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12 中華電換董座,前台積電CEO接任


patrick753 wrote:
嚴重同意中,當初最後...(恕刪)


沒錯不能認同你在多

自己是期待蔡力行轉任2412,能為2412帶來的變革,如果他能為2412注入台積電優質的企業文化,即使只有10%也好,相信對於2412都會有很大的助益...

只不過如同許多樓上人提到的,2412雖已經民營化,但本質上還是一個國營企業體制,除了政府要掌控它外,其它還有不少利益團體想要分享利益,各級民意代表,地方政府,其他電信商,相關上下游,以及2412上萬名員工,與及那強勢的電信工會,....

蔡力行做2412董座,他能有多少授權? 他能像在2330那樣全力去貫徹他的想要完成的目標嗎? 值得觀察.....



現在中華電信有二股工會勢力,一派是傳統電信工會,另一派是中華電信企業工會(張緒中),
二派之間在拚誰代表民意及正統,正好這時換個董事長也成了箭靶,這二個工會都要會員的民意,
所以我實在不看好蔡力行到中華電信能做什麼,畢竟那不是台積電,電子業那一套拿到中華電信是沒有用,
那種既不像公家又不像民營的環境生態.
除非今天是民進黨執政,像當初賀陳旦當董事長那樣,有政治後盾,逼退很多員工.
當年賀陳董很擅長,
現在蔡力行要怎麼逼,有政治或工會背景他敢逼嗎,
一個營運處光工會幹部我看至少有50人*全台30點=1500人以上,
所以實在不看好他接任,充其量他只不過進行反淘汱,到時候搞不好是中華電信精菁被他逼走,
倒老人及冗員在外找不到工作只好繼續待
蔡肯定是個聰明人,..... 但是不是個有智慧的人?

這次試鍊大家就知道了.

當然,如果他只是想藉此過水,躲過競業條款, 兩年後重回晶圓代工產業, 那又另當別論了.

intel也進來代工產業了, intel技術拔尖,全球無人能比,
但代工的產業,不像單一CPU的製造般, 有很多生產管理上的 know-how,

INTEL 會不會挖 蔡??
達成夢想和目標的方法只有一個,就是累積微不足道的小事.

windman888 wrote:
電信在各國都是特許行業, 有誰看過哪一國家的電信業到其他國家去設分公司推廣業務的嗎?...(恕刪)


Vodafone?
Orange?
我只知道這兩家還有人要補充嗎?
leftsurvivor wrote:

在台灣,則不然, 績效不是最重要的, 要把關係搞好比較重要. LP不能亂抱,只要抱對人,輕則工作愜意,優遊自得,更佳者,則平步青雲,扶搖直上

...(恕刪)


台灣大多數企業跟日本企業、大學一樣,
極度重視人際關係的經營,
你認識誰比你的自身專業能力還重要的多。




大火快炒 wrote:

第一個被趕出我家的是第四台,第二個是桌機,第三個是非變頻電器,第四個是非液晶電視,第五個是室內電話,第六個是省電燈炮,,,

...(恕刪)


夠省錢!
中華電工會8日上街 反新董座
中央社 – 2014年1月5日 下午1:40
.

(中央社記者江明晏台北5日電)交通部力挺前台積電大將蔡力行接任中華電信董座,持反對立場的中華電信工會預計在8日上街陳情,定調「反空降」、「反非專業人士」、「反切割最後一哩」訴求。

中華電信按照原定計劃,將於7日舉行年終感恩餐會,由現任董事長李炎松及總經理石木標主持,這將是李炎松任內最後一場年終尾牙。

前台積電大將蔡力行確定接任中華電信董事長一職,預計在29日舉行交接儀式。

蔡力行將接任董座,持反對立場的中華電信工會表示將籌組上街陳情,預計在8日召集300、400人中華電工會幹部上街,向交通部和行政院陳情。

中華電信工會理事長朱傳炳表示,工會預計在8日上午9時30分於交通部集合,10時正式從交通部走向行政院。

朱傳炳表示,工會定調「反空降」、「反非專業人士」、「反切割中華電信最後一哩」三大訴求。
===================================
看吧! 公營事業的工會可不是好惹的.

董事會大股東指派董事長,還要讓他們過問.



蔡力行空降 中華電工會不滿 外資偏多看待
2013年 12月 25日 10:25



【鉅亨網記者黃佩珊 台北】
「電信新兵」台積電大將蔡力行將接掌中華電(2412-TW)董座,預定明年1月29日交接,2月1日上任,蔡力行是中華電近一年多來第3任董事長。中華電工會不滿,擔心遭優退,而外資原本就看好中華電成為4G領導者,蔡力行加入有助中華電迎接4G大戰,長線偏多看待。
蔡力行曾是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欽定接班人,鐵血紀律、使命必達,積極爭取客戶,有「小張忠謀」稱號,但鐵腕裁員以調整體質,卻被張忠謀撤換執行長職位,台積電公布新人事調動,蔡力行深知發展有限,轉戰中華電,是職場另一個轉機。
但中華電員工卻人心惶惶,擔心會遭優退,中華電工會表示,蔡力行曾因大幅裁員引發抗爭,因此,這項人事安排感到「遺憾」,若蔡力行要開放最後1哩,也就是目前由中華電寡占電信局端到消費者用戶端的線路,工會不排除再度走上街頭抗議。
4G大戰即將開打,外資普遍認為,中華電獲得最搶手的C5頻譜,可以最快推出4G服務,加上龐大的固網收入和資產,將成為4G領導者,而蔡力行具備國際觀與全球化競爭能力,接掌中華電董座後,有助中華電迎接4G大戰,長線偏多看待。


---------/
拆解中華電信的兩面刃
稍後再讀
中國時報 周韻采 2014年01月03日 09:16
小字型中字型大字型

自從通傳會去年公布電信法修正草案,拆解中華電信的議題正式浮上檯面。其間雖經行政院審查退回,時值通傳會研議數位匯流法,日前提出關於用戶迴路的意見諮詢,顯示此議題仍是通傳會的重要考量。而近日中華電信的董座更替,諸多媒體揣測政府對最後一哩的開放將採取更積極的作為。實為拆解中華電信,平添許多想像空間。

贊成對中華電信進行功能分離的專家認為,長期以來固網缺乏競爭,若能將最後一哩從中華電信切割出來,讓其他業者也有合理近用的機會,才能加速光纖的建設。從英國2005年將英國電信的最後一哩進行功能分離的例子來看,競爭業者在寬頻接取市場的市占率從13.1%躍為2009年的49.7%,而英國電信的市占率降為37.7%,競爭效果至為明顯。然這故事的另外一面是英國直到2009年都尚未開展光纖接取服務,遠遠落後其他歐盟國家。英國的例子顯示拆解中華電信對現在政府推展光纖入戶的政策目標,可能有延遲達成的效果。

事實上,對電信主導業者進行功能或結構分離是最嚴苛強制業者放棄網路主控權的方式。筆者贊成開放中華電信的銅絞線迴路(即細分化管制),因為研究證明強制銅絞線迴路的開放有助於既有業者升級至光纖技術,帶動光纖接取服務的成長。甚或開放光纖迴路的租用,制定合理的租用價格,也有助於競爭業者投入光纖市場。惟進行功能或結構分離,雖可增加寬頻服務的競爭,但也帶來推遲光纖建設的反誘因。

從中華電信的業務概況來看,光纖訂戶數並未隨著每年投資約280億的固網建設而成長,今年的光纖訂戶數甚至出現負成長的情況,其原因就是來自有線電視業者的競爭。由於固網收益遠遠比不上行動業務,若是中華電信的股東從投資效益的角度,理當欣見功能分離。然而,就政府角度而言,功能分離無異製造了電信業的「台電」,不僅讓政府重新背負了基礎建設鉅額虧損的包袱,也距離光纖入戶目標更加遙遠。2009年英國政府檢討,認為功能分離造成光纖建設落後,因而決定由政府投資建設光纖迴路。同樣地,澳洲勞工黨於2007年大選時,宣布國家寬頻網路計畫(National Broadband Network, NBN),包括拆解電信主導業者Telstra,結果需要投資430億澳幣建設網路,尚不包括另付Telstra138億澳幣的最後一哩移轉費用,以及長達兩年的溝通準備期,耗費大量行政成本。顯見政府若要進行功能或結構分離,必須伴隨著巨額的投資配套,才能避免光纖建設的延遲。我們不禁要問,不是中華電信準備好功能分離了嗎?而是:「政府準備好了嗎?」

另美國自1996年通訊法通過後,經歷近二十年,固網寬頻的市場並沒有形成百家爭鳴,而是匯集成兩種技術的寡占。雖然寡占令人不甚滿意,但其創造的三合一服務(triple play)效應,讓美國的應用服務創新領先全球。與功能分離相較,讓有線電視業者與中華電信競爭,應是管制成本小,而效益大的方式。要達成上述目的並不難,通傳會祗須解除不利有線電視跨業競爭的法規,例如三分之一的水平結合上限及費率鬆綁。相對功能分離這種繞道方式,鼓勵跨業競爭無寧是條更直接通往光纖建設的捷徑。

作者為21世紀基金會副執行長、元智大學教授


Air620201 wrote:
所以我實在不看好蔡力行到中華電信能做什麼,畢竟那不是台積電,電子業那一套拿到中華電信是沒有用,
那種既不像公家又不像民營的環境生態.
除非今天是民進黨執政,像當初賀陳旦當董事長那樣,有政治後盾,逼退很多員工.
當年賀陳董很擅長,
現在蔡力行要怎麼逼,有政治或工會背景他敢逼嗎,
一個營運處光工會幹部我看至少有50人*全台30點=1500人以上,
所以實在不看好他接任,充其量他只不過進行反淘汱,到時候搞不好是中華電信精菁被他逼走,
倒老人及冗員在外找不到工作只好繼續待


每個人工作20年都會變成老人,
你希望你自己一超過40歲就被逼退嗎?

中華電信獲利好,
福利也好,
股利也好,
你是要逼退什麼?????
這種好工作沒事把它搞得跟外面企業一樣爛!?
人人22K? 全面派遣化? 年過40就逼退?
如果連半國營賺錢企業你都希望搞成這種"極爛用人文化",
你要期待台灣民間私人企業給員工加薪??


hello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