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黃 wrote:文長 但頗多值得玩...(恕刪) 句句實言 針針見血genome這傢伙很有遠見可惜他不知道歷代以來革命最基本要等到一半的老百姓都餓肚子才有可能發生而台灣目前還沒有所以要想抄光這些大企業的家產滅絕貪得無饜的藍綠政府藍綠政府及嗜血企業還必須加倍的壓榨老百姓才會有更多人足夠的支持
小弟學識太淺,alantw2002兄教訓的是,其實今天小弟本來也沒有資格在這裡大放厥詞,只是覺得太多人都只是怨東怨西,卻未反躬自省,怎麼有辦法『日日新,苟日新,又日新』呢?『明知不可言而言之』,古人遇亂世有分出世、入世兩種作法,基本上成功立業者,在體制內除王莽,武則天外,幾乎看不到有成事者。遠者如王安石變法,近者如梁、康者,其下場如何,殷鑑不遠。小弟故不敢為之,只能在此說嘴,望您見諒。有人說,要革命打破階級,在現今環境是很難的一件事,首先您必需要是個流氓,遠如劉邦,近如蔣介石,毛澤東等,不都是帶著流氓氣,現在大家都是大學以上,算是知識份子,難以成事。只有流氓氣才有辦法去跟人拼死拼活,打死不退,否則,念了點書,總是怕死。汪精衛雖說過引刀成一快,不過那是少年氣盛。老了之後,不也是貪生怕死,貪戀權力,反不如女人。人老了,理想也沒了,連孔子後來也放棄周遊列國去遊說諸侯,反正就享享清福不是嗎。前面所說邵雍年青時也想幹大事,到了中老年後才知道沒那麼簡單。真正能夠自始至終都一直做到底的,除王陽明之外,一時還想不起有誰呢!所以日本人佩服王陽明,不是沒有道理的。如果今天台灣年青人的格局這麼小,一生中連年青這段黃金時候都目光如豆時,那老了之後的怨嘆可不能夠怪別人了。人可是會越老越畏畏縮縮的,要再想幹些大事,難囉!------------------------------------------------------------------就小弟認知,機會在命運裡,同八字者天下多有,然同命者稀,此共命問題就在於大小運中的機會,乃至於格局,環境都有影響。然命定格局,大小運起伏軌跡,有其注定可尋,不明者斥之以鼻,此乃各人資質、因緣關係,信者恆信,不信者恆不信。不知您的看法如何呢?可否讓小弟長長見識?
豬頭先生 wrote:我覺得你只要回以下2點就好,其他回文沒什麼意義1. 有時間抱怨不如找時間充實自己讓自己更有競爭力2. 說話請有憑據或邏輯,不要憑感覺...(恕刪) 我覺得在討論中自己也學到一些東西(雖然花不少時間),謝謝秉持理性討論與分享自身經驗的所有各位啊我還是認為唯有讓每個人都更有競爭力才是正軌,抱怨則只有負面的效果,至於要怎麼保護沒有足夠能力的人,或是援助拼盡全力仍然不幸落敗的人,應該另外商量。
rebels wrote:我對韓國與日本的外勞政策與製造、營建業現況一無所知,您既然清楚何不説説?至於跳板云云,我配服您為人戴帽子的功力...(恕刪) 他們就是沒有外勞政策,有的只是經由專職訓練名義進來或是旅遊偷渡的外勞,人數雖然也不少但是沒有我們那麼嚴重!這幾年我們除了正規外勞外,偷渡外勞也很嚴重!請記清楚你現在的工作是在政府保護下的,如果那天全面開放的話,那職位和薪水都會受影響。其實"保護"這東西無所不在的!我太太公司知名電子零件代理商,台灣公司事務人員平均薪水約25000~35000月(14個月/年),大陸深郡公司事務人員平均薪水約10000~15000月(13個月/年),台灣經理工程師平均薪水約35000~65000月(15個月/年),大陸經理工程師平均薪水約20000~35000月(14個月/年),公司人事佔成本7~8成,老闆常說要是開放他就可以省很多!如果你說開放代表是進步的話,那現在政府就是反世界潮流了!
twjohn03 wrote:小弟學識太淺,ala...(恕刪) 唉...人總是要經歷年輕的...雖然說我也還沒多老都是要自己走過以後才會知道...說也沒有用因為我年輕的時候也是沒有聽呀...也不是說成功的人就都不是靠努力而是靠運氣但是經歷多一點以後會發現有一些事情也不是靠努力就能改變的...
WonderDragon wrote:他們就是沒有外勞政策,有的只是經由專職訓練名義進來或是旅遊偷渡的外勞,請記清楚你現在的工作是在政府保護下的,如果那天全面開放的話,那職位和薪水都會受影響...(恕刪) 很感謝您的資訊,不過我剛剛去 google 一下,好像韓日都有合法外勞啊,韓國的僱用的外勞還不少呢不曉得有沒有比較了解的人可以提供意見說明一下?也很感謝您對我工作的關心,我當然也同意,全面開放自由居住移動,對世界各國都會是很大的衝擊。然而,我能做的就是在世界漸趨開放的潮流下,強化自己的能力,也很鼓勵大家一起多想想自己該怎麼做。或許不用像我這麼麻煩,會投資做生意的 毒蛇猛獸 坐在家裡就可以靠剝削全世界的勞工賺錢了 保護本國的勞工,無法阻止工作機會直接蒸發,不然台灣每年做的那麼多拖鞋雨傘ABS不鏽鋼面板主機板還有IC,以及印度工程師每年寫的那麼多程式,是賣到哪裡去?這種簡單的道理,想必您見多識廣,就不用我再廢話了。美國雖然保護低階勞工,卻無法保護低階製造業不告而別,美國引進我們這些外勞,則是讓他的軟體業能靠輸血維持一定程度的動能,但是終究大部分的軟體開發,會轉移到中國與印度。同樣的道理,台灣也無法永遠保護沒有競爭力的工作機會,除非我們願意犧牲越來越大(比方說,退出 WTO 之類的)。這些都是老生常談,想必您也都聽過了。我絕不反對政府應該保護沒有競爭力的人,而且競爭力有很多方面,不像聯考只化約為單一分數。問題在於需要照顧的人越多,整體社會就越弱。我擔心的就是像原來轉貼那篇文章作者那種亂七八糟的失敗主義,腐蝕了本來就沒有甚麼思考力的人,讓他們以為一切都是別人的錯。
豬頭先生 wrote:公路車ing我覺得你只要回以下2點就好,其他回文沒什麼意義1. 有時間抱怨不如找時間充實自己讓自己更有競爭力2. 說話請有憑據或邏輯,不要憑感覺越回越亂模糊了焦點,還想拉回正題。 我還以為只有我這樣以為..........看來我朋友送我的那句話,公路車大大,大概不認為有參考價值了!也沒差啦! 論壇咩,想說啥就說啥咩!!金字塔的每一層立場不同,就看自己"現在"是在金字塔中的哪一層,互相能夠做到多少的同理心而已以一貫之不是不可能,但太難太難了,畢竟自己"現在"就是身處金字塔中的某一層文章看看,各取所需,盡力就是了說著說著,一貫道不會就是這麼來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