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nyi wrote:這不就是定存股的定義嗎?
然後我就選了中鋼+台汽電
這2個買了之後,就變調,定存一點都不定存的定存股....
雖然以目前標價都虧不到7%
但也實實在在的住進套房啊... @@
就像你把100萬放銀行定存,5年後你解約領回,你除了每年領的利息外,你會期望領回110萬嗎?假如這樣的話,那定存就不是定存了!
既然存了定存,就不會期望本金會增加,而定存股跟定存的差別就是,後者本金是百分之百不變的,而前者是會漲跌的。會漲跌代表風險,風險就需要風險貼水來cover,而利差就是那個補貼。買進定存股,幾年後賣掉,股價變動在+/─10%內都算合理,表示你選股功力不錯,選到了名實相符的定存股,因為要知道,每年除完息股價是會下跌的,股價能夠填息回來,那表示公司獲利是穩定的。
那要怎麼樣減少這個+/─10%呢?
靠單一個股是不可能的,因為有市場就會有波動,靠的就是組合,組合也不是亂組,要研究產業,兩個無關的產業,或是互斥的產業都有互補(股價)的可能,但是碰到系統性事件時,這個就無效了,所以這是為什麼要股債搭配,國內海外搭配,動產不動產搭配,尋求一個平衡的配置。
不過,還是那句話,要搞平衡配置,等你資產多一個零之後再來考慮,人的時間有限,理財要學的東西很多,光一個定存股你就要涉獵很多知識了,你還有空去搞債券?搞房地產?搞通定存股你就不愁吃穿了,等到資產太多時,你自然而然產生資產配置的需求。
配置是因應需求而產生的,不是為了配置而配置,你去問問郭台銘他的資產99%都是鴻海股票會不會太多?要不要分散一些到債券、房地產?問問你自己,你資產配置的需求產生了嗎?目的是什麼?期望是什麼?
每一種資產都有其特性,你要先徹底瞭解之後,才能因應需求做適當的配置,要配置通常是為了平衡風險,不是為了獲利,就像你假如因為股票獲利不好,然後要配置債券,那就是本末倒置了,通常是獲利好,或是太好,為了鎖住獲利,因而做平衡配置,很多人不懂的急流勇退,常常最後一盤整個輸回去。很多中小企業主為何喜歡購置房地產就是這個道理,一方面守成,一方面房地產是個資金調度的好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