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裡的淡淡,是我的心情淡淡的悲傷
三月一開始,我就沒好過,持續到今天
戰爭把我的思緒全往戰況裡帶,影響了心情,影響了股票操作,也影響了英文學習,和健身的步調。
四月看看能不能正常一點,會稍微努力去調整。
烏俄戰爭
目前基輔北方的俄軍已全部撤出,烏克蘭算是渡過了危機,贏了政權保衛戰。
俄軍集中兵力在東邊 Donbus 區域,把目標改成佔領Donbus重點區域。
如果俄軍能拿下Mariupol並守住目前攻佔的區域, 那整個亞述海就變成俄國的內海了。
往後鳥克蘭還有硬仗要打,務必要拿回東南方沿海失去的國土, 這很難確定要打多久,所以戰爭還未結束。
任何談判好消息都是假的,實力才是真的,所以遇到談判好消息,都是出貨時機。

股票
三月上旬大殺持股避險,然後又選了幾隻全新的成份股買進操作,就這樣成交量達 1 億以上,這是第三次月成交金額達億。當然對政府作出不小的貢獻,証交稅繳了一大筆。
三月上旬避險操作,當然是股票亂殺。三月下旬心情恢復了平靜,買了一些全新的股票,考慮戰爭帶來的能源,貴金屬,糧食等危機,我把選股目標改成以 循環經濟,節能減碳為主軸的公司。
總體經濟
利多因素:
台幣升息一碼,也許對人壽公司是利多吧。
人氣未散,股市持續維持熱絡。
台股去年業績大好,今年除息殖利率好。
利空因素:
美國開始升息,三月最高十年率來到2.5%, 比預期還早,這種速度的話,也許Q3 末會看到十年率來到 3% 重要關卡,造成科技股下跌壓力。
烏俄戰爭,帶來能源,貴金屬,糧食大漲,通膨壓力大增。
烏俄戰爭,烏克蘭政權危機暫解,但東部Donbus 戰爭必將轉為激烈,不確定未完全解除。
烏俄戰爭帶來需求消費電子購買力降低。
中國封城帶來供應鏈斷貨風險,中國消費力降低。
基於利空因素偏多,我目前偏保守應對,持股約 53%, 把特別股拉高到 13%, 其他股票 40%。目前想法是把總持股設定在最高 65%, 比上次發文多了一些。
英文學習
我大部分時間是獨處,所於大部分時間可以沉浸在英文的環境,早上可以聽新聞邊做一些運動,爬山也可以聽英文,作菜也可以聽英文,也可以看影集學英文。
烏俄戰爭把注意力集中在看戰爭消息,所以節奏有點被干擾,四月要想辦法改善。
不過還是看了很多影集,開英文字幕。但看英文字幕其實是用看的,不是聽的,所以離聽英文看影集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
健身
健身一樣被戰爭干擾。
其實要維持一個習慣每天持續健身,說起來簡單,但做起來並不太容易。尤其我練太極拳心如果不平靜,意念不集中,就沒辦法以心行氣,沒辦法進入接近冥想狀態,這樣效果就差很多,這個月有點沒練好,跟上個月差很多。還好每天吃完晚餐走路的習慣維持的很好。
要來想一個改變,趁春天來臨,也許可以每天爬山,邊走邊聽英文,這樣效率可以提高。也可以排騎單車的行程。
總之,要加強身體的訓練。
極簡生活
我把極簡生活的優先度提高了,這個月也做得不錯。
趁著每天晚上散步的習慣,帶一些不用的小家俱,家電,等等不用的雜物,丟給資源回收車。累積三十年大量的垃圾清了一大半, 儲藏室多出來的空間就可以把書房所有的物品全部移出去,然後再把必要的東西擺回書房,這樣就可以建構一個極簡的書房。
各位也許好奇,我為什麼花這麼大的篇幅在寫這些生活上的芝麻小事。
我想等你們快接近耳順之年就明白我為何要這麼做。
人老了,病痛就來,身體機能變差,記憶力減退,注意力難集中,這樣學習能力就降低。學習能力降低,選股能力會退步。身心不平衡,造成判斷力,決策力就變弱,操作就會失誤。
學習能力強,身心保持在比較好的狀態,至關重要。這就是我要極簡生活,練身心,加強英文這個工具的由來。
MiPiace wrote:
(淡淡的三月天)==(恕刪)
加密貨幣
接續上篇,
獨立篇幅來寫加密貨幣
多花一些時間,就多認識加密貨幣一些,也更體會其未來性,重要性。
上篇時,我的總投入資金是 8020鎂。
越研究越想丟錢多買一些乙太幣。
有趣,環保,節能減碳,高效率, 高自由度, 有未來性的 區塊鏈,感覺就在眼前。
應該早兩三年就該研究,不過現在起步猶未晚。
疫情造成數位轉型提前到來,5G, AI,大數據,顯示科技,感測技術等同時到來,造成元宇宙虛擬貨幣幣區塊鏈等應用將加速。
持續丟了幾筆錢,把投資資金拉高到 16800鎂,全押乙太幣。
目前持有 ETH 4.15個 , SOL 20, AVAX 20.
我把總投資金額設定在 30000. 鎂,也許會找機會再買一些幣。
不敢買太多,因為網路帳號安全性還是很難防。
我把 IB的美股帳號全清掉,主因之一也是安全性考量。
加密貨幣的買賣,安全性可能比網路買美股還低一點,所以不想拉高資金。
要是加密貨幣能像台股的安全性,我會加碼到 10萬鎂。
MiPiace wrote:
各位也許好奇,我為什麼花這麼大的篇幅在寫這些生活上的芝麻小事。
我想等你們快接近耳順之年就明白我為何要這麼做。
人老了,病痛就來,身體機能變差,記憶力減退,注意力難集中,這樣學習能力就降低。學習能力降低,選股能力會退步。身心不平衡,造成判斷力,決策力就變弱,操作就會失誤。
學習能力強,身心保持在比較好的狀態,至關重要。這就是我要極簡生活,練身心,加強英文這個工具的由來。(恕刪)
年紀大,要舒心,減少情緒波動,多運動,少油、少鹽,少糖、不菸、不酒。
「投資」是什麼?
投資是用錢去賺錢,不是用人去賺錢,你要做的應該是你的錢變成某種投資後,你不煩惱它就會每個月帶錢進來。
我還是給您建議,「風險性資產」可以低於3成。
tany3472 wrote:
年紀大,要舒心,減少(恕刪)
你跟本沒搞懂我投資的整個面向。
我投資的出發點是興趣,是可以練身心,不是為了賺錢。
投資如果做得不錯,錢就會自已一直滾進來。
如果只是為了賺錢學投資,不帶興趣,那就Low了,這樣心思就難得到平靜,真正的平靜。
我投資跟圍棋手玩圍期是一樣的意思。
你能建議圍棋手年老了,就不要玩圍棋嗎?
老話一句,要懂得同理心。
我丈母娘年紀一大把,現在行動不便。
她老人家就愛賭,過年過節她女兒們就陪她 [ 十八啦]
沒事就打電話給我問股票明牌,我能勸她不玩嗎?
我得從我投資組合找好玩的股票給她娛樂一下,幫她抵抗老人癡呆症。
我一個阿姨,快90了,現在還打麻將,交待我有好股票要報給她。
她資本小,愛短線,我勸她投長一點,領利息也不錯,她聽進去了,我找穩一點,剛好技術強的股票給她買。告訴她可能會上漲,萬一下跌,放著不管就好了。
我會勸她不要玩股票嗎? 哈,我當然不會。
年紀越大,越要動腦,才不會變笨。生活才不會失去意義。
我投資不僅只是動腦,還是觀照自身。
回想這一生走來,自已的個性是如何,那些事情是善長,那些是短板。
還去回想過去,做了什麼事能讓我覺得愉快,有活力。
想了想,思考的創造力是其中重要因子。
這思考的創造力,用在股市投資,好像蠻合用的。
這也是我為何投資沒紀律,一直變變變的原因,我一直思考,一直探索,一直改變策略。
為了要保持思考的活力,我體會到必需提高自已的學習能力以補償老化的損失,所以勤練英文,練身心,準備實施極簡生活,創造更好的學習環境。
股市投資,不會讓我情緒起伏變大,而是讓我學會如何掌控自已的情緒。
無法掌控情緒的話,我投資不可能做得好,也寫不出這一堆心得。
(上次情緒起伏,是因為突然發現我資本變太大 ,超過自已的控制力,現在沒這個困擾了。這次情緒起伏,主因是戰爭帶來的連續的苦難) (我投資常常忘記去算自已的總資本,獲利總和,只是一路專心研究個股,專心操作,才會突然被自已的資本嚇到)
當你資本變大時,自由度變得好高,我現在體會到了。
我可以花大筆錢,買一輛特斯拉來研究它的自駕性能,來看未來車,順便判斷這家公司的競爭力。
我買了75吋的三星miniLED電視,為了評估mini/Micro LED的競爭力。
我買了無數的apple 產品,可以研究apple 到底好在那里。
我花了不少錢,訂閱各種軟体,媒体。
我可以一直出國去旅遊,帶全家去探索別人的國度,幫助我推測未來生活的演變。
我現在買加密貨幣,出發點不是為了暴利啊~(當然暴利更好囉~) 而是為了要了解未來的金融可能的演變。
這些資本支出跟所得到的体會,是三成持股的投資者,無法辦到的,也無法體會享受的,也沒那個動力去這麼做。
何謂風險性謂資產,你不懂的; 或是說,至少你不懂我是怎麼看的。
你應該沒用過心思認真思考這個問題,或是思考不夠深入。
多運動 少鹽,少油,不煙,不酒。你有把握你會做得比我好? 我可是自已種菜,買菜,煮菜。
前天收成的最後一批A菜,包一包,我太太拿回娘家去了。
哦,那個照片上方的葡萄酒櫃,是我們家另外兩個酒鬼專用,我不喝,跟我無關,哈哈~

------------------
四月的心得可以提早寫,因為不會再變了。
四月下半月,就鴕鳥一隻。早知道的話,應該提早月初就變鴕鳥,這樣會少賠一點。
股票:
股票5.5成,其中特別股,類特別股 1.5成,真正比較曝險的股票有四成。
稍為回補一些股票,補了就覺得不太妙,只會曝更多的險而已,所以月中就決定變鴕鳥,把頭埋在沙堆裡,不去看股票漲跌,免得看到股票下跌就想補,補了又下跌。
作對的事情是補了一些特別股,作錯的事,就沒事去回補一些股票,還好知道有風險,只是小量回補。
手上還有足夠的現金,也不知道怎麼操作,我是個死多頭,不作空(試過了,不會就是不會,基本上就是學不會, 都會賠錢),所以空頭市場沒對策,只能等待,等待利空全部消除,股票開始上漲再買。
所以決定不再左側下跌少量接刀,務必等待利空消化完畢,右側開始止跌反彈再買。
加密貨幣:
加碼買了近二萬元的貨幣,本來還想再買滿到三萬,沒想到美金漲那麼多。這也算失誤,應該要及時想到美元會上漲,提早買一些美元。
也許五月,六月慢慢買滿三萬美元。
至今是虧錢的,因為下跌了,但沒沒賠太多。也不太在乎賺賠,目的只是用來了解加密貨幣這個生態系。加密貨幣是個生態系,不是單純貨幣,其中包含大量的網路技術,區塊鏈網路協定,加密軟體運算,礦工報酬協定與分配,智能合約等等技術。我也許會開另一個文來作筆記,因為跟股票投資有很大的不同。
健身:
這個月,我把每天練太極拳的時間縮短至30分鐘,先目標設簡單一點,能夠養成習慣再說。
每天走路已經習慣了,平均一天一萬步,比去年進步。
菜園花了約兩個星期時間整地,辛苦重量訓練了兩個星期,今天整理差不多了,種了芋頭,冬瓜,但也錯過很多該種的菜,明天開始也許會種些幸菜,皇宮菜,紅鳳菜。
這個月體能訓練算超標了,哈哈。


極簡生活:
進度很OK, 丟了很多沒用的東西。今天丟了一包金屬癈棄物給回收車,上回丟了一台PS2跟一個鍵盤。我家人都知道我每星期 二四六晚上九點出門散步都會帶垃圾給回收車,很少間斷,哈哈。
英文:
看了Tany3472介紹的 upload,
還看了兩季的 時光之輪 Wheel of Time,
還重新看了11 部 Star War,9 部曲加兩個外傳,照時間排序去看,才完全懂了整個故事。
以上全部開英文字幕看,字幕可以看懂8成以上,看懂電影沒問題。
但還是在看英文,不是用聽的,要完全可以聽懂英文電影,到今年年底能不能達成,還是未知數,只能努力看看,應該還是很難。
如果有煮晚餐,我會邊煮邊聽BBC 新聞,進度還不錯,新聞英文不間斷一直聽,可以大概聽得懂。
身心平衡:
也許該說些人生體悟,比較能回答 Yany3472 對我的疑問:
這兩年來,長輩一個一個走,看多了,就明白保持身心健康是最重要的事,投資賺多賺少,對我來說已是次要的。要活的好,真的要一直動,手腳要一直動,頭腦也要動。
我開這篇文時,目的就表明今年重點是在練身心,不會花太多的時間在投資的方面鑽研。
投資已經30年了,該有的基本面,技術面是夠用了,只要花些時間就可以維持能力。
但身心方面的退化是不可逆的,身心退化太快,投資也會做不好的。
但我要維持身心平衡,主要的目的是要活得久,活得好,並不是為了投資啊,只是投資也有這個需求,可以加強動機罷了。
所以不管我今天投資是 0成,還是10成,我今年要做的事情是一樣的。
我今年的目標,就簡化到建立一些簡單的生活習慣而已。
=============
MiPiace wrote:
(四月鴕鳥)----(恕刪)
也許現在合適談談我的防禦工事。
我的防禦工事是一直在變的,隨著市場的氣氛而作調整。
大多頭時,我是不防守的,直接全力攻擊,常常一口氣或逐漸出清所有的防禦股。
目前,我的危機感是比較強的,所以防禦工事就轉很強了。
避險或停損
避險或停損是我最終極的方法了。
我上樓有一篇 領域展開,那就是實施最終極的防禦了。
避險或停損,是不是好方法,見人見智。
我也不想說,這是個好方法。
只能說,我的操作屬性和心理調適是需要這麼做。
當我覺得風險極大,造成心理不安時,最直覺的反應就是降低持股比例,直到安心為止。
一切都是直覺操作,降低到什麼程度會安心,就降到什麼程度。
基本上,我操作股票沒什麼紀律,沒什麼固定公式,直覺還反而重要。
降低持股 vs 增加防禦股
降低持股比例或增加防禦股都可以加強防禦能力,那如何抉擇?
我兩者方法都會考慮,會依市況去調整。
2014-2018 年間,因為証所稅的關係,中實戶大量逃到國外,外資法人也不積極。
市場的主力感覺是大量的存股族為主。
市場成交量小,波動度低。
這樣的情形下,沒什麼必要降低持股,防禦以增加防禦股為主,持股比例可以維持高檔。
目前的狀況,很不一樣。
外資左右整個台股的走勢,
外資大進大出,追高殺低,容易造成超漲超跌。
加上美通膨嚴重,美央行貨幣政策一向 過衝 overshooting, 造成助漲助跌的推力。
目前的環境,美股在高檔震盪,美央行準備大幅升息,股市隨消息面過激反應。
這樣的環境下,股市有可能非理性下殺,防禦股一樣也是可能也會被追殺。
加上俄烏戰爭,中國封城,下殺的可能性又增加。
所以我傾向降低持股比例。
防禦股配置
我目前配置就直接寫出來了。
所提的個股,只是適合我個人投資的標的,完全沒有任何勸進的意圖,買賣股票,你需要慎選,深思,做足功課再進場,而不是隨便用別人的明牌。
特別股: 中租甲特,12.5%
類特別股: 是方,4.5%
成長型防禦股: 南亞塑膠 11%
防禦型成長股: 聯強 2%
目前持股約 55% (只是粗估,不想太細算)
以上持股佔了 30%, 其他股票 25%
成長型防禦股,防禦型成長股這種分類,我自已想的,我在 悲傷之歌 #15F 有說明。我會把每隻股票依照攻擊防禦能力去分類,這並不是紙上談兵,而是實際日常操作就需要這樣去分,並選擇不同的操作方式。
我不做股債平衡,而是以特別股取代債券,低率的情況下,債券不適合投資,特別股比較好一點。
中租甲特股息收入算海外所得,我所得稅有些高,所以我選中租甲特,不選龍頭金控特別股。
是方是中華電的子公司,是中華電的另類選擇。殖利率也許比中華電好一點,較具成長性。但成交量非常小,資本損失的機會比較大,所以怎麼買,就各選所好。我一向偏好有些成長性的公司,所以選擇 是方 取代 中華電。
台塑四寶是很理想的防禦股,為何挑南亞?原因很簡單,南亞是半隻電子股,電子產業的年複合成長率很明確,南亞的纖維布,銅箔基板,ABF載板,成長性跟資本支出都很明確,2022/23/24 的eps/配息 也可以估,套牢領股息風險不大。
聯強是我去年最主要的防禦股,持股比例一度接近20%. 今年股價來到接近目標價75, 就分批賣。
烏俄戰爭開始,就大量賣出了,目前就只有2%.
其實基本面還是很好,股價一直往上都沒整理,所以就賣了。其實不賣也還好,稍減碼領股息應該是可以的。
MiPiace wrote:
(防禦工事)====(恕刪)
接上樓,專門談防禦股的選擇。
最簡單的方法,就是你買的股票,如果重挫,你還可以長期領股利獲利,而不會造成套牢。
所以防禦股的選擇,務必慎重,你最好能預估未來的配股能力。
以我上一樓的聯強,南亞為例。
都是長期追蹤的股票。
每月的營收,每季的財報,法說會,年報,各種有關的消息,都要去解讀,基本面越確定,套牢的機會就越小。
以南亞為例:
最近期的法說會簡報 和券商的研究報告,對於未來展望的預估,幫助很大。




==================
今天把最後1成 (10%)的聯強給出清了。
10%聯強佔總資本約 2%
今天大盤上漲,我選擇減碼。
很想把賣聯強的資金,加碼其他股票,但還是忍住了,所以今天減碼。
底下是聯強的K線圖,K線圖一路向上, 真的很強,我也不曉得為何都不太需要整理,一直向上。
75 元是我第一目標價,接近時,已經賣掉 9成持股。最後1成把目標價往上拉到80,今天 79.5 加上大盤大漲,就全出清了。
對錯,就不用管它了。也許還會上漲,但也無所謂了。現在便宜股票不少,也許換一隻股票操作反而有利,但也許弄巧成拙,但反正不管了,賣點到了,該賣就賣,沒什麼對錯,只是選擇問題。
聯強是我2021 年最重要的防禦股,2021/6 被0056 踢出去,股價殺到50元。
我滿手聯強,股價跌當然生氣。
生氣一下下之後,就選擇逢低加碼,持股多少有些忘了,約佔資本 20% 吧,加到覺得有點太撐為止。
當季 南帝入選0056,股價衝到 160.
高股息指數把聯強踢出,然後入選一隻賣橡膠手套,沒什麼競爭力的南帝,我除了覺得荒謬外,又能怎麼樣呢。
我當時加滿聯強後,就想 南帝聯強股價今年 2022/6 月後,應該要發生死亡交叉,沒想到發生時間比我預期還早。
南帝業績一路向南,股價當然一路跳水,今天聯強從去年2021/6月50元,往上爬升到 79.6, 南帝160 跌到今天 55.2.
今年,我就靠聯強獲利,就足於應付未來可能的下跌損失。
我現在持股比例,控制的嚴格,所以獲利應該賠不完,所以今年不會賠錢,哈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