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ppywork01 wrote:謝謝! 共同努力。PS.修正一下,如果10.11月有明顯下跌,12.1月份可能出場避一避。因為這兩個月也是不利空方的。 換個方式說,若不是大盤處於相對高點,其實7,8,9,12,1做多的期望值是相對高的,對嗎Long老師?轉寄對岸關於IPHONE的新聞:苹果情何以堪:运营商自曝iPhone 8预定量少的可怜2017-09-20 11:35:31 作者:雪花 编辑:雪花iPhone 8已经全面接受用户的预购,但实际预定量可能并不会让苹果大笑。这不,有运营商已经开始揭短来了。据《财富》杂志报道称,他们接到美国运营商内部高管的爆料,主要是抱怨iPhone 8的预定量,因为真的让他们很失望。消息人士强调,自上周五启动预定以来,iPhone 8和8 Plus的预定量一直令人失望,许多消费者可能在等待更高端的iPhone X,这可不是他们一家情况糟糕,是整个市场和用户需求都是如此。AT&T、Verizon、Sprint和T-Mobile都是iPhone 8、8 Plus美国发行商,他们对于新机的预定量虽然没有明确表态,但从公司内部流出的消息看,也都不是很理想。其实,昨天郭明池就曾表示,iPhone 8的销量会被iPhone X挤占很多,虽然后者更贵,但依然会不愁卖。也许提前知道了这点,加上iPhone X产能瓶颈,所以苹果在这近两个月iPhone 8独销期内,卯足了劲来生产,就是为了多卖货。iPhone 8升级太有限,换机动力不足,而iPhone X售价太贵,狠不下去心,这恐怕是目前多数用户换机的心情。
joy613 wrote:換個方式說,若不是大盤處於相對高點,其實7,8,9,12,1做多的期望值是相對高的,對嗎Long老師?...(恕刪) 您好,感謝分享。除了上述的那5個月,其實還有6月。不過這個月大都表現在個股,大盤就往往被忽略了。一般我們常在意的填不填權息,其實都被誤導了。大家目光都放在除權息的後面那段日子。填權息早在6月份之前就已經悄悄的在進行。去年除權息後90元的股票,接著每季賺了2元。那理論上就會92,94,96,98的延續上漲。當漲到98元時,無論有無配股息,股東權益都已經包含在股價裡了。如果除息8元給股東,然後又填息,那股東就賺了雙倍的利潤。所以除權息後,理論上是沒有填權息這回事,只有未來如果企業能繼續賺錢,股價就會緩步上升。就算搞清楚因果被顛倒了,其實對結果也沒甚麼差異。但是要知道,台灣的股市通常已經用填權息的名義預支了下一年的股價。也因為這個預支,所以本來會依每季分散的紅利,不會呈現緩步上漲,而把價差明顯集中在6.7.8.9月。以前的老投資者知道,沒有一定填權息這回事,所以2001年之前7.8.9的這三個月頂多只有150點價差,沒現在那麼大。
happywork01 wrote:以前的老投資者知道,沒有一定填權息這回事,所以2001年之前7.8.9的這三個月頂多只有150點價差,沒現在那麼大。...(恕刪) 應該不完全是這個原因。主因應該是配息會減少指數,配股不會。7,8,9月的逆價差是除息導致的逆價差,而不是除權息導致的逆價差。2001那個年代,台灣股市流行配股,不流行配息(當然另一個觀點也可以說是當時有高成長性)。現在相反,大多數權值股都以配息為主,能配股是相對少數,即使有配股,多半同時也有配息,而且配股也多半遠少於配息。從配股多轉變為配息多,一來一回,目前的逆價差才會比以前大很多。
巴菲特:別做空!美股百年內升破 100 萬點「股神」巴菲特 (Warren Buffett) 看好美國未來 100 年,他預計道瓊工業平均指數在 100 年內,升破 100 萬點大關,更揚言「做空美國必敗」。閱讀全文...
pineman wrote:應該不完全是這個原因。主因應該是配息會減少指數,配股不會。7,8,9月的逆價差是除息導致的逆價差,而不是除權息導致的逆價差。2001那個年代,台灣股市流行配股,不流行配息(當然另一個觀點也可以說是當時有高成長性)。現在相反,大多數權值股都以配息為主,能配股是相對少數,即使有配股,多半同時也有配息,而且配股也多半遠少於配息。從配股多轉變為配息多,一來一回,目前的逆價差才會比以前大很多。 您好!這部分您說的很有道理。 感謝!
因為彭總裁的一句話,開始有樓熱烈討論起ETF的風險。查了一下過去股市上萬點的周成交量,大約都在12000億以上。而這兩次的上萬點,一次是5000億,一次是6000億。足足比以前少掉一半。據統計,台股ETF的規模已突破1500億。是否其中有一半750億原本是每日在追進殺出的資金呢?用每日1200億的成交來決定大盤的走勢,拖著後面750億的短期被動資金。只要盤勢不減弱,會帶動後面的資金源源不絕的湧入。但是加入ETF的資金是會排擠掉現貨交易的資金。終有一日,現貨交易再萎縮到1000億,但是後面要帶動的被動資金來到3000億。只要稍有波動,無論是往北或往南,現貨200億就能左右整個盤勢,然後被動資金跟著調整。就算只有一半的1500億跟著追漲或殺跌,也是很難掌控。槓桿被放大了。這就是與一般主動型基金不同之處。也是為何彭總裁會提出警語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