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第四次革命"-智慧工廠報到!

6166在25日開法說會時股價漲停外資趁機調節171張結果似乎造成股價漲停打開
但是昨日26日外資又買回199張,而且驚見投信買了364張,再加上目前融資使用率在17%左右
這意味著後勢將會....???該公司今年的表現將會??

a853091 wrote:
6166在25日開法...(恕刪)


先前投信賣股已賣到僅剩1%多
應是聽到年度業績高峰是年底,才開始買股

IPC股今年上半年
研華創近13年新高
凌華創近1年新高
飛捷創近3年新高
艾訊創近2年新高
振樺電創近5新高
就威達電創近1年新低
沒想到有人討論 IPC

IPC 不是每家掛牌的都能買

所謂的客製化服務的優勢已經沒有了

每一家都只是 Intel 監管下的製造商而已

產品線攤開來一看幾乎全是 me too

從 form factor 到 platform, 你有我沒有嗎??

IPC 變成紅海已經是漸漸成形的進行式

所以想在 IPC 挖寶,

必須要很清楚這族群哪些是有獨特的產品線, 競爭力, 布局

那些只是找題材把公司的產品線換個名字而已 (你如果看不出來, 請遠離 IPC)

那些成天在講自己是甚麼概念股, 可是產品線一看就只有幾年前掛到現在的兩三台,

而不愛吹噓的同業卻至少有 5~ 10 款不斷開發出來的機型針對中高低端客戶的需求

投資工業電腦的人要擦亮眼哦




sohopro wrote:
沒想到有人討論 IPC

IPC 不是每家掛牌的都能買

所謂的客製化服務的優勢已經沒有了

每一家都只是 Intel 監管下的製造商而已

產品線攤開來一看幾乎全是 me too

從 form factor 到 platform, 你有我沒有嗎??

IPC 變成紅海已經是漸漸成形的進行式

所以想在 IPC 挖寶,

必須要很清楚這族群哪些是有獨特的產品線, 競爭力, 布局

那些只是找題材把公司的產品線換個名字而已 (你如果看不出來, 請遠離 IPC)

那些成天在講自己是甚麼概念股, 可是產品線一看就只有幾年前掛到現在的兩三台,

而不愛吹噓的同業卻至少有 5~ 10 款不斷開發出來的機型針對中高低端客戶的需求

投資工業電腦的人要擦亮眼哦




...(恕刪)


兄台講也是事實。
而大陸那個研祥不好好搞本業,居然去搞房地產,比較好賺吧。

如不論股價,台系ipc小弟看得上眼就只有研華、凌華。
如加股價因素,就4/30時,可以買的就只剩一家。
從4/30買到5/10止,2個月投報率還算可以,約45%
請問coadna6666大:
對鴻海ipc子公司樺漢(6414),目前在興櫃掛牌,營收成長高覺得夠格嗎?
IYC251 wrote:
請問coadna66...(恕刪)


營收成長是夠高,但產品看不上眼,且毛利怎只有18%有夠慘
毛利有40%以上再考慮吧
你覺得他是純IPC?怎可能營收成長120%,毛利怎麼這麼低
應該是其他低毛利產品灌入業績,想不到鴻海也走到這下場,靠分拆子公司灌業績上市,來拉抬母公司股價,也難怪員工要去大陸另尋發展


請教賜福、上銀微如何呢?
樺漢投很久了,今年成長幅度不錯,2013Q1 EPS 1.46元(歷年扣抵稅率可達15趴以上)

目前單月營收2.5E上下,規模還很小,換言之,如果再開拓新客戶或其他的IPC領域

營收要持續成長是有機會的,先觀察月營收3E何時突破,再來看月營收5E

不過如果鳥鳥的月營收一直無法突破,那就準備要閃人了

有前輩提到毛利很低,這原本就是樺漢的定位,量大時客戶一定會要求價格

相較之下,我反而比較在意營收的成長幅度

產品如果 me too 多, 那要毛利 25% 都很勉強了

這些 ipc 把年報攤開來看, 平均毛利有多高???

不然說毛利高的, 可能就是騙到一個一案客戶, 好也不長遠

毛利不高的, 至少要有穩定的出海口, 那也 ok, 賺得長遠比較重要

上面講的那家可能還是要看富爸爸的態度了
我認為以鴻海未來要大量產業自動化策略,樺漢的角色應該很重要!光鴻海自己內部訂單應該就吃不完了!自己相關企業公司價格優惠,應該是毛利率較低的主因!

coadna6666 wrote:
兄台講也是事實。而大...(恕刪)


我有注意到研祥有段時間對拓展海外很積極, 不過現在好像有點後繼無力了, 跟台商搶國際標應該很累人

或許大陸那邊公部門的案子或許很穩定吧, 政商關係也不錯

這管道也是 Intel 很重要的出海口, 我猜得到不少支持, 所以這塊台商競爭得很辛苦

再者, 這麼多人要養, 那......還是批塊地來開發比較輕鬆啦~~~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