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和毒性[編輯]整合醫學(英語:integrative medicine)博士安德魯·威爾(英語:Andrew Weil)在他的熱門網站上指出,「視棉籽油為不健康的產品,因為它有過高的飽和脂肪酸而不飽和脂肪酸太低」[16]。並且陳述「甚且,棉籽油可能會含有天然毒素,可能有農藥殘留(棉不列為糧食作物,農民在生長過程中使用了很多農藥)」[16],這種說法也已被其他網站重申[17]。然而,聲稱棉籽未規範為糧食作物並不正確。在美國,美國聯邦法規(英語:Code of Federal Regulations)(CFR)列棉籽為其他糧食作物,訂有最高農藥殘留量的標準[18]。此外,天然毒素棉酚會在提煉過程中除去,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的紀錄上棉籽和棉籽油未有明顯的殘留[19]。至2011年棉花為種植面積世界第三大的基因改造作物:大豆47%、生技玉米32%、生技棉花15%、生技油菜5%[20]。棉籽油為美國消費量第三大的食用油[21]。
接著棉籽油被非法使用來增強動物脂肪及豬油[25]。最初,肉品加工業者偷偷將棉籽油添加到純脂肪,但這種做法在1884年被揭發[25]。美國肉品食品加工企業Armour and Company企圖壟斷豬油市場,並領悟到它所買入的豬油超出了現有食用豬所能夠生產的數量[25]。接著美國國會展開調查,並通過立法,添加了棉籽油的產品都必須印上「豬油合成物」(lard compound)的字樣[26]。同樣地,棉籽油經常和橄欖油混合。當這種做法曝光後,許多國家把美國橄欖油列入進口關稅,而義大利於1883年完全禁止該項產品[26]。這些管控計劃削弱了棉籽油的銷售和出口,再次造成棉籽油供過於求價格下跌[26]。
價格貶低誘使新成立的寶潔公司利用棉籽油生產製品[26]。1837年大恐慌(英語:Panic of 1837)導致法律上的兩兄弟合併燭台和肥皂製造業務,致力降低成本以期度過熊市[25]。遍尋昂貴動物脂肪的替代方案,兄弟倆最終敲定使用棉籽油[25]。寶潔公司壟斷了棉籽油市場規避肉品加工業者的價格壟斷。但是隨著電力出現,蠟燭需求下降[26]。寶潔公司隨後發現棉籽油的食用用途。透過專利技術,兄弟檔能夠氫化棉籽油和開發出酷似豬油的物質[25]。在1911年,寶潔公司推出了一個積極的營銷活動,以宣傳新的植物起酥油產品Crisco(英語:Crisco),可用來代替豬油[27]。Crisco的廣告放置在各大報紙,標榜該產品「更容易消化……動物脂肪烹調的健康替代品……比黃油更經濟」[28]。該公司還發送免費食譜,每項烹飪法都用到Crisco[28]。1920年代該公司為特定種族使用他們的母語開發食譜[28]。此外,Crisco開始播出廣播烹飪節目[28]。1899年,食品化學家大衛·韋森(David Wesson)同樣地開發出脫臭過的棉籽油——韋森食用油(英語:Wesson cooking oil)[26]。韋森油也被大量銷售,並蔚為流行[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