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貿 對台灣經濟的影響 希望只純經濟面討論


tourcura wrote:
最後就是連後悔的機會都沒有‧...(恕刪)


ECFA有何終止條款條件?簽訂ECFA一年內,台灣如果無法和其他國家簽訂FTA,或效益不如預期,是否應啟動終止條款?【貿易局】

擬答:

一、根據ECFA協議文本第16條終止條款載明:「一方終止本協議應以書面通知另一方。雙方應在終止通知發出之日起30日內開始協商。如協商未能達成一致,則本協議自通知一方發出終止通知之日起第180日終止」。

二、政府會以既定的步伐參與區域經貿整合的世界潮流,與我們的主要貿易夥伴洽簽FTA,是做為WTO會員的權利,與陸方無涉,不宜亦不必以此做為啟動終止條款之要件。

三、兩岸洽簽ECFA,係為兩岸經貿關係的穩定發展,完善兩岸經營環境及幫助台灣打開國際市場奠定堅實基礎,惟短期間仍將受國際經貿情勢等諸多因素影響,倘以效益是否如預期做為啟動終止條款之要件,容易使ECFA受制於不確定之經濟變數造成不可預測性,不利廠商進行兩岸經營規劃。

Aienfeile wrote:
以雞腿比喻大陸,以綠...(恕刪)

你講的東西滿逗的
稍微了解經濟的都看得懂這種數據有盲點
現在的製造業是產業鏈整合分配的極大化
也就是說現在市面上的消費性產品甚至大宗物品
都很可能不只經過一個國家地域的生產配銷與製造
但進出口統計無法排除這一點
.....

簡單的說美國一直長期以來都是入超大國
那他們本國的工業製造業不就該死光了?
薏仁沙 wrote:
01上其他網友分享的...(恕刪)


這遊戲在大航海時期甚至門羅宣言後已經被西方列強玩到爛了
有趣的是今天才有人說這故事很有啟發性
有啟發的話應該要小心的是全世界最強勢的貨幣
以及世界最大的糧食輸出國..

ryanku wrote:
這是只有一個俏江南,...(恕刪)


來十個俏江南又怎樣!美國的麥當勞都來30年開300家分店了
台灣的餐飲業怎麼沒垮?

中國的進來開分店,台灣的餐飲就會垮?用用大腦想一下好嗎

這是目前為止個人看到最面面俱到的分析了....

新聞上說,佔據立法院抗議的是一群「學生」。我想,我是臺大的學生,我應該有權利說一些話。

  這次佔據立法院抗議的群眾,雖說在「反黑箱服貿」的旗幟下集結在一起,但其實訴求並不一致。這些群眾可以粗分成以下幾類:

  一、反對「黑箱」,不一定反服貿。這類人聲稱,政府在事前未與人民做好溝通、談判流程人民全被蒙在鼓裡、送院審查又「三十秒通過」,沒有逐條實質審查,黑箱作業,怎可放任?這類人的主張,一言以蔽之就是「反程序不正義」。
  二、反對「黑箱」,也反對「服貿」,因為台灣的弱勢產業在自由貿易當中會受害。簡言之,他們反的實質是「自由貿易」本身,跟任何國家簽自由貿易協定都是個錯誤,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本身就是個錯誤。我們應該維持糧食自給率、盡量自給自足,脫離對外界的貿易依賴。
  三、反對「黑箱」,也反對「服貿」,因為談判的結果對台灣不利。他們認為談判是「中共說甚麼,我們就接受甚麼」,也就是簡稱「照單全收」。開放的項目對我們來說全然不合理、不對等,應該重啟談判。
  四、反對「黑箱」,也反對「服貿」,因為台灣要被賣掉了。中華民國跟新加坡、跟紐西蘭簽署自由貿易協定很OK,「自由貿易」作為經濟學上的法則也全然沒問題,但是因為中共是我們的敵人,跟中國大陸做生意有危險,寧可去當台勞,也不要讓大陸的所謂「蝗蟲」來台灣!簡言之,怕的是中共。有些激進派,更認為應該從根本上打倒中華民國這個反動體制,就是因為有這個體制,台灣跟大陸簽訂「協議」才會有問題(現行《中華民國憲法》是一中憲法,如果拋開這部憲法,台灣同「中華人民共和國」只是單純的國與國關係,那肯定是用「條約」的方式來審議,而不用顧慮特別法《兩岸人民關係條例》)。
  五、不反對「黑箱」,也不反對「服貿」,只是來上公民課。中華民國史上第一遭國會遭到攻佔,這可是歷史性的一刻哪!雖然事前不知道他們到底在吵些甚麼,但是去一趟,肯定會了解他們的主張是甚麼。有的人來湊熱鬧,有的人是來學習的。也有的人,接受到臉書或網路上的訊息,覺得「這是個可貴的公民運動」,必須去露個臉,表現一下自己關心時事、愛護台灣。

  這五類人雖然在「反黑箱服貿」的旗幟下集結在一起,號稱已集結三萬餘人(截至三月二十一日消息),但其實內部並不統一。其實有的人很想跟其他種人切割,「只反程序,不反服貿」喊的震天價響。對於活動主辦者(如現場自認「總指揮」的某群人,恕我不直言名姓,因為這反而會助長個人作秀風氣)來說,反對的其實是「服貿」本身,「黑箱」只是一個讓「反服貿」聲勢更為浩大的藉口,因此他們寧可採取模糊策略,人多、底氣足,好辦事。實際上,在外界看來,這次行動確確實實是一場「反服貿」運動,所謂的「只反程序,不反服貿」在活動當中的地位,其實越發是虛弱而不可見了。

  我想針對這五種心態好好討論一下。

全文請參考:
http://blog.udn.com/superdoraking/11882189?ch=rss_ugcblogcomment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
你只會看到康師傅 統一 大成 全家 寶島眼鏡 誠品 王品 點水樓 等等一堆台灣公司賺很大(鼎王賠錢 因為品質真的不怎樣)

在看看大陸最知名的俏江南 小肥羊 超級巨資的餐飲龍頭來台灣

全都鍛羽而歸 重金投資 全都賠錢 美髮業更不用說了 多少大陸美容美髮業 努力抄襲台灣 一直派人到台灣來學習 還是跟不上台灣的腳步
台灣自己業者都殺成一片了? 大陸來真的有搞頭? 大陸收費比台灣貴很多 服務比台灣差 你真的會去消費?
再者誠品在大陸不斷投資 大陸獲利一直提升

你會去page one買書嗎? 可能很多人還沒聽過 對 那就是大陸來台灣投資的書店 但是你會去誠品還是去page one?

再者出版業的衰退是因為閱讀習慣的改變跟大陸沒關係

誠品的文藝品跟餐飲才是真正賺錢 只是多少人了解產業結構?

到底是台灣去大陸賺的人民幣多 還是大陸來台灣賺得台幣多

其實你從生活中都可以發現~大陸最大隱形眼鏡 眼鏡銷售是台商

大陸最大的汽車車燈商 是台商 大陸最大電子通路是台商

大陸第三大速食業者 是台商 大陸前三大便利商店 是台商 大陸泡麵 飲料 瓶裝水 都是台商的天下

如果大陸今天斬斷對台的所有貿易 你覺得誰慘?
----------------------------------------------------
我这个大陆人点你几个错误说法!
大陸最大的汽車車燈商?
错,关于这条新闻,不出意外你是从联合报上看的一条狗血的愚民式新闻!
原新闻报道是:台車燈三哥 龍鋒大陸市占逾七成。看了这条报道你以为大陆每年2000万辆汽车销售量龍鋒恐每年要卖1400万组汽车灯吧!事实上龍鋒上年在中国大陆营业额才1亿人民币!这家厂家的车灯单价为1000人民币,也就是说龙峰在过去的一年里才卖掉10万盏汽车灯!一辆车4盏车灯也就是龙峰才供应了2.5万辆汽车!这就大陆最大的汽车灯商?这样被洗脑到什么时候去?

台商 大陸最大電子通路是台商?
你说的是蓝天旗下的百脑汇电子卖场?你用的是什么时候的信息?百脑汇2003年时候这么说我或许同意!现在你错的连影子都没了!现在这种电子卖场已经日落西山了!被网络渠道商京东商城给替代了!就这我都没提苏宁和国美这里真正的中国电子电器通路的王者!其中苏宁销售额快要跨1000亿人民币,蓝天旗下百脑汇不知道2013年销售多少?有一点可以肯定百脑汇从来不是电子行业头条!

瓶裝水 都是台商的天下?
有被洗脑了!
中国大陆,瓶裝水 是一个势均力敌市场,康师傅、农夫山泉、娃哈哈、华润怡宝、可口可乐,其市场份额依次是23%、22%、18%、9%及7%,除了康师傅是台资占23%外,剩下的农夫山泉、娃哈哈、华润怡宝都是大陆企业占据49%,你所谓瓶装水都是台商压根就是一个谎言,或者是无意中被洗脑出来的!

剩下我就不一一反驳了!
我也没有你们台湾人那么思想狭隘!我们欢迎任何有竞争力的来为大陆人民提供良好产品以及服务!
其实最关键的是,要把纳税和就业留在大陆!这就足够了!
不能否认康师傅在中国大陆是最大速食面供应者,令人欣慰的是康师傅把纳税和就业留在中国大陆!把康师傅是中国速食面领导者荣耀留给台湾人!至于利润嘛,谁都知道是个位数,而且是一年赚过一年又亏!和台积电比可是差远了!
台商在中国产业基本是可有可无!走了台商会有N多人高高兴兴填补进去!一则关于康师傅矿泉水作假的新闻,立马让康师傅的水业务陷入亏损!


如果大陸今天斬斷對台的所有貿易 你覺得誰慘?我觉的台湾老板更惨!他们位置随时可以被取代!
簽服貿可以增加GDP0.03%~服務貿易出口增加4億美金~
像這種一個會匯率昇貶就能抵銷掉的條約~不簽也罷~
從大方向來看 阿共 在國際一直在打壓我們 中國台北 一直廣播

我覺得 弊大於利 一定是比較多
其實就連最基本的體育競賽,中國在國際賽上也從未停止打壓力我們

更何況是扯上攸關生計的經濟,我們與中國很難存在單純的經濟關係

政治面永遠大於經濟面,現實一點的來說,目前政府的經濟政策是

沒有中國(合作?統一?)就沒有經濟,不簽定協議就會被經濟獨立這也是事實沒錯

所以我們勢必需要藉由與中國的經濟協定走向國際,但政府也需為未來做好因應之措施

去確保人民能在這國際競爭下仍能養家糊口,並為下一代打下具有能力競爭的基礎

而不是只是下了決策後,最終結果由人民自行承擔

成功了得意洋洋的說說當初的決策是對的,失敗了只輕輕說了一句

是人民生自己不努力讓自己沒有競爭力而被淘汰的,那我們還要政府做什麼???

如政府無承擔決策之擔當責任,那麼是由誰來執政都沒差了

反正一切都是怪人民自己能力不夠,並不是政策錯誤

服貿影響著龐大的人民生計,也關係著台灣是否真能走出國際,提高國家競爭力

政府要如何帶領人民迎接未來的變化,我們自己又該如何去面對未來的競爭與提升自身能力

這些都是我們好好思考的


ps.往最深層來思考,中國最終目的只有一個,任何一個對台的經濟政策也只是為了達到目的過程罷了,現在給你們的好處,未來還是回到我的手中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