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mica wrote:之前富邦金16塊的時候就可以買國泰金24~25塊的時候也是很好可惜我那時候就是沒錢啊.......(恕刪) 接到刀子....分批佈局很重要趨勢確立 再加碼komica wrote:我把您的回答轉給我朋友看.他說有看沒懂.什麼"若是持續上漲 月KD已成鈍化 有可能這月就會成黃金交叉"...(恕刪) 殺大的意思大概是用預測本月收紅中信金月KD已在低檔鈍化 有機會形成黃金交叉 走長多
沖繩黑八寶 wrote:接到刀子.... 分...(恕刪) 耶? 這樣一講我想起來那時候的確空手接白刃就是盤中的時候全面下殺,我看大盤指數直直落,於是出手。現在我的雙手已經沒有流血了...(笑,傷口能癒合就很開心了^^
瑞銀證看好MOU題材 中信金是最大贏家 昨(15)日兩岸風光大三通,外資圈隨即開始編織明年初兩岸金融MOU的題材,根據瑞銀證券的篩選評估結果,兩岸金融果若破冰,中信金控、兆豐金控、富邦金控將是最後贏家,其中又以中信金控每股預估可達42.9元最為值錢! 儘管2009年對台灣金融業而言恐怕仍是艱困的一年,外資圈sell side不諱言指出,基本面或許無法提供金融股像樣的行情,但有兩項題材有想像空間:一是併購,二是兩岸金融MOU,儘管兩岸金融MOU題材短線對獲利幫助並不大。 根據李懿璇針對台灣11家銀行業者以「客戶直接投票」、「資本結構」、「企業基礎」等三大指標所進行的評估結果,排名如下:中信銀(7分)、北富銀(7分)、兆豐銀(7分)、華南銀(6分)、彰銀與台新銀(5分)、合庫銀(5分)、一銀(5分)、國泰世華銀(5分)、土銀(4分)、永豐銀(4分)、玉山銀(3分)。 李懿璇指出,中國資本市場若開放台灣銀行業者參與,效益究竟大不大?答案無庸置疑,因為台商在中國業務每年約有1.8兆元放款需求,若保守估計台灣銀行業者可拿下三分之一的生意,中國市場放款成長率及即可由2%大幅增加到11%、平均水準為6%,幾乎是台灣放款市場7%的平均年成長率,加起來等於可成長12%。 當然,放款需求增加最終當然希望能轉化為股東權益報酬率(ROE)的提升,根據李懿璇的預估,台灣銀行業者淨利率可因此提升0.94個百分點,ROE可因此提升的幅度,從國泰世華銀的0.28個百分點到中信銀的1.09個百分點不等。 可以看出,長期而言中信銀將是中國金融市場開放下受益最大的台灣銀行業者,根據李懿璇的評估,只要兩岸金融能破冰,中信金控每股價值將上看42.9元,約為3.1倍的股價/淨值比(P/B值),將是兩岸金融題材最佳概念股。邱正雄:股市情勢較穩定,證交稅減半,暫時不推了。 攸關證交稅減半的證交稅條例修正草案,朝野協商期昨天屆滿一個月,行政院副院長邱正雄表示,由於股市情勢較穩定,且證交稅減半急迫性不是那麼大,行政院決定本會期不急於推動。據悉,政院高層認為不必撤回法案,視大環境需要,下會期隨時可推動。 邱正雄表示,過去2個月國際股價波動最大時候,證交稅減半有迫切需要,但因修法需要時間,過去1、2個月因應國際股價大幅波動,已採取國安基金,漲跌幅減半,平盤以下不得放空等措施方案因應。 證交稅減半措施是否留做未來救股市籌碼?邱正雄說,證交稅減半法案已在立法院,如何處理可由立委諸公衡酌考量,在農曆過年以前情況應還好,應不需動用到這項政策工具,因各國都採經濟紓困,股市波動情勢應會比較緩和。是否需要主動撤回法案,政院還要與財政部檢討一下。 邱正雄表示,短期內證交稅減半措施沒有那麼大的急迫性,股市相對上已較過去穩定很多。財長李述德也說,證交稅減半只是穩定股市政策工具之一,審酌大環境,目前已沒有急迫性。2008-12-16工商時報 【張志榮/台北報導】
小弟是個新手 不懂什麼技術也不懂外資一下喊進一下喊出 這間XX好 那間說OO好我只是很單純的想 三月份營業天數比1-2月多且股市成交量比1-2月高蠻多的那是不是應該銀行業跟證券業(或是有銀行+證券的金控)3月份盈餘會比較好那應該股價會好一點或是比較有支撐呢?!這是我自己的想法啦 或許也會被黑手修理的很慘吧!!!!
5月初江陳會,兩岸即將簽訂金融mou,4月中開始會前會,利多會不斷湧出,所以.....,目前我方提出來的建議有:自2002年起登陸設定辦事處、早已符合升格為分行的7家台資銀行如合庫、中信、一銀、土銀、華南銀、彰銀、國泰世華都可以大買。兩岸MOU如簽署,台資銀行立即升格分行 98.03.31 07:50【時報-各報要聞】 --------------------------------------------------------------------------------根據權威消息人士透露,經金管會與中國銀監會意見交換,兩岸兩會將於5月舉行的第三次「江陳會談」,就兩岸金融監理備忘錄(MOU)達成共識,並且簽署。此案一經雙方完成內部程序,下半年起,在大陸等待7年的台資銀行不但可以就地升格為分行,且可以全面操作人民幣業務,比照港銀的全方位待遇。 此外,根據相關人士透露,為使兩岸在今年內就經濟合作協議簽署初級架構,兩岸主管機關經濟部與中國商務部,也要比照金管會與銀監會模式,各自成立「半官方」常設機構,專責處理經濟合作架構協議(我方名稱,簡稱ECFA)後續問題,就複雜涉及主權的相關事宜隨時交換意見。 第三次江陳會確定在5月召開,且兩岸貨幣清算機制,已確定將在會談中進行協商,兩岸金融監管合作備忘錄(MOU)也可望在本次會談完成簽署。 據了解,自去年11月第二次「江陳會談」後,兩岸為此互動密切,除金管會副主委李紀珠之外,金管會也多次派員以參與論壇或私下往訪北京的方式,其中最近的一次,是在今年3月間,與銀監會直接交換意見。 而據了解,目前我方提出來的建議有:自2002年起登陸設定辦事處、早已符合升格為分行的7家台資銀行如合庫、中信、一銀、土銀、華南銀、彰銀、國泰世華等,在升格為分行後,可以不須按照中國「外資銀行管理條例」34條規定,馬上就可以全面操作人民幣業務,以利台資銀行經營發展。(新聞來源:工商時報─徐銀磯/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