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25日 04:09 工商時報 林淑惠/台北報導
被視為未來5G基礎網路核心技術的SDN(Software Defined Networking,軟體定義網路),因為最能有效管理大量數據流量,在AT&T等跨國電信公司、Google等跨國網路業者以及阿里巴巴等大型電商公司帶頭積極布建下,中移動、中聯通、以及台灣五大電信公司明年都要投資興建SDN網路。
市調機構預估,2020年時、各國企業投資SDN網路預估超過200億美元。根據Acumen Research最新報告,全球SDN市場預計將在2020年達到超過1,300億美元規模。
中華電信執行副總經理林國豐表示,未來全球電信公司的5G等行動業務、固網及行動的核心網路,都會大量使用SDN技術,SDN勢必成為下一代電信及資通訊最具利基的網路技術。
法人點名多檔受惠最大,SDN相關概念股將在跨國企業2018年擴大布建SDN網路帶動下成為明日之星,法人點名台廠受惠股,包括IC晶片大廠聯發科、瑞昱,網通廠智邦、智易、明泰、廣達、友訊、建準、川湖,以及興櫃股緯穎,將成為SDN最大受惠概念股。
5G、人工智慧(AI)、自動駕駛、物聯網等新興科技技術及服務陸續出籠,資料傳輸量確定未來幾年將爆量成長,而全球公認扮演推動變革的SDN,被視為最能有效控制網路、革新傳統資料中心的核心技術。
林國豐及法人分析,傳統電信網路,大都是電信商向國際大型設備供應商如思科、愛立信、Juniper採購設備,再由這些大型設備商委託智邦、欣興、華宇、英業達等台灣代工廠代工,獲利集中在國際設備商上。
但未來SDN網路採取軟、硬體脫勾,只要在開放介面(Open Interface)的硬體、上面直接搭載開源 (Open Source)軟體,就可以提供大量數據傳輸,而且建設成本相較傳統網路便宜。
OEM廠轉型成白牌硬體商,在SDN全新網路架構下,包括台灣在內的全球的OEM代工廠商則轉型成白牌的硬體商,電信公司直接利用白牌設備來布建大大小小的資料中心,而且資料中心上面,還可以搭建各式各樣的新型態的應用程式,將使得台灣OEM廠接單受惠很大。
凱基投顧在2018年最新年度產業展望指出,Google、臉書、亞馬遜、微軟、阿里巴巴等主要網路科技大廠2018年資本支出將年增15~25%,尤其臉書明年重砸140億元資本支出,將是今年的2倍,主要為了因應人工智慧、物聯網興起將帶動超大型資料中心需求,其中,尤其以SDN因為可以讓網路更靈活,並支援現代化資料中心崛起最受矚目。
在全球企業積極擴建SDN網路下,市場預期支援SDN技術的全球伺服器市場,明年將出現年增5%的成長動能,尤其台廠著墨最深的白牌需求年增幅將高達 2~3成。
2017年12月25日 04:09 工商時報 林淑惠/台北報導
包括中華電、台灣大、遠傳、亞太電及台灣之星等五大電信公司相繼表態,自明(2018年)起積極採購相關設備布局完整的SDN網路。法人看好智邦、廣達、智易、友訊、英業達等台廠將受惠。
AT&T是最早也是最積極建設SDN網路的電信公司,隨即包括中移動、中國聯通、NTT DoCoMo、德國電信、Google、臉書、Yahoo、微軟、IBM、阿里巴巴等業者,陸續宣布加入布建SDN網路行列。
中華電執行副總經理林國豐指出,中華電信初期將導入IDC資料庫中心、內部網路及公眾Wi-Fi網路,長期包括行動、固網、網際網路進行設備汰舊換新時,都會逐步採用SDN設備。
台灣大表示,今年領先同業採用網路功能虛擬化(NFV,Network Functions Virtualization),打造更智慧及高效率網路,來提供企業客戶虛擬私人網路(VPN)解決方案,2018年還會陸續將SDN/NFV/雲端應用在NB-IoT服務、LTE Pro的寬頻應用及企業解決方案。
遠傳則表示,早在2014年3月已初步導入SDN技術作為行動數據分析之用,預計2018上半年,將SDN擴大應用於行動數據服務。此外,在2020年5G開台前,遠傳將應用SDN技術導入5G網路應用。
台灣之星資深副總經理朱曉幸指出,2018年將與諾基亞合作,佈置合乎3GPP規範的5G架構的先期網路,正式向5G時代邁進,這包含SDN及NFV網路。
林國豐認為,過去網通台廠在無法掌握關鍵技術下,並不容易拿到設備端訂單,但未來國際大廠加速擴建SDN網路後,台廠擅長的硬體設備未來將因SDN蓬勃發展而雨露均霑。
法人分析,電信公司分開採購硬、軟體,加上已有國際設備大廠計畫分開銷售軟體,並釋出SDN交換器,法人看好智邦、廣達、智易、友訊、英業達等台廠將受惠,智邦並預期其高速400G交換器有機會提前放量,成為明年該公司營運成長重要力道。
(工商時報)
2017/12/25 14:56 時報資訊
【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今年來全球股市多頭氣勢旺,其中又以科技股表現最為亮眼。據統計MSCI世界指數漲幅約20%,美股那斯達克及費城半導體指數則分別有30%、40%,MSCI亞太資訊科技指數甚至高達53.7%。支撐明年全球股市多頭的理由,復華亞太神龍科技基金經理人林子欽認為有三大因子:一、美國經濟通膨溫和,中國成為新的經濟動力。二、企業獲利持續成長。三、通膨持續低檔。
林子欽整理未來科技產業的10大新浪潮包括:一、雲計算。二、電動汽車及無人駕駛。三、線上線下它子商務結合。四、機器人及智能工廠。五、3D感測、擴增實境(AR)的結合與應用。六、5G及光纖基礎建設。七、系統級封裝(SiP)技術。八、人工智慧。九、科技產業新高階製程材料及十、醫療新科技等十大科技新浪潮應用誕生,讓許多現有產業利用「新科技」創造新的獲利成長,同時造就無數投資機會。
林子欽進一步指出,在這波科技大成長浪潮中,帶動新科技價值成長股百花齊放,並創造新的產業供應鏈,領頭的美國及台、日龍頭企業,還有近年崛起的中國科技股將是布局要角。
林子欽表示,美國經濟擴張期自2009年6月以來雖已達百月,但通膨溫和,美國聯準會Fed將漸進縮減貨幣寬鬆政策,加上美國總統川普財政擴張政策,經濟成長得以持續;此外,十九大後中國新領導團隊就位,改革速度加快,加上去產能政策使原物料價格穩定,產業秩序變好,將使經濟剛好轉的中國與一帶一路周邊的新興國家經濟持續擴張,因此預估全球經濟景氣擴張趨勢將延續。
林子欽認為,隨全球經濟擴張延續、企業獲利持續成長,全球股市仍將維持多頭格局,預估2018年MSCI全球股市指數的預估本益比16倍,仍屬長期合理水準;且在諸多科技新應用、半導體及部分電子零組件仍呈供不應求的狀況下,將帶動企業進入新的投資周期,並提供市場投資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