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的情況是一般散戶 都是高買 中買 低買 攤平買還有低賣 或中賣絕對不會高賣為什麼?因為一般人買基金 根本平常不會去關心看見 報導 高收益債大失血 還以為只是一些散戶在拋單 沒影響等到 再報導 高收益債大失血 還以為只是舊新聞根本不會有散戶第一時間就賣出追根究底 為什麼就是有大戶大大戶 會賣到 讓高收益債大失血養套殺 我是相信的我提過很多次高收益債基 只適合 退休族 老人 領月配 錢先不給子女 死後才留債基給子女這種情況才適合投資 其它並不適合
LOUIS2133 wrote:我提過很多次高收益債基 只適合 退休族 老人 領月配 錢先不給子女 死後才留債基給子女這種情況才適合投資 其它並不適合..(恕刪) 高收益是個好產品,甚至比優質債還好,因為利差夠大,風險雖然高一點,但回報率高。回報率高,扣掉管理費,才會有比較多的獲利空間。現在風險會比較高,是因為QE 太多了,造成利率低到一個相當低的水平,連帶使得高收債利率也偏低,風險升高。但現在風險投資,那一個風險不高?股票,股基,股票ETF, 債券ETF, 有那一個風險不高的?甚至說,投資級債的風險,會比高收益債好嗎? 如果把相對應的獲利空間及相對應於公債的利差空間變化造成的風險也算進去的話。每一種風險投資工具,有不同的特性,重點是要去了解,了解之後,再依個人的需要去選擇適合的工具,這才是正途。高收益債,只適合老人,退休族?我想,大概是你的資金還不夠雄厚,不知道沒有債券成份(或其他較低風險替代工具),只要股票的投資組合,是會令人睡不好覺。當然你可以用儲蓄險,公債,外幣定存,貨幣基金或直接晒超低利息的大筆現金來取代債券。但債券還是具有比較高的獲利空間,還是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
我也是認為月配型的高收益債基金蠻適合退休老人的,但當然不是只適合退休老人,像我也建立了不少部位。樓上股海大講得沒錯,每種金融資產都有其特性,購買之前要先徹底瞭解其特性,適合自己需求的就是好的。高受益債適合哪種退休老人?那種自己賺的要自己花掉,剩下的才留給子女的人。你可以把高收債基金看成月領式的年金,跟一般年金險的差別在於,同樣的本金之下,高收債基金月領的金額比年金險多很多,等於你可以用較少的本金換取更多月領金額來過生活,不過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你要冒著本金減損的風險,不過那又如何?子女有拿到就要偷笑了,還嫌少?高收債基金會不會資產歸零?不會,每一家的基金投的都很分散,單一債券比重都不高,垃圾債有倒債的可能,但是不會全部一起倒,本金可能減損的幾%,但是不會血本無歸。高收債基金的風險在於月領金額可能減少,也就是原本月領3萬,後來可能剩2萬,原因可能有,某檔債券倒債了,當然就領不到債息了,另外就是,高息債券到期後,市場上沒有殖利率高的債券可買了,只能買殖利率低一點的,就會影響你的配息。為了cover這種風險,你月領金額的規劃就要保守一點,譬如抓個7~8%就可以,不要抓那種超高10%以上的那種,畢竟退休生活還是以穩定優先,寧可每個月領一樣多,也不要前面多,後面越來越少,這樣會影響心情,你會擔心下個月會不會更少。至於我,為什麼會建立高收債基金的部位呢?因為我沒有主動收入,主要的部位都在股票,而股票是年配息,但是家庭開支是每天的,所以我需要一個月領的資產來支應開支,高收債基金讓我可以用較少的本金換得一個較多的月領,因此配息是否來自本金對我來說沒什麼影響,而且這個債券部位都是海外的,對我的資產來說也有平衡作用。未來我準備規劃一個高收債的變額型年金險給小孩,繳費10年後,可以開始領年金,而這10年本金的變動就看他所購買高收益債基金的績效,多了算他們賺到,少了就是他們的命,反正我原本就是那種自己賺自己花的人,即便要留給小孩的,我也不想留一大筆遺產給他們,要留的話也是年金險的形式,讓他們每年領,維持基本生活就好,其他的就靠他們自己打拼了。
我在01 發了許多文看一個人的文章 不要只看一篇很多人對於新手發文 總是會懷疑 因為射後不理 被揭穿 就消失 太多太多了從我之前的文章 可以看到 我是一個股票 期貨 選擇權 操作者但我自認 絕不是一個賭徒相反的 我是一個極度保守的人我保證 我絕不是 大富翁但我也自認 我不是窮光蛋過於自卑或自大 都不好 ...與大家共勉我保證我從來沒有破產過操作金融商品 會破產 我覺得很奇怪至於為什麼 我沒破產過 下面的圖 應該可以解釋一部份鄭重聲明 下面圖片 都是我親自拍攝 底稿都在絕不同意轉貼複製先小人 後君子 我也不會保留法律追訴權 (這是鬼話 ) 一定是法庭見 絕不和解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