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子們,還我證所稅!!! ( 我支持證所稅 )

外國月亮圓
政府歡迎外資
不歡迎本土資金
何必當二等國民資金?
若惡稅通過 變成一等外資資金就行了 會有會計事務所推這些業務的 無需擔心
hyc0707 wrote:
希望新加坡除了摩台期...(恕刪)

航空母艦 wrote:
美國連綠卡都查不清楚...(恕刪)


sorry sorry 你說的對。

我們要他無條件替我們辦事,他查不清不楚,那的確盡力了。
自己也無聊的塗鴉了一張..請大家改當新加坡人 ~~


板主所說的那這則新聞提出了一件臺灣人眾所皆知的事實: 媒體被財團把持。

是要財團要買媒體做政治宣傳,如果沒有水果報報出來,你會知道嗎。

你知道『書』、『論文』、『專家及其文章(含部落格)』的言論,
可以花錢去買評論,去找找01對楚狂人評論,看楚狂人真是投資專家嗎。

至少知道你所謂消遣性雜誌,幫我明年在健保稅,如何做好避稅,
合法避稅,專家就不會教這一些如何避稅。

hoamon wrote:
證所稅法案目前是鬧的...(恕刪)

好吧

先把計程車補貼的油錢吐出來還我,再來談公平正義。
請問工讀生一小時是多少錢.還是算件

hoamon wrote:
證所稅法案目前是鬧的...

我支持證所稅的原因: 是它本來就應該存在於一個公平稅制當中,過去不公平,讓這些『既得利益者』也爽了好長一段時間了,現在應該是該公平了。

(恕刪)
不公平
支持才不公平

贊成課證所稅 & 證交稅降
個人投資了台股十幾年,小賠,證交稅繳了十幾萬(配股配息的稅還沒去算)
賠錢還繳了不少稅,似乎不合理
如果降證交稅阻力應會小很多
堅持不降證交稅又大刀向2%的投資人,阻力當然比較大
可能就會無限期延後不動產資本利得稅,當下比較急迫的居住正義反而無法伸張






Icome2getU wrote:
謝啦!那請教你對假外...(恕刪)


你搞錯假外資的意義了。

你去美國投資,對美國來說,你是外資,所以不課證所稅,要扣 30% 股利稅(也有免稅門檻)。但你對臺灣來說,你還是臺灣人,在美國的投資收入,算是海外所得,這筆收入是要被課稅的。

而所謂的『假外資』是把錢匯到租稅庇護所(如百慕達、英屬維京群島),然而利用一些會計技巧把錢從臺灣人的口袋變到另外一家公司的戶頭去。再利用那家公司回到臺灣的外資券商(像是花旗、高盛、瑞銀證券)開戶下單。所以在臺灣券商上班的營業員,可以考慮轉職到外資券商去,反正一樣是服務臺灣人,講的還是中文。

這種假外資不是『現在要課證所稅』才有的,早在之前李前總統戒急用忍時,就有一批要投資中國大陸的人這麼作了,本來只是要躲大陸地區的投資門檻,後來連自家公司的股權轉移也套用了,所以我說有錢人要避稅,真的是有一堆管道,大家不用為他們擔心。

如果股市中的大戶現在才要變成假外資,那有一個風險:外資及之前的假外資可以撿便宜。想想看,大戶把股票從 7000 點賣到 6000 點,然後把錢轉到租稅庇護所,再又轉回來,把股票從 6000 點買回 7000 點。這看起來,只有花錢沒賺錢的份不是嗎?

所以大戶們,有兩種作法可以作,一、轉出臺灣後,就直接在全世界其他國家投資,不回來了; 二、賣臺灣股票時,也呼攏散戶一起賣,最好是賣到他從國外轉回來,並把股票全補回。

這兩種方法都不錯,因為:

一、會讓臺幣大貶,臺灣是出口導向國家,這有助我們幹掉南韓。

二、大家都在賣,原本的本益比 20 的股票會變成 10 ,我很樂意買進來,雖然手上的持股市值也會掉一半,但這是 30 年後才會賣的,現在市值掉一半沒關係,重要的是我能在市場大拍賣時買股票,樂意之至。

kiki5768 wrote:
板主所說的那這則新聞提出了一件臺灣人眾所皆知的事實: 媒體被財團把持。

是要財團要買媒體做政治宣傳,如果沒有水果報報出來,你會知道嗎。

你知道『書』、『論文』、『專家及其文章(含部落格)』的言論,
可以花錢去買評論,去找找01對楚狂人評論,看楚狂人真是投資專家嗎。

至少知道你所謂消遣性雜誌,幫我明年在健保稅,如何做好避稅,
合法避稅,專家就不會教這一些如何避稅。


蘋果日報也算是我認為的消遣性文章,裡面有很多我沒興趣的主題。而『財團要買媒體』這件事,我不是從那則新聞得知的,我喜歡看美國的政治電影,裡面就常常會提到,甚至有美國人自己拍了影片(民主失竊的故事)說明這件事。

另外,我指的專家是說像綠角、柏格、伯恩斯坦這種談基本理論的,不是像楚狂人那種談夢想的。

我看的書多是外國人寫的(但臺灣人翻的),臺灣人寫的書有內容的不多。不過,陳院長的兩本短文集(法國狼與貓頭鷹、自傘自度還是上帝之手)我都有看,寫得真的不錯。

如果『消遣性雜誌』教你避健保稅的方法,是除權息前賣股票的話,我是會懷疑它們收了券商的廣告費。

或許是我個人不怕讀法條及計算數學,再加上我也沒多少錢可報,所以會自己作功課處理稅務上的事。但真的有賺大錢時,還是找會計師比較實在。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