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

mckoy wrote:
3000萬很多嗎?~...(恕刪)

貸款要還本金的,不是只有利息而已阿!
譬如2000W一年利息2.5%=50W。(但不可能是2.5%那麼少,銀行不是佛心事業)
等於1個月的利息為4.1W。
2000W算4年必須還完,等於一個月要還41.6W。
銀行應該是3個月收一次,本金加利息,大概是137W。
一般要是公司沒固定足夠營收的是還不起這樣的貸款!

(這要看貸款條約怎麼簽,通常都必須是要還本金,沒有只還利息! 當然如果政商關係很良好的,用非常少的錢就可以貸到十幾間帝寶的99%。 十多年前很多個大老闆掏空銀行的資產,自己口袋飽飽現在國外逍遙的多是這些!! 一般我們小民眾不可能有什麼特殊好條件的!)


wanguku wrote:
可能令尊有其他高招吧,但是可能不是什麼正派招數,
就是類似掏空公司宣布破產保護?開一間新公司另起爐灶之類,
這些招數自然不會告訴你,
我以前有聽開公司的親戚講過,就是類似宣布破產,借錢免還之類

我們這邊以前被類似的情況倒了一次500W,一次300W!實在是非常痛苦的回憶!
我是覺得要經營公司就是要穩紮穩打,有多少能力做多少事就好!
但感覺很多做生意的人心裡槓桿效應都已經大到一般人無法想像的地步!


LOHASCC wrote:
一般普通小工廠小產業 沒有名車 裝潢
銀行有時候還不來拜訪

如同上面所言,因為被倒的很慘,最後參考的就是長期信用,不然就是先收現金!
絕不可能是那些外面漂亮的裝潢,或貴的車子等等!
有時候真正超級有錢咖,開的只是國產汽車而已阿



mckoy wrote:
1.培養信用
2.利息低的話當然要借! 因為利息低不借是笨蛋!!
拿來買車買手表都開心!! 因為利息低啊!!~~ 甚至拿來當預備的現金! 外匯的購買! 投資! 股票! 不勝枚舉! 但是這都是需要看整體的!
我相信,你爸一定有個想法,你問問你父親吧~ 些許他會教你些什麼東西!


mckoy wrote:
應該是要重新檢視到底貸款已經還了多少了! 幾年前的貸款,跟現今的鑑價 差多少! 搞不好根本不用想太多,他爸爸都在掌握中!


影陪史蒂芬 wrote:
最近來公司才知道了一些事,我感到很困惑
從3個月前我爸爸跟我舅舅他們借300萬(還清之後我才知道有這事)
我爸才說那時候公司差點死掉,需要800他們卻只借300(因此很生氣)


從樓主一開始的講法,我比較沒兩位大大那麼樂觀的看法!
甚至也很難去想像這樣的經營態度模式。
小弟是那種覺得腳踏實地才是正確的觀點!有多少錢做多少事就好。
寧少賺一點,也不應該去放大槓桿效應。

甚至熊熊突然客戶跟我方倒個1000W貨款,這時更還不起本金跟利息了該怎麼辦呢?
所以手邊還是要留下一定足夠的現金量,以備不時之需!
什麼樣的公司,公司有資產嗎?如果沒有,記得研究一下關於繼承的法規哦!

不然就是要想辦法幫公司賺錢。

賣掉一間房子減輕負債可以考慮,但收掉公司會讓另一間也不保,馬上面臨銀行要求償債,很恐怖的。

LOHASCC wrote:
樓上說的沒錯 房貸利...(恕刪)


~你們用房子去貸款固然是好事,但是借款人是你父母親! 要注意,公司屬於法人,也是一種人!公司也可以借款,甚至是無保的信用貸款。

公司的負債,是公司跟股東(你父親)借款3000萬! 公司本身如果會計會做的話,應該累積了不少信用,怕的是公司沒跟銀行借過款,就算是不缺錢也要借款>

1.培養信用

2.利息低的話當然要借! 因為利息低不借是笨蛋!!

拿來買車買手表都開心!! 因為利息低啊!!~~ 甚至拿來當預備的現金! 外匯的購買! 投資! 股票! 不勝枚舉! 但是這都是需要看整體的!

我相信,你爸一定有個想法,你問問你父親吧~ 些許他會教你些什麼東西!

Mirage-Ulysses wrote:
貸款要還本金的,不是...(恕刪)


是的貸款是要還本金的,所以取決點在現金流量! 我可以理解到,他們的每個月打平,除了一家人的薪水外,一定是含了這個所謂的利息根本金!本來想要直接問發文者的,但是剛剛想想就不問了!

應該是要重新檢視到底貸款已經還了多少了! 幾年前的貸款,跟現今的鑑價 差多少! 搞不好根本不用想太多,他爸爸都在掌握中!

想想 一家人的開銷,含了3000萬的利息加本金! 這公司哪裡不賺錢? 怎樣看得?

搞不好撐過去就是他們的了!

不過一切還是當事人才會最清楚! 只是要提醒版主,要全盤了解!

klmer19104 wrote:
房子貸款拋棄繼承 沒用!??

如果房子是你父親的名字 拋棄繼承是有用的

但是不是的話...

那就....GG 了

依據民法第868、869、870條的規定來說
抵押權本身具有和債權的從屬關係和不可分離性
所以只要是用那兩間房子設定完抵押後
基本上來說,就算事後做任何移轉,銀行都能真對那兩間房子進行強制執行
就算賣了,銀行也能夠針對那兩間房子做強制執行
而就算是善意第三人買到,一樣能夠強制執行

所以一般不動產交易時都會特別注意有沒有被設定地上權、質權、典權、抵押權、農育權、永佃權
其中地上權、、質權、典權、農育權有時效限定,所以處理起來算是簡單,真的不行就是拖到時間到
而抵押權和永佃權因位主導權在抵押權人和永佃權人手上,處理上會很麻煩

所以其時就實務上來說,那兩間房子應該也是賣不掉,因為被設定抵押權到地政一查就知道
而買被設定抵押權的房子,抵押人要出了什麼狀況,房子也很難保的住
因此要賣房子解決事情,其實也不容易...

影陪史蒂芬 wrote:
小弟家裡是中小企業,公司經營20幾年,..
是我不能夠理解? .(恕刪)
你家只有你爸爸有生意頭腦


Mirage-Ulysses wrote:
貸款要還本金的,不是...(恕刪)


個人覺得!

借的錢都有擔保品! 並不是借信用的,像那借信用的,用股票二胎三胎借的(TDR)那種就是玩很大!
我只能說這是很標準的微型?小型企業的做法!

3000萬來說 一年賺360萬養家活口! 10%以上的收益!很划算!我以他們整個家族一個月花銷30萬來說。

就算利息2.5 還淨賺 7.5%~ 當然如果有更好的報酬率的,請跟我說!!


而且他父親可以立刻徵調個 300 800的現金來說~ 我覺得應該還好! 搞不好年營業額2億! 一個月虧30萬!!虧個10年也才虧3000萬!~ 光是3個月票期技巧性地展延一下,搞不好就過關了!



我也有認識的人父親就是愛當老闆喜歡擺闊
搞到最後完全借不到錢 全家能用的錢都花完 家人信用都要賠光後才放棄
記得辦限定繼承
你爸的情況跟我爸年輕時一模一樣,唯一不同的是我爸公司真的倒了,而且還不停的向親戚朋友借到信用破產,銀行信用破產已經很慘了..還搞到眾叛親離這真的是=_=..

我也很無耐
mckoy wrote:
個人覺得! 借的錢都...(恕刪)


當然我們都不曉得樓主家實際營收情況
純就大大所提的數字來討論

3000W每年10%獲利=300W=每個月淨獲利25W
樓主家每個月支出30W?(這數字前面樓主是否有提過我不曉得?感覺4口人花費30W太多了,應該是花費個4~5W就很差不多了吧?)

如果收支25W,卻花了30W,這又變成虧損狀態說‧‧‧


倘若以獲利10%,那便是每個月25W。(一開始我們提到的是2000W,後來又改為代入3000W。)

25W,還得扣掉每個月4.1W利息,(2000W 2.5%是4.1W。3000W 2.5%是6.25W,下面的數字請大家換算代入)

48個月期3000W=每個月又得還62.5W。(應該是以三個月為一期還一次)

光是貸款部份每個月就得準備4.1W+62.5W=66.6W。

以3000W每年獲利10%而言,是打不過這債務的說‧‧‧



也不知道樓主說的製造業是哪一種的?
就我所知傳產的都已經都很慘了,而且慘很多年了。
生存下來的多半利潤也沒有以前那麼多了。

每年能不能獲利10%應該也是問題?




大大是以借貸3000W為本去投資,
但他們原本就是有一定規模的公司,從前的營收呢(老闆個人)?
應該是公司有什麼周轉上的困難,從前的營收是要遠遠能搞定短暫期間的財務問題才是!

如果那麼多年真的都沒存下什麼錢來,(又或現在去貸款的房子就是所存下去買的),兩間算4000W好了!
20年4000W,等於一年不過也才存了200W而已阿!(樓主好像沒提到20年,好像是網友提到20年。^^)

目前會變成這樣子已經需要借錢來經營的局面,應該是去瞭解問題出在哪!看能不能用好的方式去修補!
(不外乎就是訂單少,員工多,還有員工退休準備金,再來就是大陸競爭,利潤跟從前比算是差很多了,等等問題)
現階段是這樣,未來兩三年後還能支持下去?





mckoy wrote:
還有喔~賣掉房子來還掉1000萬, 1000萬的2.5% 才多少錢! 25萬? 一年利息25萬 可出租可自住。一個月不到2萬多點。 竟然說到要賣房子。 這個顧問該打屁股。 請問有比這利息更低的借款來源嗎?
說真的,把顧問開除,拿這錢來貼補利息還比較實在,加上出租公寓我想利息一定OK。

我覺得顧問是憑眼前的冏境在給比較好一點的辦法。
但公司可以請得起顧問,應該也是員工人數不少的公司了?(這樣沒訂單時光人事成本都很龐大吧?)
(至於工廠的機台,土地,廠房辦公室等等應該也是租的?不然就用廠房本體去貸款就可,不用自家房子去貸款吧?)
我還是覺得拿市值1000W的房子去跟銀行借錢,應該頂多只願借700W就很了不起了?(之前討論頂新跟帝寶的狀況時有人提到過一般老百姓貸款都很慘的狀態‧‧‧)
然後應該也不太可能是2.5%?有可能是3%以上的利息?
(最後錢還不出了,等於1000W被700W的價值拿走,這也是風險?)
以大大的算法,算4年必須還完1000W,等於每3個月得還69萬左右!
並不是借1000W,每年只需要還25W這樣而已!

顧問沒做什麼對不起公司的事,不能說開除就開除啦!
而且真開除了,該給的年資報酬,還有無故開除的補償費,這又是一筆大費用!
(如果底下又有很多員工‧‧‧)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