恬適生活 wrote:即便降息 1% ,一定保證會漲 15~17% ??很好奇,最早聽從某專家YT一開始就持續每月進場,目前的情況是 ??.......(恕刪) 本討論樓就有一位馬上就要降息哥(被我黑很久了)樓主可以問問他的感想
自由的雲 wrote:本討論樓就有一位馬上...(恕刪) 哈哈....利率在高檔能維持多久???就像股市一樣漲漲跌跌11月14日會見真章,CPI會低於前值股債齊噴降息哥是誰我不清楚,每個人持有成本不同,我也不需要去問他上次台積電跌破半年線,我去逢低買進持有跟買再688元的台積電會一樣嗎?現在買入債劵持有2~3年,我幾乎看不到會輸的機率10月底台股破底時,我在另外一棟樓,已經打臉看空者,有興趣我可以給你連結行情總是在半信半疑中成長,當這棟樓半信半疑的人越多,我就越看好當大家看好的時候我就要看趕快下車
自由的雲 wrote:本討論樓就有一位馬上就要降息哥(被我黑很久了)樓主可以問問他的感想 網路上發言討論,各方"意見"個人都可接受除非"出言不遜,口無遮攔"會問一開始就聽從 YT 專家就進場者的情況並非落井下石/查證目前情況真正目的在於"反諷",過往長年"站在風口上飛的 YT 專家"言論有一定舉足輕重,不應如此多次發言/誘導/業配文很早就滿手各類 美/AAA/BBB 債ETF ??說真的,從未看過其對帳單........."依期待降息後的資本利得進場長債ETF是完全錯誤的觀念" !!!!樓中很早就質疑提出應該是鼓勵"短債ETF"才是!!!或是直接買債券持有到期.升降息/存續期/債券價格 的關係,多數人只"看到降息"後的利益忽視"利率維持期間"&"終端利率再上調"&"其它因素"的損失樓中個人也提出多次,簡單說1.通膨只有巴爺爺年紀等級才有經驗2.停止升息不代表馬上就要降息3.債券價格決定因素不光只有"升降息"4.通膨率/終端利率/利率維持時間不可知,無人可預料,6% ? 7% ? 8% ?P.S 前不久,至少有兩位大佬/重量級人物,發言表示(終於說出真話)"長年低利率趨近於零,是不正常的,正常的利率應高於通膨率(實際利率>0),近十幾年來的不正常卻被習慣成正常"其實在之前整理的"巴爺爺股東會中幾項重點",會中兩位大佬也早已暗指此事多次.....
恬適生活 wrote:網路上發言討論,各方...(恕刪) 人多的地方要特別小心現在幾乎所有人(特別是散戶)都在關注(投入)債市小心一點總是沒錯的今年大約6、7月前後我在本樓有提出這種觀點被回「不知所云」個人的自我期許是投資不要急策略設定好之後紀律執行勝率會比較高一些
自由的雲 wrote:被回「不知所云」 呵呵....偶爾我也喜歡用這四個字,還好記性不錯,應沒向你回過.奇怪....淺顯易懂呀......就如我多次舉例如 411F 事情一樣,都是現在進行式"時報資訊 2023年11月8日 據金管會統計,截至9月底止已有237檔ETF掛牌交易,年增21檔或9.7%,規模逾3.2兆元,年增達1.1兆元或52.4%。若與2022年底相比,規模亦成長達0.86兆元或36.8%"一年1.1兆或52.4% ,TAIWAN NO.1
ETF年增21檔或9.7%,規模逾3.2兆元,年增達1.1兆元或52.4%。若與2022年底相比,規模亦成長達0.86兆元或36.8%"你以為這些增加的籌碼都跑到誰的手上?其中有很大部分是債券ETF,有時間的話可以去查看看。我相信買的人,散戶還是少數;大部分都跑到法人手上了。就拿00679B為例,9月下旬開始募集第7次增募,只消7天就告罄必須再提出追加募集申請。散戶有能力向基金公司申購嗎?本周又進行第8次的追加募集,2天已消化3分之1,額度僅剩2/3,真是盛況空前。若說人多的地方不要去,那就不要看,不要看人吃麵喊燙。風險高或低,自己衡量,成敗個人承擔。風險是因人而異的,沒有標準。
台幣笑死人的低利率,資金往高息海外債流動很正常。散戶往高股息股票ETF去的更多,國內債券ETF的規模是壽險大戶撐起來的,小散戶買的只是零頭。5%的美公債、6%的投資級債,與1%多的台幣定存和儲蓄險,要買誰?台股的定存股都沒那麼香了。美金定存和短債也有5%,一年後誰知剩幾%?我沒猜底本事,一路買債到現在還是負報酬。其實也沒太擔心,資金主要從台幣定存和美元儲蓄險來,套就套吧,4%~5%利率也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