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non wrote:因他們算法,用單利算,6 年付清後,未來每年的增值的 % 數,是用 每年增值的金額 / "最一開始投資的金額" 這樣去算報酬… 自然怎算都高 = =)(恕刪) +1這招真的很常見算利息時,看%數感覺很小有欠過信用卡的就知道複利的威力(雖然表面看起來是單利)算投資報酬時,就用單利%數很高
我也有買...已經快6年了不過我報酬率目前是+19%大大一定要隨時轉換啦你不理財~財不理你我有去申請線上轉換想換啥就換啥不需透過業務自己要去做功課看哪一支好業務的話能聽..XX都能吃平均一季檢視一次報酬率不漲的就換掉當初跌很多時也想賣掉但壽險保額還不錯就繼續繳
投資型保單就是 投資(標的有債券+基金+貨幣)+保險(定期壽險每年調升)注意的是投資會賺也會賠的+保險每個月扣壽險費用(隨你年齡調升+壽險買的額度)+帳戶管理費每一間保險公司賣的都是前七年扣的費用很高(約七年後全額都是投資),第一年60~100%(每間保險公司商品不一樣)大部份會有躉繳型的,如10萬買一張(只扣約5%手續費)(剩下的用來95%投資)後來丟進去多少錢就是都5%手續費(缺點:第一次繳費用太高)(優點:手續費前期少)(前期手續費高的過七年後,都會100%投資+只扣帳戶管理費+定期壽險費)優點:20歲(年輕時)買的定期壽險會比投資型的定期壽險費用高(但投資型回隨年齡調高,45歲後建議贖回)(這張是當你2x歲時有小孩有房貸做保障又很便宜大碗的選擇)(缺點:定期壽險45歲後會大幅調高,當房貸繳完+孩子長大了,責任已了,不需要定期壽險,建議贖回)當你是定存族買這一張真的會被玩死,投資部份(股票基金+債券型基金+貨幣型基金),請你不要買每個商品只要了解它,去分析它,看適合自己否(多買幾次人情單一定會被玩死)(不看回覆了,有問題寄信問)
我自己有3張投資型保單也有在銀行扣基金合起來月扣23000~銀行扣10000~投資型一張10000的~一張單筆的~大樹的是3000~大樹的媽媽在我當兵的時候買的....買的時候只知道大樹業務員跟他說買基金.....其他2張我自己買的~~~現在大樹的報酬21.39%基金自己配的因為之前業務配的很爛...配美國政府基金跟國泰自己旗下的忘記是哪支了~出社會後我自己配摩根拉美+富蘭克林全球債+貝萊德世礦+新興亞洲......5年來沒停扣過另一張月扣10000的~報酬41.6%~2008年9月買的三商的....基金也差不多這幾支~但全債換高收益債~新興亞洲換全球新興市場......最後一張單筆的也是三商~只配全債2009年2月~現在6.51%....銀行理專捧場的德盛安聯綠能....還是負的...復華的中小精選...期中有贖回..正18.11為什麼買3張~為什麼買投資型保單~為什麼不怕賠~為什麼不買股票~為什麼不做其他的......很多人問我太多為什麼...我只回答~~我沒有很多錢~~也不喜歡衝來衝去股票上上下下~我只要求合理報酬8~12%~我不貪心~我想賺錢但我有也有家人跟責任要顧~~至於大家不喜歡的保險成本跟費用我不在意~不過我知道如果在短期內我怎麼了~報酬率會很高~多高~就很高~因為我家人會領900~1000萬~~~大家都只在意報酬率...同樣每個月扣23000~要多少才會到1000萬???....還有在投資市場~~不是看賺多少報酬多少....而是看你能在市場存活多久......巴爺爺好像有這麼說吧 哈哈 金融商品很多種~~沒有一種一定對也沒有一定不對~~只是哪種你喜歡適合你而已~~~每次都你在賺~每次都你贏~每次都你對~每樣都要比較~費用手續費都不能算~別人都吃虧~你就是神~可能嗎~那巴爺爺算什麼.....
FonsChuang wrote:在我的投資型保單滿五...(恕刪) 看了許多人在討論投資跟保險的問題我在93年有買過"鐵達尼號"那家公司的投資型保單,2年後就停了,為什麼要停?因為我發現我只要投資就好,並不需要壽險的部份(額外醫療險已有加壽險)退了保單之後,想當然耳,"投資型保單的壽險就失效"各位投資都是為了賺錢,總會有贖回的一天當你(妳)贖回時,你有問過業務員投資型保單上的壽險金額會發生什麼事嗎?歸零....錢拿回來了,保單也失效了,這幾年的壽險金額就白繳了。最後看了大家的投資報酬率,有些雖然有賺,但總繳金額-投資獲利金額=賠錢買基金就跟銀行買就好,專額專項,集中火力,這樣定時定額才看的出威力。
zausjason wrote:不知道大大是不是乎略...(恕刪) 我只是舉例,說要保保險,選最簡單的… 這樣才好理解保障有多少 / 費用要多少… 只保意外險,是真的不夠啦不過一年一保的意外險,真的便宜… 而且政府的統計,國人有 5% 的機會最終會因意外事故而死亡… (每 20 個人有 1 人因為 意外事故而死 ) 所以不保白不保…另外我還有保的 是便宜的一年一保的醫療險,跟防癌險…防癌險會保,因為政府的統計,台灣人男性約有 29% 的機會,是因為得癌症而死亡的 (還不包括得了癌症,但不是因癌症而死的) … 所以那麼高的風險 (1/3會中獎),自然要保一下安心點…至於醫療險,選擇一年一保,原因也很簡單…比終生的便宜,而且保障還比較多…而省下來的部份拿去投資,到了一年一保不能再保 (或是不划算時),就吃投資的報酬… 怎算都比較划算… (投資失利?至少還有全民健保啦,得普通人的小病 / 健保有給付的病,不會死人)而要是投資失利,再加上年老時得了什麼怪病要住院 200 多天之類的 (基本上要得這種怪病,終生的醫療才會划算),就算自已真的倒楣透頂囉… (而且那麼老了,我覺得我也會選擇安樂死就好吧)
.........投資型保單....其實跟銀行投資基金...只有差在二條1: 銀行的 只要把錢拿回來都要扣手續 什麼的 而 投資型的每年有幾次不用錢2: 死掉 出於 意外、自然死..都可以拿錢只是爽到受益人每各人的風險程度不同.....有人拼期貨 有人拼基金....有人拼股票我就見過朋友錢很多,但對投資完全不董、反正他就是每月扣 5萬在基金..說實在的 扣了7年多了聽說最好的時後是 150% 多的 收益 不過他沒賣掉...又給他等 這次被洗禮後 多爛都有 70%的收益對他來說 時間換取空間..用空間換取 金錢....這是有錢人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