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inYeh wrote:
整個看下來, 一堆人亂入.
我上財政部的網站, 裏面的說明也不夠明確,必須靠自己去組織這些片段.
我認為電子發票有取代傳統方式的優勢, 但執行方卻很瑣碎在推行.
難怪一堆人(包含本人)還在那裡摸索.
icash, ibon, 在家樂福適用嗎?
如果還沒準備好, 何必那麼急呢?
家樂福也有自己的會員卡,那個自然也可以當作載具
所以,也是可以導入
PS: 7-11的i-cash & 家樂福、全聯、超市、各大加油體系的會員卡 & 遠東的HappyGo卡 & 悠遊卡...都是適合的載具
但,印象中,四大超商每年所使用的發票量是佔比最高的。
所以,是政府優先希望導入對象。
日本人講究plan-do-see(謀定而後動),台灣人著重do-see-plan(做了再說)
習慣就好....
要全面推自然人憑證當作電子載具我個人覺得是不可能的, 因為有隱私權的考量, 有些人就是不喜歡讓人知道自己的消費行為, 你不能強迫每個人買東西都掏出自然人憑證或者有跟自然人憑證歸戶的卡片才能載入電子發票.
因為這種隱私權考量, 所以現在的做法我覺得還算恰當, 不想讓人知道自己買了甚麼的人, 可以用不記名的卡片 (悠遊卡, iCash). 不怕的人, 就可以把這些會員卡或者電子錢包和自然人憑證作歸戶, 享受電子平台自動幫你兌獎的好處, 萬一卡片丟掉, 電子發票不會因此就丟掉, 還是在你名下.
至於統一各家的卡片這回事, 我個人認為在商業競爭考量下也是不可能的, 誰都不想要自己的會員名單被攤在一個公共平台下, 也不願意為了這個共通的平台, 每筆交易還要被另一個機構收手續費, 這其中牽涉了太多商業利益糾葛.
ryanku918 wrote:
辦icash, 悠遊卡都要錢吧! 為什麼政府不統一採用自然人憑證, 消費者結帳時就給自然人憑證讓商家連線去登錄發票就好了啊? 不知為什麼要搞這麼多卡片, 每家店還都要用各自的卡片, 沒有的還要去辦 Orz, 做法真的蠻擾民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