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隆價值投資與對真實的探究

樂觀之餘,切勿用融資操作,小心黑心大戶發功,先把你玩死後再上。



底下轉貼自股市爆料同學會裕隆版
https://www.cmoney.tw/follow/channel/stock-2201
作者:裕隆逆轉勝
https://www.cmoney.tw/follow/channel/articles-7937304#/wall

裕隆逆轉勝 裕隆汽車2020年第一季到第三季累計EPS獲利$1.54元,詳細查看財報後發現公司在去年第一到第三季每季都很有規律的提列10億元的無形資產損失(車型開發成本),如果去年不提列車型開發成本損失,那目前的獲利第一季到第三季累計應該是要有$4.54元;約45億元。我想還是有很多投資人擔心裕隆後續還是有很多爛帳及開發成本需要提列,所以我提出數據讓數字來說話,目前從該公司的財報看到無形資產從108年的一百多億不斷提列到去年的第三季,無型資產只剩下9億多元,也就是說最壞的情況就是在去年的第四季把最後的9億多全部提列,這樣以後幾年內就不會再有大額數目無形資產車型開發成本,導致獲利都被資產減損壞帳大幅吃掉。

車型開發成本全部提列掉後,以後納智捷銷售的成本勢必大幅下降,若是要採低價策略行銷也比較有能力競爭,先不要說以後能夠賺多少錢,只能說以後虧大錢的機率微乎其微,即使是尚未上市的休旅車MBU車型開發成本從財報說明應也都提列了,最差的情況即使MBU銷售情況仍然不如預期,那也不會帶來多大的虧損,因為會虧損的開發成本都已經提列了,若賣不好營業據點多關個幾個,採網路行銷,專人到府服務,轉變經營策略也是可行之道。
相反的,如果納智捷汽車業績將來能夠緩步向上、慢慢獲利轉虧為盈,那裕隆汽車不就是能夠慘敗逆轉勝嗎?

財報上車型開發成本近況及餘額


2020年第三季財報無形資產科目餘額只剩下九億多元


大陸東風裕隆天文數字的爛帳應收帳款,已提列足額備抵損失,提列掉了


其他的應收帳款爛帳,也都在2018年第四季財報虧損兩百多億提列掉了


裕隆逆轉勝 經過詳細的分析財報與多年投資裕隆的經驗判斷,裕隆在今年開始每季的Eps獲利預估在1.5到2元,全年度有機會來到6元以上,若明年再加上新店裕隆城的租金收益,若三年後再加上轉投資鴻華先進的49 %持股有正向的貢獻度,若再加上與鴻海合作能夠取得Apple Car的代工生產訂單機會,那未來的潛力發展不只是能夠逆轉勝,有年紀的投資朋友應該看過老三台的天蠶變,也看過老三台的天蠶再變,變變變!

對裕隆的看法建議:可以把鈔票變股票,千萬不要把股票變鈔票,否則你會後悔。目前個人持股,裕隆公司若賺3000元,我可以分到1塊錢,爾後即使大盤崩盤再跌到減之後最差的33塊錢,我還是會報抱牢不賣。

以上是我個人持股及研究的心得,不代表我建議投資朋友做多或做空,投資一定會有風險盈虧請自負

莫非斯托 "詳細查看財報後發現公司在去年第一到第三季每季都很有規律的提列10億元的無形資產損失(車型開發成本)"
->想請問一下2020年1-3每季都提列10億元的無形資產損失數字是哪來的

莫非斯托 另外第一張圖貼錯了"財報上車型開發成本近況及餘額"那張是預期信用減損損失,不是無形資產的。


裕隆逆轉勝 謝謝莫大指正,正確應該是要說車型開發成本已從108年第四季財報的67億多,到109年第三季已提列減損或轉移或出售處理,目前只剩下9億多元。以後要再大幅提列車型開發成本資產減損的空間已經不大了

莫大:預期信用減損損失你看第一張表它任右邊紅色註記108年第四季就提列214億損失,所以我認為預期信用減損損失含蓋的範圍很廣,包括應收帳款、應收票據、其他應收帳款及無形資產減損,都是屬於預期信用資產減損的會計科目,因為我有詳細的研究比對,而且主修企業管理,損益表,資產負債表,現金流量表我大致上都看得懂,所以我認為我第一張表是沒有貼錯的

損益表中車型開發成本持續提列減損,我是依照去年十一月份裕隆法說會羅文邑所提出,發言人也說去年第四季開始就不會再提列資產減損了,所以裕隆往後的財報獲利數字我非常的看好。

cscm 逆轉大分析的真詳細真棒,我可以把你這些內容轉貼到我Mobile01裕隆那樓嗎?我會註明這些是裕隆逆轉勝大大,在股市爆料同學會裕隆版發表的內容。

裕隆逆轉勝 感謝C大對我發表文章的肯定,要轉貼分享這是我的榮幸,希望有緣看到裕隆買進的人,或是目前有抱股的人,都能夠更有信心賺大錢。


東風日產12月銷量出爐,軒逸破六萬大關
北京新浪網 (2021-01-11 08:35)
https://news.sina.com.tw/article/20210111/37355056.html

車市旺!裕隆12月營收創近17個月新高
工商時報 陳信榮2021/01/11 14:10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10111003031-260410






感謝又有2位朋友幫本樓第一篇貼文+5分,達到74分了,謝謝你們。
縱經百千劫,所做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


股市爆料同學會裕隆版
https://www.cmoney.tw/follow/channel/stock-2201

我在同學會的貼文
https://www.cmoney.tw/follow/channel/articles-6671994#/wall

裕隆逆轉勝的貼文
https://www.cmoney.tw/follow/channel/articles-7937304#/wall



大陸的大眾汽車就是台灣的福斯汽車
回顾2020年,东风日产全年累计销量达到1133186台,实现连续9个月正增长。


2020年未完成的交给2021年
搜狐 2021-01-18
https://www.sohu.com/a/445156289_120914498

標緻雪鐵龍與菲亞特克萊斯勒宣布完成合併 新股1月19日紐交所上市
北京新浪網 2021-01-17
https://news.sina.com.tw/article/20210117/37408226.html

「Renaulution」全新戰略發佈:后聯盟時代,雷諾如何重回賽道?
北京新浪網 2021-01-16
https://news.sina.com.tw/article/20210116/37406530.html

最好的東風日產,誕生在2020年的春天里
搜狐 宋西 2021-01-15
https://www.sohu.com/a/444751725_118965

黃志芳指出,2020下半年電動車股價大噴發,貿協不是趕熱鬧,事實上已蘊育一年多,他說是從一片銅箔觸動,來自供應全球最大銅箔業者長春化工總裁林書鴻的提議,疫情後巨大電動車周邊商機爆發,政府應以扶植台積電精神建構完整電動車、自駕車生態系,尤其是台灣軟硬體實力成熟,更令人振奮的是鴻海推共用平台MIH,貿協領頭匯整國內優秀廠商建立生態系,並進而提高國際聲量與知名度,預期三年內電動車將是台灣彎道超車最佳時機。

貿協扶植電動車 拚彎道超車
工商時報 李麗滿2021.01.15
https://ctee.com.tw/news/industry/402976.html

蘋果Apple Car商機 鴻海集團勝算有多大?
先探投資週刊 馮欣仁 2021-01-14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07/5174936

鴻海MIH聯盟添生力軍 鄭顯聰和魏國章掌硬軟體
中央社 鍾榮峰 2021-01-14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12/5174434

麥格納集團是加拿大的國際汽車零組件製造商、以及汽車製造服務商,旗下麥格納斯太爾,不僅承接賓士 (Benz)、寶馬 (BMW) 等知名車廠的多款車種訂單,也協助開發新車及重要配件,蘋果 (AAPL-US) 數年前想造車時,也曾找上麥格納,但最後計畫無疾而終。

〈觀察〉鴻海車用布局擬打造亞洲版麥格納 劍指Apple Car
鉅亨網 彭昱文 2021/01/13
https://news.cnyes.com/news/id/4560508

鴻海動作積極,吉利是鴻海第4家宣佈簽署合作協議的車廠,先前合作對象包括飛雅特、裕隆、拜騰。百度也才剛宣佈與吉利合作智慧汽車,故鴻海與吉利牽手,能將鴻華先進的MIH電動車開放平台推向更多的車廠,為鴻華先進創造更多的潛在客戶。

鴻海攜手中國最大車廠吉利汽車!目標拿下電動車10%市占、拚兆元營收
數位時代 2021.01.13
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60946/foxconn-geely

劉揚偉身段柔軟廣結善緣,第二波MIH名單將出爐
為攜手打造電動車國家隊,在劉揚偉積極奔走下,鴻海MIH聯盟已經宣佈超過201家業者都在LOGO牆上,而也更讓人好奇後續77家業者究竟是誰?對此鴻海先前是表示主要是根據合作洽談時程,會陸續分批公佈。


【獨家】華碩加入鴻海MIH電動車開放平台聯盟,車用電子佈局牽線人是他
數位時代 王郁倫 2021.01.13
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60939/foxconn-asus-mih-join

【投資理財老生常談】2021年亮眼標的-電動車產業鏈
台灣英文新聞 溫潤身 2021/01/13
https://www.taiwannews.com.tw/ch/news/4096068

電動車飆風!散戶注意 1大咖超前部署
工商時報 數位編輯 2021.01.13
https://ctee.com.tw/insights/401873.html

對於新店人來說,24小時營業的家樂福是逛街吃飯的首選之地,隨著對面的裕隆城開發案商場結構體完成,將有誠品生活館及威秀影城加入,預計2022年第2季營運,旁邊寶雅也已開幕,台灣房屋大坪林特許加盟店店長黃文欽表示,新店家樂福商圈可預見未來商業機能蓬勃發展,可望如同台北市東區,成為新店人的東區。

【新店熱區】家樂福商圈超黃金 爛尾樓轉身摩天雙塔7字頭
蘋果日報 2021.01.13
https://tw.appledaily.com/property/20210115/OU2DGKHMWVEVZJXTJRY3PLREXI/









鴻海的漲幅遠超過裕隆了,還是外資比較有力,裕隆還有投信在扯後腿,不過投信裕隆的持股剩不多了,約900多張吧。鴻海本身不會造車,是與裕隆合作才有辦法推出MIH電動車平台,裕隆佔了鴻華先進49%股份,裕隆的股本還不到鴻海的十分之一,電動車供應鏈,臺灣想打造的第二座護國神山,鴻海狂漲,黑手與投信還能打壓裕隆多久,裕隆遲早也要漲的。

非常感謝又有三位朋友幫本樓第一篇貼文+5分,達到89分了,謝謝你們,希望未來裕隆能漲到89元以上,相信鴻海相信裕隆相信嚴夫人,將來一定可以達到的。
縱經百千劫,所做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
還原減資前價格40.95*0.635761=26元(2021.01.21)
今天同學會一堆憤怒的留言,散戶持股信心已經瀕臨崩潰了,主力真的很狠,大家會這麼生氣,就是因為大盤今天大漲,而裕隆都已經跌這麼久了,今天還繼續跌,這世界一切都是比較來的,如果今天大盤是大跌,你就不會那麼生氣了,會這麼生氣或害怕,乃人之常情,買這檔真是虐心煉心,所以我之前常說裕隆不懂的經營品牌,從現在股價的劣勢而無作為就看得出來,不過這一切終究會有報應的,勿用融資,物極必反,否極泰來。


股市爆料同學會裕隆版
https://www.cmoney.tw/follow/channel/stock-2201

我在同學會的貼文
https://www.cmoney.tw/follow/channel/articles-6671994#/wall



进击2020,这是17年来最好的东风日产
搜狐 2021-01-21
https://www.sohu.com/a/445944238_598586

19 日另一韓媒《eDaily》踢爆,現代汽車想把 Apple Car 項目交給起亞。儘管先前報導都說,現代是蘋果的潛在合作夥伴,但是現代不認為適合與蘋果合作,因現代有「強烈意願」打造自家品牌,不想當 Apple Car 的 OEM 代工廠。

傳現代不想當代工廠,蘋果車合作對象是起亞!起亞噴 17%
科技新報 MoneyDJ 2021.01.20
https://technews.tw/2021/01/20/it-is-rumored-that-kia-builds-apple-car-kia-stock-price-rises/

報告還表示,因為現代汽車志在壯大自己品牌,不想當蘋果電動車的OEM(委託生產代工廠),所以現代把這項與蘋果策略聯盟的計畫,轉交付子公司起亞。但是茲事體大,目前現代汽車還沒有最後定奪。

與蘋果合推電動車? 韓國起亞避而不答
工商時報 2021.01.20
https://ctee.com.tw/livenews/aj/chinatimes/20210120002098-260410

「中小型A級動能50指數」成分股大洗牌,50檔就更換了44檔

中小A級動能50指數 新納入裕隆等44檔
工商時報 呂淑美 2021.01.20
https://ctee.com.tw/livenews/aj/ctee/A02648002021012015515206

鴻海打進Apple Car鏈 成長動能看旺
經濟日報 2021-01-20 01:40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12/5187951

裕隆汽車經過瘦身減資,打銷虧損,大幅改造後,資本額減少為100億元,營業毛利率為21.71%,稅前淨利率8.31%,資產報酬率0.52%,股東權益報酬率2.49%,每股淨值47.55元,營運績效及財務均趨健全,如何在下電動車新世代中攻城掠地,不僅投資人期待,也影響國家經濟發展,以台灣堅實工業基礎,應能攻佔相當市場。

【投資理財老生常談】電動車時代來臨 台灣商機大
台灣英文新聞 溫潤身 2021/01/19
https://www.taiwannews.com.tw/ch/news/4102319

裕隆搶校園充電服務網絡 台大校園設智慧充電站
蘋果日報 2021/01/19
https://tw.appledaily.com/property/20210119/NSWWSVEGCBBQ3CURWOEM2L2ABI/

賈伯斯戰將操刀鴻海MIH軟體平台 EVKit下一階段開放
蘋果日報 2021/01/19
https://tw.appledaily.com/property/20210119/D55G7E32OVC3FGFPZCSOMBXIXY/

首款開發者工具第一階段開放 提供自駕車及智慧城市指令模組
鉅亨網 彭昱文 2021/01/19 17:50
https://news.cnyes.com/news/id/4561735

MIH平台成員數近1個月倍增至400家 未來擬舉辦開發者大會
鉅亨網 彭昱文 2021/01/19 17:24
https://news.cnyes.com/news/id/4561688

鴻海 MIH 逾 400 家廠商加入,三特色助電動車發展
科技新報 中央社 2021.01.19 17:10
https://technews.tw/2021/01/19/foxconn-mih-3-points/

鴻海輕金屬打進特斯拉,估 Apple Car 三項目扮要角
科技新報 中央社 2021.01.19 16:00
https://technews.tw/2021/01/19/hon-hai-light-metal-enters-tesla-supply-chain/

【專訪】 打造「護國神山群」 經長鎖定電動車與5G供應鏈
中央社 2021/01/19 13:56
台灣不能只有一座台積電護國神山,經濟部長王美花日前接受中央社專訪表示,將打造電動車、5G兩大供應鏈成為「護國神山群」。
https://www.cna.com.tw/news/afe/202101190093.aspx

以VC-TURBO超變擎、e-POWER 、Zero Emission日產純電 「三大動力」的發佈為標誌,東風日產全面展示了其在節能和電動化方面的優勢,在競爭日趨激烈的中國汽車市場贏得了市場先機,也踐行了「技術日產」這一特點。

「敢為」百萬銷量再助推 「三大動力」利劍出鞘
北京新浪網 2021-01-19
https://news.sina.com.tw/article/20210119/37420588.html

BMW千萬I8超跑逆撞納智捷!「鷗翼」全開車頭爆爛...駕駛落跑
ETtoday新聞雲 2021年01月18日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210118/1901378.htm

鴻海集團帶頭衝!3個數字決定電動車概念股的未來|天下雜誌
天下雜誌 2021 年 01 月 18
https://www.cw.com.tw/article/5107093

《汽車咖啡坊》富士康代工不造車 車壇老將新加盟
醒報 邱文福 2021/01/18
https://anntw.com/articles/20210118-CoOb

2021 電車襲來 從燃油車邁向電動車時代,傳統車廠如何追趕特斯拉?
科技新報 Chen Kobe 2021 年 01 月 18
https://technews.tw/2021/01/18/automaker-chasing-tesla-for-ev-era/

CTWANT 胡華勝 2021-01-18

新娘不是我1/鴻海揪200多家企業組MIH聯盟 Apple Car看上現代汽車
https://www.ctwant.com/article/96941

新娘不是我2/近水樓台得不了月 鴻海發憤圖強2年內推出第1款電動車
https://www.ctwant.com/article/96942

新娘不是我3/鴻海要靠3電得天下追擊Apple Car
https://www.ctwant.com/article/96943

新娘不是我4/MIH聯盟讓鴻海品牌跟代工通吃
https://www.ctwant.com/article/96944


0121的主要殺手-康和



臺灣有錢的人很多,我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人發現裕隆的投資價值,一起加入我們的行列,將來裕隆再度飆漲,回到歷史高點,是遲早的事,只是世界快步調發展,大環境持續變化,讓地球與人類隨時面臨轉捩點的考驗,現在大盤指數也在相對高檔,大家看好之餘,還是要謹慎,尤其不要擴張信用來投資,小心賺的快,賠的也會很快,融資在劇烈震盪中,將會很難抱的住。

有段時間常在思考,除了價值與基本面外,為何我會挑裕隆來買,漸漸的我發現買裕隆真的很磨煉心,你的身體幾十年就會在這世界消失,這世界任何東西也遲早都會消失,你能帶走什麼?只有你的心與你造的業,會永遠跟隨著你,而這一切終究會有報應的。
裕隆股價43.2元每股淨值47.55元

還原減資前的價格
43.2元*0.635761=27.46元

鴻海與裕隆減資前股價大概是3:1,裕隆減資後應該是變成2:1,結果你看現在幾乎又要變回去3:1啦,主力實在缺德殺太大了,裕隆已經跌過頭了!有錢的人很多,再殺也只會便宜其他人,要抵禦黑手,我輩只有堅持與不用融資,勝利終究屬於能堅持到最後的人,一切都會有報應的,大家要對自己正確的判斷有信心與信仰。

金鱗豈是池中物,一遇風雲便化龍,九霄龍吟驚天變。
風雲際會淺水游,龍游淺水遭蝦戲,虎落平陽被犬欺。

唐朝韋應物《龍潭詩》
石激懸流雪滿灣,玉龍潛處野雲閑。暫收雷電九峰下,且飲溪潭一水間。
若嚴夫人經營得法,裕隆未來必有機會,再創歷史最高市值1200億之上。
鴻海這巨龍神龍,事業龐大變化莫測,故我選擇留在裕隆。

股市爆料同學會裕隆版
https://www.cmoney.tw/follow/channel/stock-2201

我在同學會的貼文
https://www.cmoney.tw/follow/channel/articles-6671994#/wall



鴻海與裕隆合資的鴻華先進第一代EVKit電動車開放平台,預計2月接單、4月出貨。鴻海推動的電動車MIH聯盟,預計7月獨立運作。鴻華先進高階主管今天首次與媒體界見面,暢談鴻華先進、MIH平台聯盟以及汽車和電動車產業前景。談到鴻華先進與MIH聯盟關係,鴻華總經理李秉彥表示,鴻華先進是MIH聯盟創始會員之一,並為聯盟提供電動車平台,成為聯盟發展的基礎;鴻華先進提供平台給MIH聯盟,聯盟提供合作夥伴及新技術能量給鴻華,MIH聯盟可為鴻華先進在發展軟體定義汽車上,提供重要助力。

搶攻電動車 鴻華先進:2月接單4月出貨
中央社 鍾榮峰 2021-01-26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12/5206446

鴻華助鴻海跨入電動車 左自生、李秉彥扮要角
中央社 鍾榮峰 2021-01-26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12/5206448

鴻華:車用晶片缺貨 估上半年有影響下半年好轉
中央社 鍾榮峰 2021-01-26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12/5206447

裕隆宣布與鴻海合資成立「鴻華先進」,更宣布以MIH開放平台持續向全球產業招手,早就已經想要深耕汽車產業的鴻海集團,終於找到從大中華汽車市場回頭的裕隆,且還先取得了FCA集團同意打進電動車供應鏈,進入2021年之後更爆炸性宣布投資中國拜騰電動車、與吉利集團、騰訊科技等等合作,積極在5G+AI的新一輪汽車產業革命中卡位。可以看出台灣業者包括努力不放棄發展自主品牌的裕隆集團,到受惠於Tesla持續熱銷、一路以來都成為電動車核心供應鏈成員的富田電機等多達數十家的台灣業者,在未來汽車產業面臨一個世紀以來最大變革的機會點,都需要有比以往更強大的信心。

[車市分析]自立自強方為上策:完美封關
https://www.msn.com/zh-tw/autos/news

《汽車咖啡坊》裕隆降格做經銷商 德國大眾享雙贏
醒報 邱文福 2021/01/25
https://anntw.com/articles/20210125-s2uy

全球電動車銷量看增6成 台廠生力軍搶攻供應鏈
中央社 鍾榮峰 2021-01-24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12/5199339

外部找盟友、找客戶,但鴻海最核心技術仍是與裕隆集團合作的鴻華先進,目標二年後推出電動車新品。在整車推出前,鴻海已透過MIH電動車平台積極制定技術、產品規格,並攜手國內外廠商搶食電動車零組件商機。

鴻海攻電動車 提前年底量產
經濟日報 吳凱中 2021-01-24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12926/5199003

鴻海轉型3+3 獲利添柴火
經濟日報 吳凱中 2021-01-24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12/5198849

福斯汽車經銷權 滙豐到手
工商時報 陳信榮2021.01.23
https://ctee.com.tw/news/industry/407102.html



2018年底嚴凱泰辭世,裕隆陷入財務危機,內憂外患之際,嚴陳莉蓮第一時間找回黃日燦協助。為何非他不可?一位熟悉兩方的人士分析,「他歷經三朝特顧,卻一直沒有實際在裡頭任職,關係有點黏又不太黏,更能客觀看裡面問題。」黃日燦輔佐嚴陳一步步穩住陣腳,去年下旬華創車電與鴻海宣布合資成立「鴻華先進」,攻入電動車,總算開創新局。「裕隆最困難的時刻已經過去,最棘手的問題大概也解決了」黃日燦說。他力主的新店裕隆城開發案喊停、自有品牌有序轉進兩大策略,都納入既定方針。他這個軍師也算達成階段性使命。

繼裕隆後,可成也搶人!黃日燦如何從王牌律師變王牌軍師?
天下雜誌 2021.01.22
https://www.cw.com.tw/article/5107172

隨日產菲律賓市場策略改變,裕隆UMP也被迫中止汽車代工業務,不過裕隆UMP也換取到資產開發的空間。據了解,設計年產能達6萬輛的裕隆UMP,廠區占地高達二、三十公頃(含預備用地)緊鄰高速公路,交通便利,附近陸續開設大型商場、購物中心,讓裕隆UMP廠區土地價值三級跳,日後若轉型投入開發,增值的想像空間不小。(1公頃 =3025坪)(裕隆不只國內土地資產雄厚,國外也有)

日產關閉產線 菲貿工部長:汽車組裝業形勢嚴峻
中央社 記者陳妍君 2021-01-21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599/5193934

逐步結束在菲日產代工 裕隆擬開商場
工商時報 陳信榮 2020/09/19
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200919000202-260202?chdtv

她對台下的朋友們分享自己認識的嚴凱泰,對於社會關懷中的細膩體貼,也分享過去以來,嚴凱泰默默行善,生前收到成疊受贈者的手寫卡片與信件「包括了遭到重大車禍的警察、失去雙親的孤兒,有些人根本不知捐款者是他,直到長大才得知。這些是許多人都不知的溫暖小故事,卻因為他在台灣偏鄉各地發生改變了力量,給予這片土地更多溫暖與生命力。」陳文茜說。

【獨家】只有4個人知道他!新北2.1億善心無名氏捐款緣由曝光
蘋果日報 2021/01/20
https://tw.appledaily.com/life/20210120/FVPSRNVFEFF77JE2LYMXRCZVZM/

【追思嚴凱泰】一生默默行善 陳文茜:他是溫暖的企業家
鏡週刊 2019.01.25
https://www.mirrormedia.mg/story/20190125fin020/

價格跌了 懂投資的有錢人就笑了
工商書房編輯 2021.01.16
https://ctee.com.tw/bookstore/selection/401576.html

[Podcast] Ep.20 攻電動車安卓霸主,鴻海傳奇再現?!
MoneyDJ理財網 首播日期 2021.0118


外資大亂鬥,外資看起來有兩派,看好看壞都有,似乎是勢均力敵,裕隆被殺過頭,作多的會有其他助力,自然容易佔上風,如此這般後,主力應該比較不會再任意亂殺裕隆了,殺了會被別人撿屍,只是白白便宜了別人。最近鴻海的曝光率很高,大老闆小老闆都站出來為公司說話,裕隆的股東已經苦很多年,裕隆的老闆要加油,如果大股東沒錢買,那就做出成績,讓投資法人看好裕隆,他們自然會來買,輸人毋輸陣,輸陣歹看面。




縱經百千劫,所做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
裕隆股價43.2元每股淨值47.55元

還原減資前的價格
43.2元*0.635761=27.46元



股市爆料同學會裕隆版
https://www.cmoney.tw/follow/channel/stock-2201

我在同學會的貼文
https://www.cmoney.tw/follow/channel/articles-6671994#/wall



台製首輛量產電動車即將問世,供應鏈傳出,裕隆(2201)與鴻海(2317)合作成立的「鴻華先進」,首款電動車「原型車」將提前在6月發表,鴻華先進正與五到六家國際客戶洽談,裕隆可望擔任整車工作,台灣電動車挺進國際。依據供貨時程,鴻華下單、裕隆整車,台製首款電動車最快在年底前,其量產準備即可就緒,換言之,台灣的電動車商機,今年底前即有望開動。

鴻華首款電動車 傳6月亮相
經濟日報 邱馨儀 2021-01-28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12/5210926

台灣發展電動車整車 訂單是關鍵
經濟日報 邱馨儀 2021-01-28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12/5210928



納智捷S3、U5將化身電動車重生?裕隆、鴻海1月底聯手推出新平台
ETtoday車雲2021-01-28
https://speed.ettoday.net/news/1908765

拆解裕隆華創 鴻海的「隱形轟炸機」如何5年內瓦解特斯拉門檻?
天下雜誌 2021-01-27
https://www.cw.com.tw/article/5107257

成立短短三個月,鴻華先進就能推出第一款電動車EV Kit,之所以能夠有這樣的速度,是奠基在過去華創車電,投入上百億元開發的平台,以及裕隆集團過去15年,花費近千億開發自主品牌汽車,所累積下來的技術、人才,大大加速了鴻華先進進入電動車產業的時間與效率。陳正夫認為,特斯拉因為一開始就專注在電動車上,因此得以在前期取得領先優勢,他分析:「未來不到五年,特斯拉的競爭優勢,會慢慢被磨平。」理由是,特斯拉現在是在軟體上佔有優勢,然而,一旦傳統車廠卯足全力追趕,很快就能趕上,「過不了幾年,特斯拉就會變成一般車廠。」

鴻華先進幕後操盤者曝光!第一代EV Kit四月出貨,已獲得某新創訂單
數位時代 高敬原 2021.01.27
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61151/foxtron-ev

五年後特斯拉變一般車廠?鴻華先進副總:傳統車廠落後的是市佔、非技術
數位時代 高敬原 2021.01.27
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61140/future-of-mobility-c.a.s.e.

「鴻華先進是裕隆與鴻海雙方都相當看重的公司,除了劉董(劉揚偉)每週會一起開會外,裕隆董事長嚴陳莉蓮也相當重視,希望可以一起將台灣汽車業帶向國際。」身為裕隆老臣出任鴻華先進副董事長的左自生說。鴻華開發的第一張成績單EV Kit(電動車開發平台)會在1月底發表,預計4月就能交貨,包括全球車廠以及開發電動車的新創公司都會是鴻華的服務客戶。

【鴻華布局曝光1】劉揚偉週週緊盯鴻華,嚴陳莉蓮派老臣督軍助陣
鏡週刊 曹以斌 2021.01.27
https://www.mirrormedia.mg/story/20210127fin001/

【鴻華布局曝光2】鴻華首張成績單4月交貨,拜騰、吉利都是未來客戶
鏡週刊 曹以斌 2021.01.27
https://www.mirrormedia.mg/story/20210127fin002/

鴻華先進是由鴻海集團(2317)與裕隆集團(2201)於2020年合資成立。結合兩大集團的優勢,整合裕隆在整車自主研發平台,以及鴻海在全球市場強大的供應鏈系統、關鍵零組件製造、機構設計研發與系統整合等專業能力,推動電動車開放平台與共用化的新經營模式,為全球客戶提供整體解決方案。

MIH啟動 電動車零件廠開始接單
經濟日報 邱馨儀 蕭君暉 2021-01-27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12/5206377

MIH模組生產 比特斯拉有彈性
經濟日報 邱馨儀 蕭君暉 2021-01-27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12/5206385

裕隆集團資源相助,鴻華先進科技發展電動車如搭高鐵般飛速,成立短短三個月,首款電動車就將開賣!鴻華總經理李秉彥26日宣布,第一代EV Kit電動車載具平台下周發表,已獲某新創公司訂單,首批車將在今年4月透過裕隆三義廠生產交付客戶。

成立僅三個月,鴻華接單交車
工商時報 陳信榮 鄭淑芳 2021.01.27
https://ctee.com.tw/news/headline/408760.html

降低鴻海集團色彩 MIH聯盟擬於7月正式獨立
蘋果日報 2021.01.27
https://tw.appledaily.com/property/20210126/BW6BLZVF5ZD4RATU43EDWRQAQU/

鴻華先進已接單4月出貨 覓萬坪地設試驗場域
蘋果日報 2021.01.27
https://tw.appledaily.com/property/20210127/U3I2HJ2J2RGQ3GAVFRJQ5CQJ4I/

主持人很可惜,一直插話打斷,沒有給來賓完整解說的時間



裕隆 (2201)籌碼相關-券商分點買賣日報-康和8450
https://histock.tw/stock/branch.aspx?no=2201
https://histock.tw/stock/brokertrace.aspx?bno=8450&no=2201





縱經百千劫,所做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
顛倒的現象
兩年來觀察裕隆的股價漲跌現象,裕隆常在漲勢的末段,外資才突然來大買,可是奇怪的是,外資大買後,股價就開始弱勢並回檔整理。而跌勢的時候,則剛好相反,外資常是來補最後一刀的,最後才來大賣,而外資賣壓結束後,股價通常就會開始反彈了。感覺他們這些主力與外資,似乎都已經講好要怎麼操作了,他們都是一掛的嗎?

另外奇怪的是,國票-安和之前買那麼多的裕隆,現在裕隆搭上鴻海集團電動車的題材,正是拉抬作多股價的好時機,怎麼一點動靜都沒有,應該不可能跟一般散戶一樣已經沒資金可以加碼了吧!還是他們早已經把股票轉到其他券商戶頭賣出來了?

最近公司主動發佈有關鴻華先進的利多新聞,是正面的作法,對於持有的股東來說是好事,可以強化大家持股的信心,可是顯然還不夠力,最大的大股東要負起最大的責任,希望公司在過農曆年前,能主動發佈一些更有力的實質利多,讓已經痛苦多年的裕隆股東,在牛年能過個好年,假如去年第4季獲利真的很好的話,就盡快公佈吧!別在拖了,還有可以把一些閒置的不動產活化,讓公司獲利大增,讓那些看壞並作空裕隆的人將來倒大楣。

裕隆加油,嚴夫人加油,所有投資裕隆的同學大家一起加油。




股市爆料同學會裕隆版
https://www.cmoney.tw/follow/channel/stock-2201

我在同學會的貼文
https://www.cmoney.tw/follow/channel/articles-6671994#/wall



根據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全台新車掛牌數量達到457444輛,比2019年微幅成長4%,其中國產車掛牌數量為241757輛、進口車為215687輛,國產vs.進口比例為52.8% vs. 47.2%,國產車在一掃連續多年陰霾之後,終於在2020年明顯回溫,原本2021年1月7日終止之政府舊換新購車優惠補助方案,亦在立法院議期結束前正式通過,政策優惠再延長五年至2026年1月7日,除了希望在台灣防疫持續穩定情況下,讓國人可以加速汰舊換新進度,同時也希望利用這2020年台灣在全球難得的經濟成長,延長汽車消費買氣,對於在全球疫情多變局勢下,提振產業與消費存在一定的正面效益。

[車市分析] 國產逆轉勝 天蠶變變變
msn汽車 車訊網 2021.0129
https://www.msn.com/zh-tw/autos/news

【市場評論】搞東搞西就是不退讓,何不一次取消不合時宜的貨物稅!
CARLINK鏈車網 2021-01-11
https://autos.yahoo.com.tw/news

MIH聯盟至今已突破500家廠商加入,包括Arm、Siemens Software、GuardKnox、DRIMAES、財團法人車輛研究測試中心及工研院等,即便面對紅色供應鏈大軍集結,鴻海EV佈局速度之快,也足見其前瞻性。

甩開紅色供應鏈 鴻海MIH聯盟突破500家廠商加入
ETtoday財經雲2021-01-29
https://finance.ettoday.net/news/1909643

鴻海線上尾牙大咖現場Live,5輛百萬納智捷大方抽
鏡週刊 曹以斌 2021.0129
https://www.mirrormedia.mg/story/20210129fin014/

吉利投資新創車廠法拉第未來,鴻海電動車新客戶有譜了
鏡週刊 曹以斌 2021.0129
https://www.mirrormedia.mg/story/20210129fin001/

日經新聞引述消息人士報導,為緩解半導體短缺重創全球汽車業的問題,台積電(2330)將以「最急件」(Super Hot Run)方式,生產車用晶片,最多可將生產時間縮短50%。報導指出,大多數車用晶片正常的生產流程從開始到結束,至少要40至50天。台積電若以最急件方式生產,將能使此流程縮短到20至25天,甚至更短。

日經:台積電將以「最急件」方式 生產車用晶片
經濟日報 2021-01-28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599/5213438

車用晶片荒 台積先救急
工商時報 涂志豪2021.01.29
https://ctee.com.tw/news/tech/410310.html

全世界半導體都靠台灣?「台積電」接大廠訂單將面臨 3 大難題!
股感 StockFeel 2021 年 1 月 29 日
https://www.stockfeel.com.tw

【2021天下經濟論壇CWEF冬季場】
鴻海MIH大聯盟破400家! 魏國章提策略 要成電動車界Android





不要再把股票借給大戶砍你了
裕隆被外資大賣的這2天,借券賣出同時大幅增加,或許看壞裕隆的外資手上籌碼已經不多了,又想打壓裕隆的股價,才需要動用到借券賣出,你買的股票就是你的寶劍,大家不要把你手上的寶劍借給敵人,讓他拿來當武器砍你,砍得你股價破底,然後他在用便宜的價格回補回來還給你。

你只賺到一點點蠅頭小利(利息幾萬元),他卻賺到的大大的股票價差(可能幾億元),你說你沒打算賣沒差,利息不賺白不賺,最好是你平常完全都沒在關心你手上持股的狀況,也不在乎股價的漲跌啦,別因小失大得不償失,什麼都想賺什麼都賺不到,你真的有認真思考過其中的利弊得失嗎?

宏碁現在累積的借券賣出餘額高達20幾萬張,宏碁的業績很好,可是之前股價一直漲不上去,你去看宏碁的線圖,宏碁的股價被空方壓制多久沒漲了,就知道那些借券放空的人有多可惡,你是那個借股票給別人的人嗎?你就是那個幫兇嗎?

宏碁要積累多大的量能才有辦法突破空方的壓制。第一天18萬張,第二天31萬張,第三天今日呢?這純粹是作多者的功勞,把股票借人賺利息的該汗顏。你說這樣可以軋空也不錯,那也要有夠強大的利多與作多者可以支撐股價走下去,你以為空方是省油的燈嗎?找機會把你的借券Call回吧,你損失一點利息,讓空方被迫強制回補賠大差價。
縱經百千劫,所做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
裕隆週五1/29日收盤40.9元,還原減資前的價格為26元,減資前最後一個交易日10/6日收盤23.95元,算起來還漲不到10%。而大盤10/6日收盤12704點,昨天1/29日收盤15138點,已經漲20%左右了。宏碁10/6日收盤25.1元,1/29日收盤27.05元,也是漲不到10%。宏碁因為疫情嚴重,宅經濟盛行,最近業績一直很好,獲利也很好,漲幅也遠低於大盤,所以大盤修正時,需要也跟著跌嗎?

裕隆第3季的淨值為47.55元,上次公佈11月賺了0.84元,今天的報導說,裕隆今年1月也可能會賺0.84元,裕隆之前該提列的虧損幾乎都已經提列了,你覺得去年10月與12月,裕隆的獲利會突然變的很差嗎?四個月的獲利累積下來,裕隆現在的淨值搞不好已經超過50元了。

宏碁與裕隆的弱勢都是來自於籌碼面,宏碁是太多股東把股票借給有心人放空了,22萬張的借券賣出餘額,28萬張的借券餘額,將近佔了股本的1/10。空方目前手頭至少還有約6萬張可以放空,而且空方還可以再借,我相信也一定還有人會借給他們,作多的人有這麼多的銀彈跟他們拼嗎?所以我之前一直講,別再把你的股票借人賺小利息了,空方用你的股票當武器砍你,砍的你股價漲不上去,甚至股價破底,如果你是把股票借人的,面對下跌,那你就不該有任何的怨言,因為你也是幫兇之一,跌了該怪罪誰?是誰的責任?

裕隆是這兩個月以來,大戶持續賣了5萬多張的籌碼出來,造成股價的弱勢,在基本面看好的狀況下,股價越跌大家應該要越看好,抱的越緊,因為低股價更有投資的價值了,不過有些人很壞,想買便宜價格,所以會在股價弱勢時,還來散播悲觀與不利的的言論,大家對自己長期觀察累積下來的正確判斷要有信心,不要太輕易被有心人影響做出錯誤的決定。不要常常買之前沒做功課,漲的時候就看好,跌的時候就看壞,這樣很容易會追高殺低,該小心的時候過度樂觀,該有信心的時候又過度悲觀,到最後只會錯失良機。


裕隆股價40.9元每股淨值47.55元

還原減資前的價格
40.9元*0.635761=26元



股市爆料同學會裕隆版
https://www.cmoney.tw/follow/channel/stock-2201

我在同學會的貼文
https://www.cmoney.tw/follow/channel/articles-6671994#/wall



鴻海與裕隆如果是在美國或大陸上市的公司,現在股價大概早就翻好幾倍了。特斯拉或蔚來如果是在臺灣上市的公司,可能早就關門大吉了。臺灣人要相信自己,要對自己有信心。

還沒做出一台車的法拉第未來,宣布將在美上市,為何還有人相信賈躍亭?
經濟日報 蔡敏姿 2021.0130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121852/5218423

賈躍亭拼翻身 金主們挺
經濟日報 蔡敏姿 2021.0130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121854/5216848

鴻海電動車合作對象,除了法拉第未來外,還包括拜騰汽車,裕隆汽車納智捷。潛在的合作客戶包括吉利控股集團旗下的汽車品牌,包括吉利汽車、富豪汽車(Volvo)、領克(LYNK&CO)、寶騰汽車(Proton)、倫敦電動車公司等。鴻海集團多角布局合作業者,包括去年和飛雅特克萊斯勒集團籌組合資公司,飛雅特克萊斯勒旗下有高達14個品牌,讓鴻海有許多發展機會。因為品牌製造電動車,並非從頭做到尾,鴻海不做整車,但有零組件、智慧控制系統,甚至電動車產業鏈服務等,都有商機。

鴻海攻電動車 拿到新訂單
經濟日報 蕭君暉 2021-01-30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12/5216852

汽車產業環境因素孕育出電動車霸主特斯拉
工商時報 證券組2021.01.30
https://ctee.com.tw/insights/410792.html

裕隆汽車(2201)在自主品牌納智捷爭氣、元月交車逾800輛超越目標,加上為裕日車代工新車量維持高檔,元月營收可望成長,且因子公司裕日車金雞母-大陸東風日產汽車的貢獻,單月每股獲利有機會維持與去年11月0.84元的相同表現。

裕日車躲過「晶片惹的禍」
經濟日報 邱馨儀 2021-01-30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12/5216897

新車熱銷 上市車商業績催油門
工商時報 陳信榮2021.01.30
https://ctee.com.tw/news/stock/410821.html

車市爆量 元月掛牌衝5萬輛
經濟日報 邱馨儀 2021-01-30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12/5216875

【進步的軌跡 經典回顧】扛起裕隆汽車夢 吳舜文:做一個樣像一個樣
天下雜誌video 首播日期:2021年1月30日





很多事情都是如此,最後一段常要靠信仰,才能真正渡過,如何產生信仰,每個人有各自不同的方法,有人是靠深入的研究與理解,有人就只是相信,有人就靠一股傻勁,有人就是有福氣,有人是靠高人指點,八仙過海各憑本事。
縱經百千劫,所做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

裕隆最近的利多,都是實質的利多、真實的利多,裕隆股價也沒什麼漲,只是因為減資讓股價看起來還不低,還原減資前的價格,現在其實只有26元而已。會下跌純粹是籌碼的問題,兩個月來大戶賣了5萬多張出來,若有其他有錢人看上裕隆,裕隆要漲上來也會很快的,台灣有錢的人很多,全世界有錢的人更多,5萬多張也不過20幾億台幣而已。我們散戶資金有限,那就抱緊吧!別被黑心大戶影響了,他們正想辦法等著便宜價錢買回去。

短期若沒其他大戶進來的話,只能抱緊慢慢等了,記得別用融資,黑心大戶很磨人的,有花自然香,只要裕隆業績好繼續賺錢,股價遲早會上來的,三大錢坑(納智捷、華創、東風裕隆)都處理的差不多了,鴻華先進將來還有可能變成另一隻金雞母,現在實在沒賣出裕隆的理由,會害怕賣掉的都是搞不清楚狀況,被黑心大戶嚇出來的。





股市爆料同學會裕隆版
https://www.cmoney.tw/follow/channel/stock-2201

我在同學會的貼文
https://www.cmoney.tw/follow/channel/articles-6671994#/wall

鴻華先進官網2021.0131正式上線
http://www.foxtronev.com/tw/index.html


MIH平台是集眾人之力來設計打造新一代的電動車,比較像手機界的Android系統與蘋果手機對抗,現在有特斯拉與蘋果投入電動車對傳統車廠形如前後夾殺,其他車廠越害怕特斯拉與蘋果,對MIH聯盟反而越有利,MIH聯盟越有機會壯大,因為不加入可能就是等死,那不拼一下嗎?當然傳統超級汽車大廠可能想自己組隊幹,那不管,只要有足夠多的車廠加入MIH聯盟就成了。

至於LUXGEN MBU別推出也好,反正研發的成本在去年大虧時早已提列,如果真的做出來賣,又是新的成本,銷量差的話還要再虧股東的錢,反正未來的趨勢是電動車,把之前那些研發的量能加諸在未來要產出的電動車上就值得了。


【邱志昌專欄】電動車產業與股價旭日東昇!
首席經濟學家 邱志昌 博士2021/02/04 07:00
https://news.cnyes.com/news/id/4565403

這個訊息對鴻海應該不算利空,我覺得其實是利多。鴻海與裕隆成立的MIH開放平台,本就與蘋果汽車的理念不同,蘋果是想自己獨力設計製造一台特別的車APPLE CAR,現在只是找人幫他代工而已。MIH平台是集眾人之力來設計打造新一代的汽車,比較像手機界的Android系統與蘋果手機對抗,現在有特斯拉與蘋果在前後夾殺,其他想做電動車的廠商大概只剩三條路可以選,一、超大車廠像福斯豐田日產可以自己組隊來幹、二、其他車廠小車廠新創車廠可能要加入MIH聯盟來幹才有勝算、三、不然就是選擇退出電動車市場,還有第四個選項嗎?

蘋果衝電動車 傳1,000億元注資KIA
經濟日報 黃淑玲 2021-02-04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12926/5230117

鴻海經營車電商業模式成形,力攻3大客戶群:1.傳統汽車品牌,如裕隆(2201)、中國吉利、飛雅特克萊斯勒(Fiat Chrysler);2.新創車品牌,如拜騰;3.也想切入車市的科技巨擘蘋果(Apple)、谷歌(Google)、亞馬遜(Amazon)。

外資看好鴻海車電商業模式成形
自由財經 2021/02/04
https://ec.ltn.com.tw/article/paper/1429969

LUXGEN MBU別推出也好,出了銷量也不會多好,只會浪費股東的錢,想要大馬力的台灣有錢人寧願花大錢買高級進口車,也不會去買納智捷的,沒錢的人也不會想花大錢買這麼大馬力的車,沒必要也用不到。


有違新東家策略?LUXGEN MBU大戲恐無法上映!
CARLINK鏈車網 2021/02/03
https://times.hinet.net/news/23214010

美、日、港等外資看好鴻海(2317)在蘋果車(Apple Car)供應鏈扮演要角,除了以精密製造力取勝,也因其可幫助蘋果擴張中國以外的國際市場,且鴻海與裕隆(2201)子公司鴻華發表的電動車開發平台「EV Kit」、電動車大聯盟MIH已有500家國際公司加入,日趨完整的生態系加速電動車產業發展。

外資看好鴻家軍扛電動車大旗 力攻3大客戶群
自由財經 2021/02/03
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3430666

Apple Car供應鏈 外資:鴻海將扮整合要角
自由財經 2021/02/03
https://ec.ltn.com.tw/article/paper/1429771

MIH 聯盟正式公布 EVKit,料將帶旺泛鴻海集團
財經新報 侯冠州 2021/02/02
https://finance.technews.tw/2021/02/02/mih-evkit

宣佈要加入MIH聯盟的美琪瑪、康普、東元今天都大漲,連中鋼今天都漲的比裕隆多,最佳男主角有外資護身,最佳女主角裕隆被主力黑手綁架,裕隆請盡快公布去年第4季的財報,您沒看到幾萬名股東被少數的主力大戶欺負嗎,沒腦袋顧人怨,不懂得人心與行銷,難怪品牌會做不好。

〈鴻海電動車平台〉鴻海MIH組電池國家隊 美琪瑪、康普入列
鉅亨網 魏志豪 2021/02/02
https://news.cnyes.com/news/id/4564797

〈鴻海電動車平台〉中鋼將加入MIH平台 可望扮演馬達底盤關鍵要角
鉅亨網 彭昱文 2021/02/02
https://news.cnyes.com/news/id/4564864

東元加入鴻海MIH聯盟 開發電動車動力系統新品
鉅亨網 劉韋廷 2021/02/01
https://news.cnyes.com/news/id/4564590

裕隆(2201)自有品牌納智捷(LUXGEN)轉型後積極衝刺,在包括URX銷量挹注,以及U6舊換新延續方案等促銷策略奏效下,1月掛牌數805台,創近3年單月新高。

1月車市衝5.1萬輛 十年最狂
工商時報 陳信榮2021.02.02
https://ctee.com.tw/news/industry/412177.html

納智捷銷售回溫 單月掛牌創近3年新高
蘋果日報 2021.0201
https://tw.appledaily.com/property/20210201/FNLFIX7SRNFXFIBFDYTIUAUY5I

電動車ETF可望再添生力軍 國泰投信遞件申請電動車指數認可
鉅亨網 郭幸宜 2021/02/01
https://news.cnyes.com/news/id/4564687

裕隆傾集團全力相助,與鴻海集團合資的鴻華先進發展電動車腳步加速,官網在昨日正式亮相,其開發的MIH電動車開發者工具平台也在昨日對外發表,將協助跟開發者著重於ADAS系統的開發與操作,MIH聯盟並宣布在3月召開首次合作夥伴會議,確定供應鏈。

裕隆力挺 鴻華MIH平台亮相
中國時報 黃琮淵 2021/02/01
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210201000407-260110

鴻海電動車聯盟 發動引擎
經濟日報 吳凱中 2021-02-01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12/5220762

由鴻海與裕隆合資的鴻華先進目前客戶主要以MIH聯盟會員廠商為主,而包含納智捷,及與鴻海集團聯盟的吉利控股、拜騰汽車以及飛雅特克萊斯勒集團,都是潛在合作客戶。

鴻海推電動車開發者工具平台 外資按讚
經濟日報 謝艾莉 2021-02-01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12/5221661

MIH電動車聯盟 3月首次召開合作夥伴會議
工商時報 鄭淑芳2021.02.01
https://ctee.com.tw/news/tech/411496.html

MIH聯盟 下月召開夥伴會議
經濟日報 吳凱中 2021-02-01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12/5220769

鴻海 (2317-TW) 主導的 MIH 聯盟今 (31) 日正式發表第一代電動車開發者工具平台「EVKit」,將協助客戶在先進輔助駕駛系統 (ADAS) 的開發與操作,而執行長鄭顯聰也以個人名義對聯盟成員發出公開信,除了透露目前聯盟成員突破 500 家,同時也透露將於 3 月召開首次合作夥伴會議。另外,鴻華與裕隆 (2201-TW) 合資的鴻華先進科技,官網也在今日正式對外亮相;至於 MIH 的官網,則預計在年中正式推出。

MIH聯盟開發者工具平台正式上線 3月將召開首次合作夥伴會議
鉅亨網 彭昱文 2021/01/31
https://news.cnyes.com/news/id/4564411

鴻海MIH電動車規格曝光!跟特斯拉一樣是永磁同步馬達,電池續航力360公里
數位時代 2021.01.31
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61222/mih-2021-evkit-handbook-mooly

GameStop之亂震撼華爾街 謝金河預測「台股生態將有重大改變」
鏡週刊 朱冠宇 2021.01.31
https://www.mirrormedia.mg/story/20210131web010/







新店裕隆城空拍(第1--2分鐘) 2021.01.29






減資後賣出約5萬張

減資前張數需乘上0.635761


稽首皈依蘇悉地 頭面頂禮七俱胝
我今稱贊大准提 惟願慈悲垂加護

這些主力這輩子或許能賺(搶)很多錢,不過錢這輩子用完後,剩下的也帶不走,太多也沒用,要留給子孫嗎?子孫也只是你過去的冤親債主,你留那麼多給他在人間享受,結果你下地獄去享受,是想不開嗎?下輩子、可能要很多輩子,你才還的完這輩子所造的惡業。這種損人不利己的事,怎麼想都不划算,少數人造成幾萬人的痛苦,將來幾個人要償還這幾萬人的痛苦,1萬倍的痛苦你受的了嗎?還是想要分100世來償還那100倍的痛苦?我才不敢去幹這種缺德事,想想都可怕人在做天在看,你們逃不掉的,最好適可而止,善惡到頭終有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縱經百千劫,所做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
cscm wrote:
裕隆最近的利多,都是(恕刪)


1.2020/11賺0.84但純本業的獲利有多
少?若大部分靠得是轉投資收益來
的,那跟裕日車一樣,這樣市場本
益比就低了(約12倍)!
2.股價現在約40,代表今年市場預估
賺3.X元?但我看樓主前面寫的,今
年打消壞帳之後似乎每季可賺1.5?
那。似乎現在價格偏低。
3.裕隆從以前到現在都被說是扶不起
的阿斗,新的電動車四月要出來
依。衣然掛上納智捷的牌子會讓人想
買單?(看看政府到時會補助?)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5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