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達買在60塊的人,現在差不多要跳樓了吧

掛了一個友達,還有千千萬萬個友達。
種目繁多,任君挑選。

YA精靈 wrote:
掛了一個友達,還有千千萬萬個友達。
種目繁多,任君挑選。...(恕刪)


有棒康不用回補的嘛?
也就是說,一年內就倒掉
這樣才夠牛壓!!

kooko5319 wrote:
共漲了45.51倍,也就是四十一年內4551%投報率,化成平均年投報率為111%...(恕刪)


年化報酬率不是這樣算的喔, 45=1.0975^41, 也就是9.75%的年化報酬率, 還不錯啦
kooko5319 wrote:
時間要是拉更長,一路從一九七一年看到今天晚上
恐怕沒幾支股票表現比黃金好...(恕刪)


這句話也不太對, 不用挑股票, 投資s&p500指數就行,
從1971年至今, S&P500從90幾點至目前1300多點, 這不包含股息, 若把每年的股息再投資計算,
總報酬約4900%多, 換算年化報酬約9.926%.
denny_kf wrote:
年化報酬率不是這樣算的喔, 45=1.0975^41, 也就是9.75%的年化報酬率, 還不錯啦


小弟引用網路計算方式,投資報酬率公式如下:

投資報酬率 = (期末淨值 - 期初投資) / 期初投資

簡單說就是投資標的賺了(或賠了)相當於投資金額的百分比。10%的投資報酬率代表賺了投資額的一成。所以如果投資100萬就相當於賺了10萬。那麼100%的投資報酬率也可以說等於賺了一個資本。

例一:投資100萬於某基金,三個月後該基金現值103萬,由上面公式便可計算報酬率:(103-100)/100 = 3%
例二:投資另一基金50萬元,已經投資三年了,基金現值60萬,同樣利用公式計算報酬率:(60-50)/50 = 20%
例三:投資定存100萬元,一年後連本帶利領回102.5萬,所以報酬率等於2.5%,幾乎等於銀行的牌告定存利率。

以上來自網路

小弟自己也簡單認為,投資一樣東西
一年成長一倍,一百塊變成兩百塊,報酬率就是100%
四十一年內,黃金從每盎司三十五美元起上漲了45.51倍,4551%
黃金不會生複利,如果9.75%他要十年多才漲一倍
可能小弟不是商科,統計數據不行,這點請包含,想了想可能是哪裡出錯
此外觀察美國S&P 500指數,從1971年至今年初,S&P 500指數共上漲1246%
也是網路打關鍵字就跳出的資料,安聯與德銀遠東顯示皆是此1246%數據

最後您提到股息,但若細分出S&P 500中股息成長類股表現則上漲3085%,為大盤指數2倍以上
反觀S&P 500指數中無配發股息類股的表現甚至低於整體大盤表現,1971年至今表現僅為59%。

也就是說,還是要選股
從1971到今天,恐怕沒有幾支股票表現比黃金好這句,看來是沒錯吧?
單玩S&P 500指數,報酬並沒有跟黃金並駕齊驅

不過小弟還是要說,之所以提黃金,是因為小弟根本認為股票與黃金是不同的投資類別
不該混為一談,以免被後來的誤會怎聊到黃金了,閒嗑牙 :)



kooko5319 wrote:
.最後您提到股息,但若細分出S&P 500中股息成長類股表現則上漲3085%,為大盤指數2倍以上
反觀S&P 500指數中無配發股息類股的表現甚至低於整體大盤表現,1971年至今表現僅為59%。..(恕刪)


百分之一百多的年化報酬?也難怪你對黃金維護有加,認為它不能跟股票相提並論,原來這一切是個美麗的誤解。
看來你很積極地去找了一堆資料來維持你對黃金的主觀看法,但你真的理解這段敘述的意義?這段敘述的意義不是有錯,但它跟我說的sp500的指數回報率跟本不衝突,況且,有一堆美國企業在過去40年的績效好的嚇人,只是你打從一開始就以你那個錯誤的認知,認為沒幾支股票每年能有百分之一百多的回報率
denny_kf wrote:
百分之一百多的年化報酬?也難怪你對黃金維護有加,認為它不能跟股票相提並論,原來這一切是個美麗的誤解。
看來你很積極地去找了一堆資料來維持你對黃金的主觀看法,但你真的理解這段敘述的意義?這段敘述的意義不是有錯,但它跟我說的sp500的指數回報率跟本不衝突,況且,有一堆美國企業在過去40年的績效好的嚇人,只是你打從一開始就以你那個錯誤的認知,認為沒幾支股票每年能有百分之一百多的回報率


小弟打的,是平均年投報率喔

怪了,談著談著您老兄幹嘛突然怒火沖天,有錯誤的地方您指導一下
我完全沒刻意去找資料,你提了S&P 500不用選股
我也只google S&P 500 1971-2012,選都沒選就點第一個跟第二個
因為後來出現的都一樣,數據一樣就引用,絕了,就算選了其中績優有股息的都只有3086%
S&P 500指數中無配發股息類股的表現甚至低於整體大盤表現,1971年至今表現僅為59%
要是都不選只論指數從1971年至今年初,S&P 500指數共上漲1246%

您這樣愛訓斥
那話都您講就好,數據都在上面,您說的不用選股,現在又要選了是吧?
就事論事,投報率都在上頭,不用動肝火
小弟還客氣的給您台階下說自己不是商科不理解趴數
數據跟維護不維護黃金無關,您不是說您沒預設立場嗎,怎麼突然對黃金漲幅高低這樣敏感

喔,對了

意見不同或資料跟你不同就叫主觀看法,一意孤行
哪個投資人選擇投資的時候沒有主觀看法,您開玩笑還真開對了
嘿嘿,小弟剛好也不是國文系,一開始還看不懂您言中深意
也許小弟都是錯誤的,海涵,海涵~呵呵

投資工具-共同基金,其報酬率的背後的真相。有回銀行的理專向我推薦一檔全球型股票基金,她宣稱該檔基金五年的累積報酬率有71%,算一算每年平均有14.2%的報酬率,績效算是不錯。遇到數字就想自己也動手算算的我,馬上按了計算機,原來每年14.2%的報酬率是平均年報酬率(71%/5=14.2%),但若是年化報酬率就只有11.3%(1.71^(1/5)=1.113 ),兩者有段差距。

所謂的年化報酬率,就是將過去幾年報酬率轉化成每年都有同樣的報酬率,其最後累積之報酬率仍相同,舉例來說有某檔基金它過去三年的個別報率報酬分別是20%、25%、-15%,最初投資100元,則三年後則有100 x 1.2x1.25 x0.85=127.5元,累積報酬率為27.5%,三年的年化報酬率為8.4%,相當於每年獲得8.4%的投資收益,於是與100 x1.084 x1.084 x1.084的結果相同。

若要計算平均年報酬率,在上述例子中則是把三年的報酬率加總除以3,則得到10%。由此可知年化報酬率平均年報酬是有差別的,其間的落差稱為risk drag,報酬愈穩定的基金 risk drag愈小,相對的波動愈大的基金 risk drag愈大

-----------------------------------------------------------------

找了一篇文章,是個專業的解釋平均年投報率跟年化報酬率不同

以上是部分內文

仔細看了一下,我文章寫的就是平均年投報率
那篇還沒改字用紅字標註
請問您4551%四十一年,平均年投報率111%是錯在哪裡?
剛好您有備份到,證明我沒改字,那您是在糾正身體健康,還是糾正國泰民安的?

先把4551%跟1246%哪個收益高
這種加減問題搞好,再來擔心乘除這種有難度的,好嗎

kooko5319 wrote:
原來每年14.2%的報酬率是平均年報酬率(71%/5=14.2%),但若是年化報酬率就只有11.3%(1.71^(1/5)=1.113 ),兩者有段差距。...(恕刪)


你所舉的例子, 就如同我糾正你的算法一樣. 投資界只要談到投報率, 要嘛是總投報率, 要嘛就是逐年攤開列出每年的回報率, 再不然就是拿來比較績效用的年化報酬率(annualized return). 對財務稍有概念的人, 不會去講什麼平均年投報率, 因為這種算術沒有任何實質意涵. 就如同你舉的例子當中, 故意就是要美化數字的目的外, 沒有別的意義了.任何的投資標的, 在講自己的投資績效時, 用的都是年化報酬, 例如巴菲特的波克夏在截至2010年為止的46年來, 淨值績效為20.2%, 他為何不說他的績效是(95453-19)/46=2075, "年平均報酬"=207500% !, 因為那會笑掉人家大牙的.

The per-share book value of both our Class A and Class B stock increased by 13% in 2010. Over the
last 46 years (that is, since present management took over), book value has grown from $19 to $95,453, a rate of 20.2% compounded annually

kooko5319 wrote:
這種加減問題搞好,再來擔心乘除這種有難度的,好嗎...(恕刪)


我相信你提到111%的報酬率, 是因為不了解年化報酬率的意義, 並不是故意要誤導或美化數字. 但如果不了解就要去弄懂它, 而不是因為不會乘除就用加減替代, 因為你一直用一個"自我感覺良好"的算法去跟其他正規算法的投資標的比較, 除了一直誤導自己的觀念外, 沒有任何好處.

kooko5319 wrote:
那話都您講就好,數據都在上面,您說的不用選股,現在又要選了是吧?...(恕刪)

如果S&P500這樣一個平均化之後的指標都不比黃金的績效差, 那可想而知, 裡頭會有許多績效在平均值之上的, 更能輕易勝過黃金的績效了, 不是嗎? 所以你可以不用選股, 就直接追蹤S&P500, 你要選股, 也一大堆任君挑選, 隨便選幾個:

KO: 還原權息之後1971年=0.58, 現今77, 漲了132倍
JNJ: 還原權息之後1971年=0.58, 現今69, 漲了119倍
3M: 還原權息之後1971年=1.71, 現今88, 漲了51倍
MO: 還原權息之後1971年=0.02, 現今35, 漲了1750倍

以上資料來自yahoo finance, 而且, 1971年的價格是直接還原權息, 還不是採用股息再投資的方式計算的, 否則會展現更大的複利效果, 41年45倍真的不算什麼, 別以管窺天了.

denny_kf wrote:
你所舉的例子, 就如...(恕刪)


假如有某A基金
它過去三年 個別年度的報酬分別是
+15% -10% +22%
那它這三年的總報酬是 100x 115% x 90% x 122%
等於 26.3%
它這三年的年化報酬率則是 8.1%
也就是說
過去三年
這支基金彷彿每年都獲得了 8.1%的收益
於是三年下來 100x 108.1%x 108.1% x 108.1%
得到了相同的結果 也就是26.3%的總報酬

所以 年化報酬率是算出來的 一種假設性的報酬率
事實上 這支基金 過去三年
沒有一年的報酬率是 8.1%

平均年報酬率好算多了
平均起來就好了
同樣以上述的A基金為例
( 15% -10%+ 22%)/3 = 9%
這支基金的平均年報酬就是 9%

可以看到 年化報酬和平均年報酬是有差別的
這個差別叫 risk drag (我不知道中文怎麼翻譯)
有趣的是
報酬愈穩定的基金 risk drag愈小
而波動愈大的基金 risk drag愈大
也就是說 年化報酬率和平均年報酬率的差別
也反應了該基金的波動程度

假如有某B基金
過去三年 每年的報酬都是 10%
那麼它的平均年報酬就會等於年化報酬 都是10%
Risk drag為零

小弟不是商科,直接網上找文章貼上來就好,以上
年化報酬根年平均報酬壓根不是重點,你也一開始就回錯了,引言你沒改,看看我寫哪個
我說小丸子穿藍衣服,你偏要扯花輪鞋子好看,還告訴我鞋帶大家都怎樣綁
看了都快吐血了,您老真以為這裡都小學生

又舉四個例子,怪了不是自打嘴巴,說SP500不選股績效就贏的的也是你
結果S&P500不選股出來績效是1245%,黃金是4551%,現在又是假如什麼績效不比什麼差
要是單追蹤兩者績效差了三倍多,笑了,您不是很會算

所以小弟說,先把加減搞懂,再來指導別人乘除好不好?
甲乙兩個投資人同樣金額投入這四十一年
甲賺四百五十萬,乙賺一百二十萬,你先說乙不選股也贏,現在直接忽略數據,後說大家績效差不多
大師一算兩個年化報酬都是9.多%喔 <---有您的,真高山仰止

真不知該怎樣跟大師交流~ 一開始給大師台階下,問大師是不是哪裡搞錯
結果就是大師新一輪的糾正跟指教,呵呵

恐怕沒多少股票表現比黃金好的,這句有錯嗎?
單論個股,廢話,我當然也知道一定有比黃金強的

您的不選股S&P500,不管年化報酬,年平均報酬,不選股績效全是一面倒
就算選了其中績優有股息的都只有3086%
S&P 500指數中無配發股息類股的表現甚至低於整體大盤表現,1971年至今表現僅為59%
要是都不選只論指數從1971年至今年初,S&P 500指數共上漲1246%

您現在又要選了就是啦,呵呵

請不要在指導小弟了,小弟真受教不起,您看的那幾本書,小弟後面兩公尺的書架上一堆
小弟還是一句話,之所以談到黃金,是您老自己扯到黃金的,小弟才跟著閒嗑牙
我想,就不要浪費彼此時間了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