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幣貶值跟國民所得的關係

輸入性通膨 就是來自國際原物料上漲導致成本上升的通膨。
國際原物料上漲是因為新興國家經濟成長(特別具有生產要素之國)
新興國家經濟成長是因為已開發國家資本投入

在這之前,國際原物料價格大致穩定,而已開發國家的經濟卻也還不錯
除了石油危機之外,並未發生輸入型通膨
這是為什麼? 因為那時需求型通膨因素影響大於成本型通膨


物價膨脹不單來自輸入型通膨,像巴西的物價膨脹就是因為本國總需求上升
而台灣、韓國是因為輸入型通膨,是所謂的成本型通膨

所以我說當你看到一個國家有通膨現象,要先去思考到底是哪一種
是需求型影響大? 還是成本型?
傳統上國民所得增加,是會伴隨需求型通膨(總需求增加),這才是你所說的
"經濟強勁表現所帶動的通膨"
而現階段的通膨大多數國家是屬於成本型因素大於需求型因素的
有些國家國民所得沒有提高多少(需求型因素影響低),物價卻直線上升
這就是輸入型通膨的影響

不是說經濟不好就會貨幣貶值 影響匯率的因素不能單以"經濟好壞"來論斷

民國70年代 對美有大幅順差,當時我國採取緊盯美元匯率政策(1:40)
後來迫於美方壓力,央行開始買入美元,台幣也就有了第一波漲勢(1:25)。
當時的國民所得還未來到最高點。

民國80年代,自由貿易限制逐漸解除,國人消費習慣改變,進口開始大增
台幣匯率開始有起起落落,而國民所得也達到高峰期直到現今。

經濟好,國民所得增加,相對邊際進口傾向也會增加,順差幅度減少,此時貨幣反而有可能貶值。

前文末段我另外有補充
如果你認為貿易順差就代表經濟好的話,那依你的邏輯的確會升值。

可是在全球化的影響下,要提升順差,不如提昇貿易總額,這樣經濟才會好一點。
sunkd wrote:
另外你舉的例子 舉出幾個經濟好的國家反而貨幣貶值的情形給大家瞧瞧...我很好奇有哪幾個..(恕刪)

那要看你對經濟好的定義是甚麼
1.經濟成長率。
2.國民所得>USD20000。
3.國民所得成長率。
可以參考各國總經數據
前面已經有很多大大點出,經濟學有很多面向,
我用同你較不同的角度來看,接不接受隨便你囉。

sunkd wrote:
韓國人跟台灣人一起到了銀行拿一年的工作換成美金去觀光

韓國人走出門口身上就是兩萬美金 我們就是一萬七美金

少了三千美金 兩個人同樣到美國去玩



你的說法概念是GDP來算。
建議用實質購買力來算比較好。
因為韓國地價不低,扣除生活上所需費用之後可支配的金錢剩下多少。
韓國我去過兩次。

曾經接待過房客與客戶是來至韓國大概有些概念。
R258 wrote:
你的說法概念是GDP...(恕刪)


把所有回文重看一遍 不要胡亂回文

我是在回哪一個國家的人國民所得高 比較有錢

你又拿平價購買力來說嘴 前面不是已經討論過了嗎?

照你這樣說 大陸人領兩三千人民幣在國際上也算有幾個錢囉

反正按平價購買力來講 大陸人也不錯啊

問題是你換美金的時候 誰管你這些啊!

換美金不就是最公平的方法看誰比較有錢嗎?

明明很簡單的人家所得就高過你了 你扯東扯西就是不想相信這個事實!

那韓國球員薪水比台灣選手高 所以按照薪水比率我們拿奧運第五名也不輸他們拿奧運金牌囉

什麼鬼扯理論嘛!!!
swinhoe_temp wrote:
民國70年代 對美有大幅順差,當時我國採取緊盯美元匯率政策(1:40)
後來迫於美方壓力,央行開始買入美元,台幣也就有了第一波漲勢(1:25)。
當時的國民所得還未來到最高點。

民國80年代,自由貿易限制逐漸解除,國人消費習慣改變,進口開始大增
台幣匯率開始有起起落落,而國民所得也達到高峰期直到現今。

經濟好,國民所得增加,相對邊際進口傾向也會增加,順差幅度減少,此時貨幣反而有可能貶值。

前文末段我另外有補充
如果你認為貿易順差就代表經濟好的話,那依你的邏輯的確會升值。


在回覆你的發文之前

我先說一個例子

有一些人每天短期的在買股票 只要股票價格上下幾個%就認為股票價格波動了

而對某些持較為長期觀點的投資人來說 上下十幾二十個百分點都不曾認為股票價格波動了


我用上面這個例子來說明 你的看法跟我的幾乎沒有任何不同

你舉得台灣例子 以前就是對美經濟太好 所以被美方要求升值

而這種升級當然是應該的 跟我所說的完全符合 韓國的升值也是如此

另外你說經濟太好 進口也同樣增加 貨幣可能有貶值的可能性

這簡直也是另外一種無意義的談話

貨幣基本上是基於供需的理由而漲跌 如果出口暢旺同時 我也增加對外國的購買金額

則貨幣當然可能因為供需而貶值(問題在於貶值的幅度不就是取決於供需嗎(一般來說))

我不太了解你引我的言想說明什麼?

還是你也是像股市中的某些人一樣 每天股票對他而言都是有波動

每天看到匯率上上下下 你也認為波動來了?




如果貶值國民所得就會增加,那為什麼沒做?

匯率貶了,出口會因為商品變便宜而比較好賣。但是進口呢?原物料什麼總得進口吧? 一直貶下去誰撐得住阿?
不是很懂
別人錯了,不等於你就對了。
sunkd wrote:
什麼鬼扯理論嘛!!!

說人鬼扯就能提高自己身價?
貶低別人成就自己...

sunkd wrote:
我是在回哪一個國家的人國民所得高 比較有錢

中國貧富差距大超過百倍。如你用極端的富有案例舉。
除非這些富有人士可以拉動整個國家的經濟不然這些當然是忽略。

sunkd wrote:
把所有回文重看一...(恕刪)

930 變成1150 將近20%的貶值幅度,這個國家經濟不會動盪嗎?

IMF預測今年韓國經濟增長率降至4.1%
IMF還預測說:“因貿易條件惡化,經常項目收支持續出現逆差,今年經常收支逆差可能達到GDP的1.25%,明年可能低于今年,達到1%.”

韓國家庭平均債務達4000萬韓元.2008年6月底韓國家庭債務總額超過660萬億韓元.

8月底止韓國外匯儲備額為1704.9億美元但是外債總額1690億美元(今年3月底為準)。
兩個相抵剩下多少?
但今年九月韓國銀行統計韓國對外債務中一年之內到期的“流動外債”(期限不足一年的短期外債和剩餘期限在一年以內的長期外債)達2223億美元,佔韓國外債總額的86%。

韓國銀行表示“韓國外債在國內生產總值(GDP)中所佔比率僅為40%出頭。
sunkd wrote:
你舉得台灣例子 以前就是對美經濟太好 所以被美方要求升值

而這種升級當然是應該的 跟我所說的完全符合 韓國的升值也是如此


台幣升是當時被美國用301條款逼的
韓國這次升值並沒有沒任何國家逼
如果我是韓國央行總裁
我面對這麼多的外債
我也會引導韓元升值
反正國內就是這幾個財團
溝通後 韓元升值對財團的獲利風險就可避掉


多多研究亞洲金融風暴
韓國躲不掉
台灣卻渡過了
這其中的原因對你會有幫助
R258 wrote:
說人鬼扯就能提高自己...(恕刪)


如果你看不懂我寫什麼

就直接寫看不懂也好

我哪句話講到中國的貧富差距 Orz


你貼韓國的那些外債消息給我看幹什麼

我不知道你想表達什麼? 韓國人欠很多錢 ?

所以他的國民所得也是灌水的?
sunkd wrote:
在回覆你的發文之前我...(恕刪)

或許你認為我在吐巢你
放心好了,你跟kh5的爭點其實各有立場依據,這不是誰對誰錯的問題
我只是剛好看到你說的那句話有點小問題
做個簡短的補充,不是說你講的完全不對

如果你要以長期匯率趨勢來看,
開發中國家經濟起飛時,該國貨幣確實會因為大量的貿易順差(特別是對美貿易)而升值
就像台灣的70年代一樣。
而已開發國家,經濟成長不再是以達成大量貿易順差為目的,該國貨幣也就難以因而升值

你也說啦,匯率是由外匯供需決定
經濟好,外匯供需也會因而增強;需求、供給同時增加下,匯率是不一定升貶值的
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經濟體系、政策 就會造成需求、供給增加幅度的差異
當供給幅度大於需求時,該國貨幣就會升值,反之就會貶值。

所以說當經濟好,該國貨幣不一定升值,物價也不一定膨脹(>該國利率)
而且也不能說,該國貨幣升值了,物價也上漲了,就代表該國經濟好

以上,若無意義,請自動略去,你們繼續吧,算我亂入。



toto_tw wrote:
台幣升是當時被美國用...(恕刪)


我認為你的講法有問題

台灣當初的升值是被301逼的?我對你這句話有點意見

301條款是美國針對他認為貿易不公平的國家可以採取一些報復手段

以當初台灣來說

如果台灣賺別人很多錢 台幣又不作適當的升值

其實對台灣自己也是不公平的

譬如說 我每天開麵包店 很辛苦的作麵包

但是我卻每天以比別人便宜一半的價格賣出 所以每天客戶興隆 門庭若市

那我應該高興嗎? 當然不應該啊 其實就算這樣還是賺得到錢

但是我還是吃虧的 因為我付出的商品勞力品質應該可以換取更多的報酬才對

這時候調漲麵包價錢才是最應該做的 而且這樣才公平

台灣如果沒有被美國逼 也應該慢慢調整自己的匯率向上

總不能全國當美國的奴才長工每天辛苦作東西給美國人便宜享受吧



至於韓國因為欠外債所以調韓幣 反正我大企業多所以好講話

我覺得你這個說法更大有問題 不過留給別人討論吧 我有事要做了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