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又贏了!GDP預測輾壓韓國韓媒嘆被超太多:恐沒資格當四小龍

可憐,台灣人創造的產值這麼多
拿到的薪水卻這麼少
GDP三萬多美金,薪資中位數還沒有四萬台幣
Dr.Corgi wrote:
另外也常誤解的
薪資,其實並不算入GDP內(一堆人說GDP多高多高,但薪資怎不漲?!?!?!?)


我想 "一堆人說GDP多高多高,但薪資怎不漲?" 這句話的意思是,老闆每賺一元,台灣的勞工拿到的少於韓國的勞工拿到的,所以政府一直說 GDP多高多高對一般人沒啥意義。

當然薪資調高後,物價也會調高,對一般人生活不見得比較好,但這又是另一個問題了
MICHAELCUB81 wrote:
四小龍早已是歷史名辭,現在還再提?


其實,人口越多的國家,要維持相同經濟增幅,就會越困難,除了要有多種產業都持續發展外,還要顧及更多沒競爭力的行業!

反之人口越少的國家,僅需少少幾種產業發展的不錯,就可以有效的拉升經濟!


看起來是南潮癬國媒體提的,又不是台灣提的,何怪我們自己??
以前馬扁時代, 是南潮癬國先不可一世的耍囂張: 宣稱他們早就超脫四小龍, 不要再叫其四小龍了
以後咱們可是要"超英趕美滅日"的!
現在卻宣稱: 連四小龍都排不上!

另外你上述第二段的敘述不算全對,可換另一個角度看
人口多有人口多的好處你沒提
就是內需市場,日本過去為何最好的東西只在國內賣?
因為人口有一億多,所得與購買力不差,內需市場就可以支撐很多傳統產業與金融業與服務業,這些都是台灣更多企業無法肖想的內需市場
更能照顧中產階級,提升薪資中位數與所得分配

同理, 南潮癬用內需市場救經濟也比台灣簡單多了

台灣所得分配朝向IT產業傾斜惡化,其他傳統產業起不來,國內很多企業無法先在本地內需市場練兵,有成後再進軍國外

所以反過來看,台灣相對日韓人口少很多,也就喪失了廣大內需市場支撐國內經濟(台灣內需市場極不具規模經濟),只能獨自依賴海外發展


MICHAELCUB81 wrote:
台灣人口兩千三百萬,這幾年靠資通訊電子及半導體產業的蓬勃發展,就能有效的拉升國家總體經濟成長!

南韓總人口五千兩百萬,是台灣的2.2倍,要拉升經濟增長,就需要更多種產業!

總人口1.2億的日本,人口約為台灣的五倍,未來要再拉升經濟成長,就比台、韓更困難了!


只講南潮癬好了
南潮癬的電子業在雙D產業打敗台灣,讓台灣DRAM面板廠普遍垮台,讓這些產業損失數千億台幣(銀行的壞帳可能接近兆元, 全民承擔),
他們還有造船,汽車,國防等重工產業,流行音樂,馬扁時代打遍世界吃香喝辣,讓它們眼睛長在頭上
台灣經濟看不到其車尾燈
但是現在台灣靠台積電與周邊產業,還有AI SERVER世界近乎獨門生意,來打敗南潮癬,雖然非相關產業人士受惠有限
但至少財富留台灣,台灣政府與民間有機會再想辦法把財富雨露均霑到各個角落

台積電市值是三星電子四倍多
台積電市值是南潮癬前幾大市值加總都打不過

這是努力加上極難得的賭桌牌運才得到的(台灣如同周潤發演的賭神高進, 卻又刻苦耐勞)

這種成就與榮耀得來不易
應好好珍惜


另外是題外話(與以上無關)
在台灣仍很多人瞧不起台積電

"沒甚麼了不起,不過是給美國爸爸送鞋倒茶的"
"美國打工仔"
"美積電"(大部分都外資賺走了, 對台灣沒太多貢獻)
"反正沒多久大陸就追上,大陸只要想做,沒有做不到的"

這些觀點
就一笑置之
那是不是明年基本工資該漲到30K了
hsuwenho1 wrote:
那是不是明年基本工資該漲到30K了


亞洲開發銀行發布報告,其中台灣今年GDP成長率,從原先的3.3%預測值大幅上修至4.5%,最近又再上修至5.1%。

這意謂什麼你知道嗎?

答案就是這兩年內,台灣的物價指數漲幅至少將從原本預估的3.3%,增加至4.5%,現在則將再上修至5.1%。

上個月(2025年九月底)協商2026年起最低基本工資29500元,已協商完成公佈,不可能會改變,但2027年最低基本工資,一定會因為2025年、2026年的高經濟成長率及高物價漲幅,再大幅調高至三萬多台幣!
sunflower2251 wrote:
台灣今(2025)年GDP成長率預測上修至5.1%;韓國則是0.8%,在主要亞洲國家中墊底。

台灣GDP和所得連續落後韓國20年,雙方差距很大。台灣基本從四小龍列車脫軌掉落到非洲未開發地區。
非洲各國GDP成長率2025預計是4.2%,台灣可以當未開發國家的領頭羊,非洲之星。



按照計算,GDP成長率必須這樣連續19年大幅領先,台灣才能追平南韓。



南非街景,像不像台北、高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