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愛拍照。。 wrote:1. 宣示技術能力(有利員工招募,擴展各種政府/軍工/一般商務的業務)2. 股價可以大漲3. 如果是小的新創公司,早點做出來就早點有機會被收購/變現。 我看很多輝達的訂單,可能跟當初缺汽車晶片一樣,是重覆下訂,或是大陸要囤貨的。到時縮減獲利預期,加上拜登禁售,可能有一波砍單潮 ....畢竟現在已經不是游資氾濫的時代,一家公司有夢就能賣錢 ...
專家的警告 ....桑希爾在FT專欄中寫道,字母公司(Alphabet)和微軟等身價上兆美元的公司,宣稱AI是新的電力或火種,將圍繞AI再造整體業務。麥肯錫(McKinsey)分析從銀行業到生命科學業的63個使用案例後,估計這種科技每年能增添2.6兆到4.4兆美元的經濟價值。2021年英國國內生產毛額(GDP)為3.1兆美元。換言之,按照非常粗略的計算,生成式AI每年能創造出一個英國的經濟產值。然而,萬一他們錯了怎麼辦?科技專家馬庫斯(Gary Marcus) 在連串激起爭議的文章中,探討一旦投資人發覺生成式AI功能有限,又缺乏殺手級的商業應用,可能會出現「規模巨大、撕心裂肺的(估值)修正」。他認為AI收益尚未出現,而且也許永遠不會到來。馬庫斯是可信賴AI促進中心(the Center for the Advancement of Trustworthy AI)的共同創辦人,今年曾在美國國會作證。他指出生成式AI有可信度問題,現在上百萬用戶都發現,此一科技的重大缺點是會出現「幻覺」(hallucinations),亦即會虛構事實。儘管科技業者努力減少相關錯誤,馬庫斯強調,幻覺是生成式AI模型的特徵,而非漏洞,無法用當前的方法改正。他說:「有種幻想是加入更多數據就會有用,但你不能用數據擊潰問題。」生成式AI虛構事實的「幻覺」爭議?他點出:小心別被騙原報導為付費閱讀,恕無法引用全文。
結果 Nvdia 盈餘只比去年增加 900% 不到十倍,盤後交易只願漲 6.58% 沒有漲 20%,離賺翻還很遠,實在令人失望。鈔能力 wrote:有嗎? 不是說,全部都延後設廠了嗎???那小弟想請教,如果本季nvdia 盈餘沒有成長100%台積電下一季的產量沒有增加100%,nvdia想要成長多少???本益比244倍.............我只是想問問那些,華頓商學院,哈佛商學院的人才,你到底有沒有學過,CAPM
鈔能力 wrote:出了財報的意外出了技...(恕刪) 財報有意外嗎?我是沒有太多意外。今天算是上漲的黑K,我猜是因為下一季營收預測只有+23%,實際營收到時候當然還是超出預期,但也不會太多,大概25%-35%。算起來non-GAAP 大概不到$4/季未來四季算$16股價500,PE也有30倍了。如果不幸AMD 的 mi300有拿到訂單,或者AI熱度下降,又或者大陸禁令生效,PE 變50 也不是不可能。明年的這時候,大家是看後年的AI 展望,到時候是否還能支撐50倍本益比,這是個大問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