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你算出來的答案是94、85、73、50或44,你可以拿一張白紙代替偽鈔,另外再找兩個人和自己一同來扮演這三人,而扮鄰居那位先準備好50元零錢(10*4、5*1、1*5),隨便拿一個東東代替那雙成本是15元、售價21元的鞋子,然後照著題目流程走一遍,那就可以得到店家到底是損失了多少錢了!!雖然這個方法是笨了點,但也是較能說服大多數人的方法,我就是用這個方法去說服一位轉不過來的同事(因為他的答案都超過50元很多了)...我不是指版大的答案是錯的,因為我大概可以理解版大要闡述的內容,但我還是僅站在店家實際損失的角度看即可!(所以我是偏向44元這個答案的)
Galaxy Wu wrote:同意就算是會計問題,也要看基期;鞋子的交易獲利6元;收到偽幣損失50元;但是同一題目的敘述中包含兩件事,誰可以說絕對不是44元? 就算是會計問題,也不見得會出現44元的答案。沒有人能確定批入鞋子和交易是同一期。所以題目中描述會造成這個困擾,但就算有困擾,偽幣問題還是很直覺,答案就是偽幣標示的面值。另外,「成本」一詞有點問題,題意中的成本應該是指批價,是指中間消費的一部分,應該不含其他開銷,因為這些開銷沒辨法只歸在一雙鞋上頭。我再強調一次,偽幣問題本來就非常直覺,答案就是偽幣標示的面值。
ryanku918 wrote:看到這邊的論點, 不知為什麼讓我想到散戶大絕 "只要不賣就不算賠" ...(恕刪) 這就是『長期投資』的價值所在。就跟選秀節目的鬼評審一樣,歌唱完,人家叫你評分。評審卻說:『我看重的是他的未來性!』
香酥雞 巴比Q wrote:這就是『長期投資』的價值所在。就跟選秀節目的鬼評審一樣,歌唱完,人家叫你評分。評審卻說:『我看重的是他的未來性!』 股市交易和商品買賣不一樣!根據 George A. Akerlof 所言,股市是很難賺錢的地方……我就不相信散戶有本事能賺很多錢,就算賺到錢,也只是「僥倖」~這個世界的法則很簡單,要滿足很多條件才能觸動一個事件,賺錢當然是如此。有些人本身就是缺少了條件,散戶就是缺了這些條件~個人認為,平凡人賺大錢的方法只有兩個:1、中樂透2、(努力賺血汗錢)達到房市交易門檻→人生為了房市而活→而在特定時期內得到一大筆存款簡單來說,賺大錢是個非常不實際的想法~一個大多數人都想賺大錢的地方,其實是大多數人都活不好的地方……
我覺得大家想太多了,題目給的就這麼多,哪來其他拉拉雜雜的東西好考量?鞋子進貨時期不同?所以要把匯率和幣值算進去嗎?還是要考量鞋子可能的漲價成本?要不要連GDP都一起算進去啊?機會成本?怎不考量若老闆把五十元拿去買樂透有可能中頭獎,那頭獎金額不就變成他的可能損失?題目給多少,就做多少事,沒給的就別亂想了。所以答案就是損失44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