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然房價不計入實質通膨 是失真 是掩飾通膨買雞排 貴一倍計入通膨 買房子貴3倍 不算通膨當房價漲的足夠每戶人家吃10輩子的雞排 吃5輩子牛排當你的房地資產膨漲3倍當你房產列入國民財富統計中而對通膨的影響卻以零計算 不列入參考這是在粉飾太平 以誤謬統計 轉移焦點 愚民政策所以點出 房價 不計入通膨的誤謬是戳破銀行定存利率必須高於通膨的謊言的第一劍
定存頂多讓你看到你有這筆錢穩穩地在而已,但通貨膨脹越膨越多,你看幾年前雞排多少,疫情過後雞排又漲了多少,再看看疫情前薪資,跟疫情後薪資有沒有呈等比例的上漲,就知道放銀行的錢少了多少了....但還是需要每個地方都要放一點啦,已備不時之需
薪資漲幅 - 通膨= 假實質薪資漲幅 (該通膨必須為加計房地產通膨 才為真實質薪資漲幅)未加計房地產的假通膨 所得的結論都是假國民人均薪資高低 牽涉到 總體GDP中 資本利得與薪資所得的佔比也牽涉房價計入GDP(加計資本利得) 卻不計入通膨(不加計資本利得房地產 股票)所以以台灣來說比數據好看 GDP:好看(因加計房地產) > 薪資漲幅:難看(資本利得占比高)> 實質薪資漲幅:不能看(扣除房地產股票等資本利得通膨)薪資漲幅 - 假通膨 = 為正表示食衣住行無虞 (住=租房)薪資漲幅 - 真通膨 = 為正表示薪資增幅可以大於房地產增幅食衣住行無虞 (住=買房)只有北歐不炒房國家和美國的非大城市以外可以
實質薪資漲幅為正 表示薪水族 生活越來越好實質薪資漲幅為負 表示資本家 生活越來越好實質薪資漲幅 跟實際房價漲幅 差距越來越大所以實質薪資漲幅 應視為負值哪來主計處通計有正2%~3% 實質薪資漲幅愚民統計
可以參考美國的實質利率走勢,表示名目利率減通膨預期:可以看出有些階段實質利率為負,表示那段時間定存是無法抵抗通膨的,但長期而言應該可以,至於物價調查是否合理,那就有得討論了!至於台灣表達物價的指標更是與實質脫節,定存抗通膨對於固定資產花費可說是非常難。
有位有趣的專家 不知真專家還是假專家他分析未來 高通膨會走一大波 因為美國印的鈔票越來越多未來十年 高利率會變常態但通常我們看到的機構預測的是 高利率1~2年後 銀行會倒閉無數但看回80年代 高利率10幾年後 很多銀行還是活得好好的這是說一但走回低利率 就回不去了高利率還是80年代 高利率時代 有機會還回的去為何未來十年 高利率會變常態因為美國印鈔機 有在回收的嗎哪我的看法是要維持高利率 壓通膨 就要發債之後來印更多錢來還債息買美債10年後 連本帶利拿回來市場上越來越多多錢 通膨更高 利率就更別想降下來了這就是QE後通膨每10年會來一次未來是不是走向通膨螺旋終於有一天 美債就爆掉了個人天馬行空的亂想 不必太當真思考有一點不同 上世紀通膨都跟石油有關本世紀2013 和2023 通膨都和QE有關QE的通膨之路 如飲鴆止渴經濟走弱時 就同毒癮發作 一定要打幾支QE是不是之前QE要五毛給五塊的本來打幾支營養針就可以出院偏偏改打過量類固醇走出來變綠巨人 通膨浩克QE大放水 大亂印現在收拾殘局不知來得及來不及
我跟你說我不管是有多少錢$都擺放在(活存)不擺在(定儲)而且我從都不在乎什麼(通膨也從來沒發文 去問過這種事像這種事 我從來沒在擔憂的為什麼呢不說(酸民) 太多了!不在乎自有不用去在乎原因理解壇民我免說他也明白的沒必要講讓壇民們跑來酸我論壇裏什麼最多酸民最多了沒啥事盡量不要惹人跑來酸不信你也大可問問壇民看看哪人有曾看過我問過這種事論壇並沒多數人誤以為那樣好用很在乎(通膨)的人 問也沒什麼用世間難題不是肯問都能夠解決的準備個(超大置物箱) 裝好衣物然搬去深山裏蓋(樹屋) 來居住從此不再下山去購買任何東西養雞/養鴨/種植蔬果/都自己來想吃魚那就去釣溪魚火烤來吃保證絕對能(抗通膨) 沒問題的不過你敢自己去做殺雞殺鴨嗎我自己會下廚但不敢自己屠宰而且深山裏夜晚真是挺嚇人的所以我不適合搬去深山裏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