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教如何提升買賣公司債的知識

負交感失調 wrote:
或許是近幾年股債雙跌現象後,讓股債平衡避險效果被質疑吧


這個也是上世紀就被質疑了

本來理想是要講增值兼保本,
可是在產品商業、客戶需求、績效競逐下,
只要幾個月績效不如同業,經理人就會被拉下來換掉,
所以只好最近買什麼賺,就往哪邊靠。不然績效就不如人。

帳上績效散戶投資人(客戶)都看得到,都會拿來比,
同類基金間的風險穩定性比較,散戶投資人(客戶)沒什麼在看。

所以就和大家一起,哪邊好賺買哪邊。

牛市往上時,客戶只會轟你:為什麼沒賺到?績效都低於別家,我要換別的基金。
不會誇獎說:你避險避得很好。
Cavendish Lab wrote:
我大學同學45歲退休(恕刪)
好羨慕,這也是我的目標,不用像股票.買房子出租有一堆事要煩每年無腦進賬生活輕鬆,就是能投入資金沒他多比較痛苦
五十江湖心已灰
我在前年開始當航海水手
去年七月跳船下來不當水手
用少少的錢
大賺了超過1.4E新台幣
然後大概去年八月與九月的時候
用新台幣換了500萬鎂元轉存定存
等到今年的六月中左右
當全世界的債券價格都在大跌的時候
買了500萬鎂元的美國投資等級的直債
鎖定了大約等於5.7%至6.3%的長期債息
然後
就等著數鈔票了
吃飽換餓
想著要如何退休啦
負交感失調
你貼圖會很刺激我的[真心不騙]
ledsuper
果真神人,利用人生可能才遇到2-3次的時機達到退休的條件,羨慕!
17F wrote:
我在前年開始當航海水(恕刪)
時機都抓的很好請問你是開海外賬戶買還是國內複委託?
五十江湖心已灰
負交感失調
不過有聽說手續費偷偷加到買價裡了
shean9019
費用已經內含在報價裡了,手續費又是外加的,找銀行買債報價是最貴的,加上又是信託每年0.2%管理費
17F wrote:
我在前年開始當航海水(恕刪)


可以請問是哪一些債券嗎?

我一般看都是 4~5% ? 謝謝
負交感失調
的確每人想法不同,但可當參考,有些交流私訊請教比較適合,
shean9019
投資等級債就算BBB的長債最近要找到5.7%以上真的不好找
一個半月前左右買的先在八月四日給債息
陸續後面還有買過幾天還會下來債息
這次列出來的
是一次給半年的債息
其中有四個半月左右的債息是我在買的時候必須先支付給前手的債息
雖然下來六個月的債息
實質上我只得到1.5個月左右的債息剩下的4.5個月的債息是自己的錢
這樣子看起來
半年這部分的債息就是這些錢
一年的話就是X2倍



個人預估
以新台幣兌換美元30的話
每個月約略可以進帳70萬元新台幣
這樣子還要努力工作嗎?
ledsuper
而且海外收入有670萬免稅額,且海外債卷也不會被海外發行的國家刻稅,真正行家才會選海外債,但一堆沒買過的鍵盤手才會覺得風險比股票還大,真是無言以對!
K350A
670萬是包括國內所得,每月如有70萬一年840萬就要課稅了
要買賣美債的,資訊原則上從美國英文網站找,
不會/不想讀英文的,最少是找有中文版網頁的海外券商網站。

台灣交易所與台灣券商版本的,潛在都會想推台灣市場的轉介或類似產品。
負交感失調
收到[謝謝]
我的想法很簡單
好不容易現在有一種工具
美國投資等級的公司債
隨便都是至少5%以上的債息[我鎖定了5.7%-6.3%的債息]
把錢丟進去
應該還滿安全的[投資等級美債,當然會有風險,可是都可以在網路上看到那公司的股價
萬一倒了,當債主,比買股票還安全,可以先得到債權的清償]
現在台灣許多的公司的獲利
只要少於5%的
都不值得投資
把錢放在美債
享受當金主的快樂
又爽拿債息
加上匯率的爽度[我目前的匯價帳面已經賺超過1000萬新台幣了]
投資有風險
爽拿債息
也不錯啦
而且現在
台灣與美國的利差愈來愈大
加上台海局勢緊張
台幣續貶的壓力不小
我在大約10個月前將股市大部分的獲利轉為美元存微薄利息的定存[當時美元定存遠比台幣低]
現在已經台幣貶了超過兩元了
光是帳面上的獲利已經超過1000萬新台幣
可以預期的是
當年底選後
不僅電價甚至匯率
都會快速的調整至應有的價位
個人覺得現在保有美元資產比較不會資產變小
而且
美國投資等級的公司債
隨便都5%以上
這時候買台股
只要殖利率或公司給股東的配息不超過5%的
好像都不值得將資金投入
這是個人淺見
僅供參考
不作為投資進出參考依據
投資有風險
請謹慎評估
MiPiace wrote:
我是看了底下這本書才...(恕刪)


大大的幾個重點我大致上完全同意。
尤其是第一點,沒有千萬資金的人想要直接買公司債(不是債券基金),真的是在白忙。
市面上那堆無腦的理財達人很愛掛在嘴邊的"股債平衡",對99%的散戶而言根本毫無必要。

補充一下
潤泰搞成這樣,是因為債市其實也走了很久的大多頭,在高檔買了一堆債券,今年債市崩盤
才造成帳面資產減損的問題。但如果是現在才進場買入3A等級的公司債,就沒這個風險。
像是蘋果/微軟/波克夏金融...這些公司在我們有生之年倒閉的機率為零,而現在的債券利率
都有4%甚至以上,比中華電信的殖利率還要高,真的是幾十年才會有的一次買入機會。
但老話一句,資產沒有千萬以上的,4%多的債息對你而言實在也沒什麼意義。
負交感失調
贊同,好東西也要好時機買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