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onomic wrote:
3倍薪水一定高於10...(恕刪)


薪資成本可能低於1%?
所以各企業可以在法律見證下加薪一倍了,
相信所有號稱90%獲利企業在宣布服貿過後加薪一倍並提供擔保保證後,
服貿90%全民會讓它一星期內通過

不才算了一下, 關稅少10%,假設東西沒賣更多,但售價差個5%好了,
照你說的薪水佔售價1%來看, 薪水會多5倍
ruby6436 wrote:



薪資成本可能低於1%?
所以各企業可以在法律見證下加薪一倍了,
相信所有號稱90%獲利企業在宣布服貿過後加薪一倍並提供擔保保證後,
服貿90%全民會讓它一星期內通過

不才算了一下, 關稅少10%,假設東西沒賣更多,但售價差個5%好了,
照你說的薪水佔售價1%來看, 薪水會多5倍...(恕刪)


工作母機業薪資成本低於1%,可能他的計算基準,與眾不同吧,怎算來的?
ruby6436 wrote:
每天恐嚇我們不簽很慘...(恕刪)


說實話變恐嚇
那我還是不說實話比較好

韓國和台灣有競爭關係
韓國和中國的貿易遠遠大於台灣
在中國的韓國人也遠遠多於台灣人
台灣的競爭力從97年亞洲金融危機開始,就已經輸韓國了
這幾點是過去的

在未來
現在兩岸服貿沒簽,就不會有貨貿
繼續維持
只要看以下幾點是否越來越明顯

台灣的樓價會越來越高
薪資也會越來越低
企業規模越來越小
企業外移越來越多
貧富差距越來越大

現在把話放這裡
5年後再來看是不是實話
到時候不要又來找借口找替罪羊來怪中國的ECFA

dongmark wrote:
說實話變恐嚇那我還是...(恕刪)


韓國認真想把made in korea 的東西賣出去,

台灣思考的方向好像完全不一樣.
大大您好:
分析政府政策請把視野放開,別跟ptt的學生一般見識!
政府的規劃不會是一步一步走,踏出的每一步一定要想下三步的走法是如何!
政府跟中國市場簽訂ECFA簽署服貿協議為的不是中國市場
中國市場在這20年中大家已經是前仆後繼的湧入,現在才去太晚了,這不會是政府的目的,
我想政府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加入東協市場,東協已中國為首進行整合,中國不點頭我們根本進不去
沒有加入東協台灣就是被孤立被邊緣化,台灣的未來就真的是完了,更何況中國從2012年開始就已是
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歐盟拆開),一年GDP產值9兆美金,歐盟陷入通縮危機,美國還未必能夠如願復甦
不跟各國簽署FTA我們國家要如何拼經濟,中國不點頭台灣什麼都會被打壓
為何大家看不清楚自己國家在世界的地位呢?那些抗議的學生跟民眾有本事抗議就別去濤寶買東西
到大陸去做人家的生意賺人家的錢,都什麼時候了還在吵!清醒一點好嗎!!!

hello1059 wrote:
PTT的一个loser担心那些可以调动几百亿美元资金的有钱人投资会亏钱。
真是闲的蛋疼(恕刪)


哈哈哈!!
非常中肯!

malcolm72827 wrote:
大大您好:
分析政府政策請把視野放開,別跟ptt的學生一般見識!
政府的規劃不會是一步一步走,踏出的每一步一定要想下三步的走法是如何!
政府跟中國市場簽訂ECFA簽署服貿協議為的不是中國市場
中國市場在這20年中大家已經是前仆後繼的湧入,現在才去太晚了,這不會是政府的目的,
我想政府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加入東協市場,東協已中國為首進行整合,中國不點頭我們根本進不去
沒有加入東協台灣就是被孤立被邊緣化,台灣的未來就真的是完了,更何況中國從2012年開始就已是
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歐盟拆開),一年GDP產值9兆美金,歐盟陷入通縮危機,美國還未必能夠如願復甦
不跟各國簽署FTA我們國家要如何拼經濟,中國不點頭台灣什麼都會被打壓
為何大家看不清楚自己國家在世界的地位呢?那些抗議的學生跟民眾有本事抗議就別去濤寶買東西
到大陸去做人家的生意賺人家的錢,都什麼時候了還在吵!清醒一點好嗎!!!(恕刪)



這才是重點.

一堆只想玩校際盃不敢進大聯盟的.
乘風飛 wrote:




韓國認真想把made in korea 的東西賣出去,

台灣思考的方向好像完全不一樣....(恕刪)


已經落後團隊的台灣,
還在繼續搞政治內耗,
不想成鬼島也難啊!
確實是會讓眾人感覺悲哀

ruby6436 wrote:
薪資成本可能低於1%...(恕刪)


你自己成本結構不懂硬扯而已吧,一隻iphone中售價中薪資成本才多少
你根本轉移我回答你的焦點,用找麻煩的方式而已
不然你回答我在我回答後薪資成長三倍一定高於關稅10%嗎?
其他大多數看的人怎判別是你對還是我對呢?

coadna6666 wrote:
工作母機業薪資成本低於1%,可能他的計算基準,與眾不同吧,怎算來的?


不然你認為幾%呢?你知道工具機的成本結構?
是沒有低於1%啦,但是非常低你知道嗎?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婚頭老史 wrote:
你確定??我們的面板...(恕刪)


所以你根本搞不懂自由化帶來的成本效益
服務業差異還不大,對製造業來說差異很大的
尤其當中、日、韓的FTA談好後,台灣製造業壓力會超大
你當台灣生產的都是自己內部的喔
以ECFA有獲利的工具機來說,你知道一台成本的極大比例要從日本進口,這有關稅台灣製造的成本就上來了
出口目前單一前三名一定是大陸,出口在有關稅,台灣如果是進出口都有關稅而競爭國沒有,那你真以為廠商會為了愛台灣而留下來倒閉喔,企業沒在台灣運作,哪來的工作機會

更何況有FTA和沒FTA以歷史看其貿易增長速度是有明顯差異的,換算就是經濟的活動量上升,可以提供更多就業機會
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客嚐,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