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中共打算直接投資台灣6兆新台幣


earl258 wrote:


單純就法律觀點看...(恕刪)


是的,就法律觀點來說,憲法在不合時宜部份是有修改必要性

回正題
就實際面來說,外資還是要受本國法令約束
至於外國熱錢亂炒一事
記得幾年前香港讓一批外資抱頭鼠竄一事,當時那筆熱錢好像也不少
故能力及魄力夠的話,何懼之
印象中事,有錯請指教

感謝您分享

以上

alex0 wrote:
記得幾年前香港讓一批外資抱頭鼠竄一事,當時那筆熱錢好像也不少
故能力及魄力夠的話,何懼之
印象中事,有錯請指教


1999/6/17從 索羅斯事件來看香港經濟結構破綻與未來展望


可以看看索羅斯 與香港的關鍵字很多資料可看。
但是那段時間香港因為這金融風暴一堆人跳樓與倒閉 失業資產縮水也是一大堆。後來中國給香港靠山,香港兩星期用了超過1200億港元,集中收購了香港幾大藍籌股公司的股票,港府一天注入約200億港元,跟他們對賭後來雖勝但是也付出一些代價。

不過後面1998年第一季度起,經濟持續5個季度衰退,為戰後最嚴重的一次;股市從1997年8月最高峰的16673點急跌至1998年8月最低谷的6600點,一年間跌幅超過60%。數以千億計的財富瞬間蒸發.
失業率高漲....
後面故事很長。 中國開始幫忙香港拉昇經濟,避免一國兩制被看衰。

現在2007年了
今天香港社會服務聯會根據統計處較早前公布,以2006年中期人口統計調查數據分析,
去年全港700萬人口中有超過133萬人屬低收入住戶。
佔全港人口20%,較2001年的120萬增加約10%。
與1987年前的63萬人相比,低收入人數更上升1倍多,但同期的本港整體人口增長只有25%。
與2001年相比,15至24歲組別的貧窮率增長最嚴重,由2001年的15%增至去年接近20%,人數達17.5萬人。
65歲或以上的低收入長者貧窮率,亦由20年前的22%上升至40%。

但是另一方面

星島日報:香港經濟強勁增長,股樓齊升,令身家達百萬美元的富翁人數不斷攀升。一項調查發現,截至去年底,本港有八萬七千名擁有百萬美元流動資產的富裕人士,較2005年增長一成二。當中,每人平均資產達五百四十萬美元(四千二百多萬港元),為亞太地區九個主要市場中最高,主要投資在房地產及股票當中

現在香港窮者沒錢買股票不然就是股災死光光,但富者越富 。

earl258 wrote:

從 索 羅 ...(恕刪)


感謝您分享該文章
不知該文章日期是比較可惜的地方

正題
熱錢本為兩面刃,利用的好可以促進經濟活絡,利用的不好則危害經濟
故需小心從事

但個人認為,不應因人廢言
有效且依法之管理方為重點

以上
很多國家都拒絕過中國的投資
印度跟美國都拒絕中國企業投資他們的石油, 電信跟高科技產業
因為中國很多跨國企業背後都有軍方跟官方的投資
所以基於安全因素都拒絕中國的投資
大家可以去google查一下印度國安會怎麼說中資

現在連中國的盟友俄羅斯看到中國的資金都會怕
很怕經濟被中國操弄
中國利用中非論壇在非洲搞了50億的資金投資
結果拿到投資跟標案的幾乎都是跟中國有關係的公司
中國還趁機傾銷廉價商品, 搞到很多非洲國家的輕工業快完蛋了
歐洲跟美國學者都說這是中式「新殖民主義」
所以如果說這六兆資金全進來台灣, 真的是台灣獲利嗎

至於中國透過第三國對台投資, 利用媒體幫中國說話, 早就在做了
胡錦濤在2004年8月12日的「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對台廣播五十周年」紀念會上
就指出對台必須做到「入島、入戶、入腦」的境界
原來我們都是別人利用學術資源從事商業行為牟利 的幫凶
危機意識還是要有的..

股市不是一個可以無限膨脹的市場,一但平衡的天秤開始搖擺,獲利的絕對不會是台灣股市主要持股對象的福音.
台灣股市大多數都是小散戶,一但遇上刻意的操作,新聞就會多幾筆股市失利燒炭自殺的新聞..

還有說台灣是鎖國的,要試著有自己的看法跟想法,不要跟著人家走,媒體說什麼就跟著信
如果台灣鎖國,那就不會開放外資外商來台設廠投資,在台灣各個重要的科學園區,對於外資從來沒有禁止過
若說針對中資禁止,那也是理所當然.

外商法人要投資台灣股市也必須有一定的上限額度,絕不可能超過股市市值,
很多人只看到眼前的利,卻沒有看到後面的鐮刀...

舉個例子:
當初開放農產品出口至中國,結果農民賺的了嗎??答案很明顯,農民沒有賺到,反而農業技術被複製走...
結果造成在國際蔬果市場上,台灣精緻農產品受到了威脅...

適當的禁止,對目前的台灣來說並無不好
http://md959.blogspot.com 歡迎來坐坐。
完全放任的自由經濟是失敗的

已經證明很多次了

所以管制是必要的

小心"費沙"也是只用錢而已
阿福 wrote:
危機意識還是要有的....(恕刪)


吐槽一下
你的例子錯得很離譜

台灣農業技術被大陸複製
是因為有不肖農民貪圖短期的獲利
加上在這段期間政府對農業政策的無能放任技術被偷跑
這麼關乎台灣農民生計的事,居然沒有人在管,太可惡了!!

(怪哉,半導體龍頭Intel都去大陸設廠了,台灣的政府卻還敝帚自珍,對台灣半導體業不肯放行)

因此,農業技術被複製與否
跟是否水果銷大陸沒有甚麼關連(不可能水果看一眼,吃一口就知道怎麼種吧?)
對賣水果的農民來說
誰出的高價,採購量又夠多就賣誰
管妳是日本人大陸人還台灣人
映升 wrote:
完全放任的自由經濟是...(恕刪)


不好意思
又要再吐一下
但是我想這是觀念上的問題

事實上,人類有歷史以來"並沒有真正的完全放任的自由經濟"(這只存在經濟學家的理論假設中)
從現實條件來看,
我們也不知道要"多放任"才是完全的自由經濟
(更遑論法規要如何配合才是放任的自由經濟?)

因此,多數經濟問題發生時
贊成管制的經濟學家會說管制不夠,要如何管制才能解決問題
贊成自由的經濟學家會說自由不夠,要如何自由才能解決問題
很神奇的
從邏輯上來看,兩派的說法都說得通,甚至都可行

以最近發生的美國次級房貸問題來說(這問題正熱,大家會比較有概念)

贊成管制的經濟學者認為衍生性金融商品開放得太過頭,應該管制一下它的發行,
避免這樣的金融炸彈在金融市場亂竄造成災難

贊成自由的經濟學者認為問題在於資訊不流通,信評機制的僵固不夠自由
造成金融公司對次級房貸商品風險的誤判,若自由化程度能再提高,就可以避免這樣的風險

以上兩種說法都有道理,都說得通,但也都各有缺陷

因此問題不在要多管制或多自由
並沒有管制比較好,或是自由比較好這類絕對的標準
我們只能依據現有的條件跟資訊,判斷是要多管制一下,還是多自由一下
claymore107 wrote:
對賣水果的農民來說
誰出的高價,採購量又夠多就賣誰
管妳是日本人大陸人還台灣人

不過中國市場還是小量,買個幾百萬台幣而已。或者才出一兩支貨櫃。
但用的是台灣的進口報單。買的是中國生產的水果,換個標籤就可說是台灣生產。

中國人也吃不出來。蓮霧、芒果、鳳梨、龍眼 海南島有種。更不說香蕉了。
現在都是直接拿台灣的種子直接賣到大陸去。
沒有人在賣水果去中國,有賣也是少量。
買給日本還比較多。
去過日本都知道日本水果有多貴了。便宜的真的沒幾項。
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水果生產國

中國農民的收入是城市居民的三分之一,可知中國農作物價格有多低了。
今年中國香蕉敗市一公斤都不用幾毛錢。

前兩年聽信某些電台鼓吹水果銷中的人。
這兩年種了一堆香蕉,結果中國才買一點點才幾貨櫃。
導致產量過剩香蕉行情爛的可以,農民血本無歸然後要求政府收購。
後來剩下都是台灣阿兵哥吃了不然就是餵豬吃了。

中國水果罐頭占世界罐頭總產量的1/3 中國濃縮蘋果汁外銷世界出口將近百萬噸。要去那邊賣水果還不如多擴展其他海外市場。

claymore107 wrote:
半導體龍頭Intel都去大陸設廠了,台灣的政府卻還敝帚自珍,對台灣半導體業不肯放行

事情要查清楚再評論會比較好.你知道Intel去中國做的是什麼嗎?
台灣的半導體業是不是敝帚,也最好查清楚再批評
以中國對台灣那麼不友善的態度,適當的管制並無不當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