喵開盤展現隔日沖成功範例,前半小時,開平、下挫、上拉,打完收工,換手給當沖與其他交易人。九點三十至十二點三十於盤上遊走,其後短線交易者貌似已不耐久候,紛紛出脫,而有另一群交易者則是等待吸納,股價至收盤前呈小幅震盪。最後一筆是今天的重頭戲,友達、群創因納入指數,在投信被動買盤與外資主動減倉的搓合之下,尾盤大量籌碼換手,友達、群創分別噴出大量。最終,友達收跌1.53%、群創收跌1.9%、彩晶收漲0.68%。

技術面,友達今日最高觸及月線,雖收跌,但尚在五日線之上。KD接近低檔金叉,MACD尚未惡化。量能較前一日增加約28%,近54萬張,為六月二號以來最大量。

籌碼面,外資賣超96,434張,投信買超93,405張,自營微買128張,作壁上觀。

下週:
  1. 預計下週一有報價更新
  2. 本週一DSCC漲價趨緩預測的blog今天在微信中文發布
  3. 今天已是6/18,下週應該會被檢視618檔期中國電視銷售
  4. 高股息指數還有個定期審核過渡期,不知投信買完沒
第2、3項過去兩週都已經被提及,下週有可能會搭配第1項以新聞組合拳形式再次出現。

===

今日友達持股 0050: 53,385張; 0056: 33,325張;006208: 3,920張

0056貌似還沒買完,理論上0056會買的比0050要多,因為雖然0056管理的資產只有0050的約莫一半,但是持股相對集中,更沒有台積吃近一半的占比
整理一下近期面板戲碼↓

因應0050/0056納入面板2虎

開始出負面報導/報告,大量倒貨

接著一直持續買賣賣,上沖下洗震盪

最後重拳降評,挫低盤價後開始進場佈局

昨盤引來各方想來搶佔便宜的投機客+搶短散戶

今天彩喵事不關己,一路獨走,2虎尾聲上演換手戲碼

讓期待坐電梯的投機客一陣錯愕,跑不及的被鎖,下星期又有好戲

這幾天應該可以看到不少2虎的一片歌功頌德,看好啦/轉型啦/報價漲啦...

下星期的戲有2個方向:1直接跳空拉,讓鎖住的緊追。2.傳統慢慢抬價,適度調整。

(以上是午睡做夢夢到,若有相關/雷同...純屬巧合)
唯一的娜烏西卡
文章的形狀有暗示什麼嗎?[偷笑][偷笑][偷笑]
sunnyup
haha發文的個人風格,越來越多話,越來越囉唆。
2021/6/18 圖表回顧

面板股估值

歷史股價與淨值乘數河流


環球同業


籌碼面

外資持股與借券賣出餘額


外資持股與股價


借券賣出餘額與股價


融資使用率與股價


五日平均當沖比率與股價


台股指數與融資餘額
筆電供給緊 最大禍首是它!業者:DDIC恐缺至2023年
MoneyDJ新聞 2021-06-18 14:00:27 記者 陳苓 報導

個人電腦(PC)買氣持續火爆,4月份美國PC價格增幅一舉突破空前紀錄。業界指出,PC價格漲不停,顯示面板驅動IC(DDIC)大缺貨是罪魁禍首,這個只要1美元的小零件,在PC市場掀起大騷亂。

MarketWatch報導, IDC分析師Linn Huang說:「頭號的缺貨零件是用於面板的零件,也就是DDIC」。DDIC用途廣泛,只要有LCD面板的商品,都需要DDIC。儘管智慧機和電視的LCD面板也供給緊張,筆電廠的缺貨情況最嚴重。他說,筆電的微處理器動輒要價50~100美元,相較之下,DDIC價格低廉,但是這麼便宜的東西卻能卡住整個出貨系統,是問題癥結。

上週HP執行長Enrique Lores證實上述說法。Bernstein分析師Toni Sacconaghi問到,現在哪種零組件供給最吃緊、對HP造成最大壓力,Lores第一個就說是DDIC。他指出,微處理器缺貨情況大幅改善,現在最缺的是面板,可是缺的不是面板本身,而是驅動面板所需的零件

=> HP Inc at Sanford C Bernstein Strategic Decisions Conference (Virtual) 6/4

A.M. Sacconaghi Sanford C. Bernstein & Co., LLC., Research Division – Senior Analyst

Right. And Enrique, when you talk about component input costs rising, what -- specifically, which areas of components are most tightly constrained? And where are you seeing most pressure? And I guess, why would there be a lag in the sense that you do -- you have a very strong backlog. So there's no real risk of pricing too much and then losing a lot of business because you still have a lot to fulfill and catch up on.
So 2 questions. What are the areas where you are seeing the most pronounced input cost pressure? And then secondly, why is it more -- why is it not seamless to be able to pass along price increases, given you're in a very strong supply versus demand position.

Enrique J. Lores HP Inc. – CEO, President & Director

Yes. So in terms of -- 3 things. In terms of component shortages, we have seen an evolution during the last months on where are the shortages. When 2 quarters ago, we were talking mostly about processors and panels, today, the situation on processors h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and now we see the biggest shortages in panels, not driven by the glass, but driven by the components that panels used and then in what we call low-cost components that can be WiFi controllers, codecs, bus controllers, almost any other component that is necessary to build a PC. And this is where we expect to see the highest pressures on cost. In terms of -- what was the second part of your question?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