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3 週五美股大漲主要是因為fed風向改變

茶太 wrote:
美債為王美國體質比日(恕刪)



好 謝謝
茶太 wrote:
之前英國公債大跌引發...(恕刪)

請問茶太
如果還是預期12月會升息,那12月再買美債不是更合適嗎?
現在就進美債不是比較吃虧?

31兆的國債,利息走高,政府自己可以撐多久
你升,你再升啊
kk1973kk wrote:
31兆的國債,利息走高,政府自己可以撐多久
你升,你再升啊

全球用美元,美國有印鈔權,所以欠債愈多賺愈多

真正問題不在欠債多少,而是全球是否買單
高雄阿飛
[拇指向上][100分]
otisyen wrote:
請問茶太如果還是預期12...(恕刪)


美債通常會領先落底,去年6月美債是最高點,9個月後才升息
目前預測是明年3月停止升息,年底開始降息,實質利率會升到4.5到5趴
目前2年期美債利率已經提前升到4.6%了,所以現在就是買點可以重倉超底
今年沒意外剩下2次FOMC應該是3+2共5碼, 只是前陣子市場自己預測3+3, 導致FED傳聲筒昨天出來喊話一下.
明年2月可能會升1~2碼到5%, 然後停止升息hold個半年左右, 看美國會不會硬著陸.

美債流動性已經是大問題, 長短債都沒人買, 價格下跌導致利率升高. 別忘了現在名目利率才3~3.25%. 可是債券的市場利率卻已經走到4%以上. 如果4%債券真的這麼香, 債券利率現在怎麼會在4%以上呢?
應該一堆國家/退休基金搶著買, 市場利率會接近或低於名目利率(3.25%)才對.

FED目前正在縮表, 也就是不買債, 其它各國又在抛債換美元穩匯. 市場上無人接手美債. 導致債市利率持續飆高. 也就是說這波債券利率一直上升已經跟FED 升息幾碼無關了. 而是因為FED縮表.
造成現在反而是債券的市場利率走在名目利率前面, 但FED又不敢一次升上去.
(不然你看FED11月FOMC敢不敢升4碼 )

那FED會不會突然轉向大量買債呢 (QE), 答案是不會! 因為美國債務已經到達上限(31兆美元), 美國無法再舉債了.

結論 : 美債市場利率還會一直上升, 直到美債流動性找到解套方法(買家).
前陣子的新聞: 葉倫的美債回購計劃預計最快也要明年5月才開始. So......

投資建議: 2022年剩下的2個月現金定存, 啥金融商品都不要買.
(投資第一定律: 不要賠錢 第二定律: 永遠不要忘記第一定律)
風暴之影
聯儲不會買債,其實是因為他要縮表,聯儲買多少跟國債上限無關喔,國債上限是財政部的發債量。
風暴之影
短天期像兩年美債,其實還是跟升息有關,是市場提前預判升息的幅度,然後聯儲說要高點維持一段時間,長天期大概就是流動性問題,各國央行賣太重。



歐盟後天要升息3碼,利率由目前1.25升到2碼,升三碼但歐債反而大漲
因為市場預期這是歐盟最後一次暴力升息,而且以目前歐盟經濟狀況
歐洲會比美國提早降息。
我之前說過歐盟會領先美國,目前歐盟這種情況美國下月初升息也會看到美債大漲局面
目前美債就是歷史低點

美元最近會轉弱,因為歐盟升到2%後,歐美利差縮小,而且歐元已經大跌相對便宜,歐元會有短線反彈行情
就好像台灣大幅升息美台利差縮小,而且台幣已經大貶一段就有利於短線走強。
澱粉蠍 wrote:
投資建議: 2022年剩下的2個月現金定存, 啥金融商品都不要買.

現在去銀行說買美金定存,滿容易被理專騙去買其他金融商品,所以這句話真的非常重樣
Lisa_Hsu wrote:
現在去銀行說買美金定...(恕刪)

用網銀買網銀定存吧,網銀不會洗腦你的,而且換匯還有優惠。
kk1973kk wrote:
31兆的國債,利息走高,政府自己可以撐多久
你升,你再升啊


美國聯邦政府每年財政收入4.9兆(2021)
31兆國債如果以4%利息計算,每年就要1.24兆利息,
也就是聯邦政府收入的25%。

況且這幾年每年的赤字也多達1、2兆,
除了繼續印鈔,大概沒有其他方法可以還債。

台灣自己也要注意,
我國2021年財政赤字相當於全年GDP的3.61%,
根據統計,2021年美國財政赤字對GDP比率高達8.8%,
歐元區、英國及日本則分別達5.9%、5.6%及8.0%。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