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9001 wrote:
員工配股分紅的股票已經繳過稅的
IPO第一次發行的股票已經繳過稅的
你別再搞笑了
繳過稅? 跟零合遊戲有甚麼關係?..
你今天買一張台機電 你可能買到的是張忠謀20年的壓箱寶的老股 ..
繳稅跟零合遊戲有何關連? 難到張忠謀的老股繳稅後成本一張會變成88塊錢?..
連零合遊戲的定義都搞不懂 別再搞笑了...

腦筋搞不清楚狀況 滿腦子以為買進股票的人 買到的都是人家放空的股票?.....真是笑掉人家大牙.

我買88賣你90 你賣92 我再買95 你再買98...這樣哪來的輸家???...



股票的市值會有增有減 所以 會有出現全民都是贏家跟全民都是輸家的情況 怎會叫做零合遊戲

買了股票 持續下跌 你虧了 不代表有人賺走你虧的錢 股市市值一直縮水蒸發 大家都虧 怎會叫零合遊戲?
4/25才註冊 連發了一堆廢文 先充實自己的財經知識 01的理財版水準沒那麼低啦

bob19620102 wrote:
我買88賣你90 你賣92 我再買95 你再買98...這樣哪來的輸家???...
沒有輸家嗎?...
最後一個賣不出去的不就是了?...
我們用你舉的這個例子來看好了...假設98這是最後賣不出去的價格...
88+(90-88)+(92-90)+(95-92)+(98-95)=
這串算式等於多少?...哎呀...好巧不巧等於98...
最後一個人的買入價格=初始成本價+總和的價差
裡面沒有任何多餘產出...
股票交易和實體物品交易最大的不同是...
其中實體物品在交易的同時...還會產生多餘的產出...
(譬如房子一棟...你可以住一陣子再賣...)
也就是附加價值...
這附加價值對雙方都有益處...所以不會產生損人不利己的現象...
股票就是權力的轉讓而已...沒有股利的增長並無法直接創造附加價值...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9C%9F%E8%B2%A8
Wiki:
期貨市場是「零和遊戲」,同一段時間內所有贏家賺的錢,加上交易費用等於所有輸家賠的錢;期市是對現貨市場風險的一個保險市場,以期貨市場投機者的金錢為現貨市場經營者提供經濟保險,從而保障經濟的穩定發展。投入股市的錢則不同,透過商業機構的營運業務增長,可以創造新的經濟價值,若經濟環境穩定,大部分人可以同時賺錢,一般回報較期市慢,風險較期市低。
紅字部份在股市的直接表現就是股利...
至於你會覺得沒有最後一隻羊那是因為這是開放市場...
然後股市到底是不是零和市場...
我想wiki那段寫得很清楚了...
前面也說了...
政府在制定稅率當然不是看個別散戶到底是用什麼方式在玩這個遊戲...
總和看起來他不是零和遊戲...那就不該用零和遊戲的規則來套...
3325km wrote:
你再多想想看。
股票也是零和。
我第一次聽到 電視上 戴立寧 講股票是零和遊戲,我也覺得他亂講。
但想通了,發現股票還真的是零和遊戲,扣掉 股利之後。
10個人關在一個房子里,每人一筆錢,一堆股票,買了買去。什麼都沒變。
一定要 股票公司發了股利,把錢丟進這個房子,錢才會多出來。
如果不把錢丟進來,就這樣一直轉轉轉,跟本是空轉。
(股利不進來,大家跟本就是在玩大富翁)
基本上,版主的邏輯是對的。
只是 政治 並不是 照邏輯走。
政治決定要課什麼稅,用邏輯反對 起不了作用。只能用選票反對。
最後的結果是 贊成的選票跟不贊成的選票
或一或
然後推一個荒腔走板的制度出來。
然後大家都受害。
政治現實正是這樣。
真活見鬼了....這是你創的經濟學嗎=.=
誰告訴你現實市場是一筆錢丟進來轉來轉去?經濟是不用成長的嗎

上圖示根據央行資料所繪,縱軸是m1b,你沒看到錢在變多嗎
價值是可以被創造,你不會用沙子,他就是沒用,你會用它做成IC,價值就這麼冒出來
怎麼可能有所謂的一筆錢?
此外台股市值比以前萬點高出3倍,我覺得你連股價加權指數都不懂
還敢說一筆錢買來買去,你還真以為他是賭場阿??所以整個經濟,景氣在擴張的時候
就會整體賺!
樓主說的更可笑=.=才幾位砲他?大致上就是
1.程度太低,不值得一砲
2.能砲的人都沒上閒聊
這神話都能掰出來
大戶因為收所得稅就不玩?我都沒看過有企業因為要收所得稅就不開了,
你有因為要繳所得稅就不工作嗎?股市本來就是要讓些好公司,有潛力的公司
能夠藉由公開發行募資來爭強競爭力,結果被一堆無良公司變成斂財工具,
再加上一堆大戶在那當沖,這算啥鬼投資阿,不爽玩就滾!!好公司本益比下來我就買!
所以我贊成開徵證所稅,並降低一般上班族所得稅,調高上班族的所得稅徵收門檻...
單人25k/month以下不要繳所得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