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manhman wrote:台灣這麼小資原人口那麼少,經濟本來就以出口為主...(恕刪) 所以為了出口就一直貶值,讓物價一直漲嗎?要犧牲勞工權益去讓公司不求成長嗎?以IC設計來說,現在連匯率都會影響到獲利,這就是不思升級的結果人家其他公司在做SoC或其他類比IC大賺錢,台灣公司還是做一些沒競爭力的IC只想靠貨幣貶值來獲利,這樣的匯率政策對嗎?
xmanhman wrote:台灣這麼小資原人口那麼少,經濟本來就以出口為主 那中國資源人口那麼多,怎麼出口還佔30%...重點不是不要出口,而是貿易順差,等於是台灣人都在替外國人作工.不過是一本"財經雜誌"的記者評出來的,也可以年年拿來造神,真是可笑.
xmanhman wrote:台灣這麼小資原人口那...(恕刪) 本來彭總裁這樣搞都是爽到企業跟外國人倒楣的都是受薪階層像台灣的DRAM產業之前快倒了要求政府出面協助後來景氣回溫有賺錢了希望各廠商能夠合併結果還不是散沙一團沒人願意結果現在DRAM股價呢?茂X銀行聯貸的錢坑誰收尾?還不是政府誰的錢?還不是倒楣的納稅人的錢更不用說許多大公司為了股票能夠上市櫃撈錢分割掛牌、減資再增資、私購結果倒楣的只是一般老百姓!!
兵臨城下 wrote:錢有進有出.匯率本來...(恕刪) 累積外匯存底實際上是拿資源,勞力,時間去換來鈔票,錢是拿來花的,不是放在當外匯存底。貿易順差外匯存底對貿易逆差國來說是一種負債,順差國理應可以拿那些錢去換得資源,時間,勞力。要靠外匯保護的產業,根本不該出現在台灣需市場機制自動淘汰,從雁行理論可以發現,過度的干預匯率只會降低本國購買力。可惜這已經是產業結構問題,雖然想要增加購買力,可是會造成薪資收入的減少,因為產業結構無競爭力,替代品多,自然就競爭力下降。聯繫美元匯率跟著美元跑只是惡性循環,重點是產業結構,下個十年,這點韓國人做到了。台灣呢??
xmanhman wrote:台灣這麼小資原人口那...假設台幣一直升值,薪資百分之百一定會下降,因為價值才是重點(恕刪) 享受過台幣26時 遍地黃金 的高薪年代嗎?知道當年 大富豪 花中花 怎麼發小費的嗎?可別說在電影裡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