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hlien wrote:
以下是個人對風險低到高的排名......(只考慮相同金額投入, 例如都是3000萬買光)
6.債券 > 1.房地產 > 3.外幣 > 2.實體貴金屬 > 5.基金 > 4.股票 > 8.權證 > 7.期貨 = 9.選擇權 > 10.虛擬貨幣(恕刪)
3000萬選擇權買滿,等值可能超過十億了。
3000萬期指,也超過3億了。
你拿3億等值的期指去比3000萬的股票比風險,是不合理的。
所以我才説,買期貨如果記得算等值的資金大小,那風險才會可控,就可以操作得比 ETF風險小。
債券風險小,也是不一定的。
因長債倒閉的著名投資機構,可能不會比因股票倒閉的少。
房地產風險小,也難説,3000萬剛買的房子,如果馬上出脫,要回收2900萬,是不可能的。
3000萬等值的期指,買了後悔,及時全倒出,要賠100萬,幾乎不可能。
風險的定義,因人而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