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望政府不如靠自己,至於太陽下的工作活是天吃飯的,你懂什麼?你以為真的沒有年輕人做辛苦工作嗎?工地很多都是沒幫你辦勞健保的臨時工居多,下雨天休息沒錢務農看天吃飯,一個颱風或是連續豪大雨,你光是農藥肥料工錢都不夠有穩定的工作,誰喜歡有一餐沒一餐的日子flybo wrote:政府要補助啊,不讓想涉足的人一點甜頭,怎能吸引人去做
Shuuta wrote:歷屆主政者的偏愛側重,才是造成台灣產業如此畸形的元兇;光看他們對電子產業那種要土地有土地、要補助有補助就知道了~啥時候其他產業也能比照辦理有同等優惠?~...(恕刪) 大概要出懶人包, 你才會知道有什麼補助吧?你知道服務業也可以申請科專計畫嗎?資策會都不知道推廣多久了還有一些服務產業的聯盟, 認真一點查一下吧
economic wrote:你真的來南部務農就知道問題在哪了, 我舅舅就是農夫,我知道有什麼問題。但政府整天幫高科技業想辦法解決問題,有幫過農民嗎?農業是所有產業之本,是人類最基本的需求,所以是最應該扶植的。若能提高農民的收入,會有年輕人願意投入的,當然短視近利的政府是不在乎這點的。
flybo wrote:台灣年輕人個個好逸惡...(恕刪) 好逸惡勞?這些不也是上一代教出來的?從小就耳提面命的要孩子多多讀書,學歷要高一點,要讀好學校,這樣子才能出頭天,不讀書的話你就會像隔壁的某某人一樣只能到工廠、到工地作工,然後整天搞得髒兮兮會被親戚、被朋友、被別人看不起,當這些小孩子長大了準備找工作,理所當然的是要找比較乾淨又輕鬆的工作不是?結果這下子這群上一代的又跑出來靠夭怎沒人要到工廠、工地作工了?原來上一代的的意思是,我的小孩應該要多讀書才能出頭天,但是別人的小孩就是該到我的工廠、工地作工,很多不良後果都是慢慢累積出來的,而當年所種下的因現在剛好收成不就是這樣?
flybo wrote:還有,大盤商低價收購...(恕刪) 是啊,但在現在網路發達的社會,這問題其實是很容易解決的.就我所知現在有大企業的員工餐廳直接跟農民簽契作,就不用透過大盤,農民收入增加,企業也得利.還有很多種方式,都可以讓農民提高收入,政府想不想做而已.雖然農民辛苦,但現在機械化的關係,一二個農民就可以耕作很大一片農田,也不需要太多人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