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美國銀行大者恆大 稱不過去等著資金+業務全部被購併新聞提到:除了吸收龐大存款外,營運績效也非常出色。摩根大通、富國及花旗這三家銀行今年第一季獲利合計超過220億美元,年增逾30%,這三家銀行的每股盈餘全超越華爾街的預期。小銀行跌倒、大銀行吃飽 摩根大通新存款暴增1.5兆
美聯儲就是金融大鱷操控的,他們早就說過經濟衰退也在所不息,現在不是實際做給大家看了嗎?金融業腥風血雨的日子要來了,血洗完地區銀行後,再來就是吃掉那些被吊在半空中的大銀行,德意志、美國銀行、嘉信理財看哪個先撐不住。taiwan2008 wrote:美國的銀行 還有多少...(恕刪)
第一共和銀行frc,全美第十六大銀行,第一共和銀行多年來經歷多次轉手,2007年被美林收購,而在金融海嘯後,2009年美國銀行收購美林後,其後將第一共和銀行出售,並於2010年底上市。2021年11月,第一共和銀行市值升至逾400億美元創新高,而目前市值僅6.54億美元,縮水98.37%。摩根大通表示,將向 FDIC 支付 106 億美元,用於收購第一共和銀行,fdic預估存款保險基金支付的成本約為 130 億美元。因為摩根大通的出價低於預估損失,因此資債相抵後,淨值為負數,股東一毛錢也拿不到。銀行的槓桿倍數至少是8倍左右,這是銀行業的運作特性,當某一重要的投資如政府公債虧損急速擴大時,該銀行就會承受非常大的壓力。比方說持有的公債從100元跌至50元。這也是為何今年台灣各銀行、壽險業都在大舉增資的原因。第一共和銀行原市值約400多億,到現在歸零,投資人至少也是損失數百億。你想想,全美第十六大銀行在一夕之間就可以價值歸零,持有地區銀行的股東怎麼會不恐慌?kch008 wrote:小銀行被接收是小事但...(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